李更是一个对生活随性,对艺术纯粹,对人真诚的艺术家。李更创造艺术的寂寞世界不是孤山、瘦水、枯树、空亭,不是他觉得这样的镜像更有欣赏价值,他的寂寞世界,记载的是他关于生命的顿悟。
——黄自华
李更的水墨画创作灵感,直接来自他的内在精神,因此,他笔下的人物,并不完全遵从传统的水墨画技法。在艺术实践中,李更运用更多的艺术手法,弱化其面部的细节与其他的枝节,使用大面积的色块对比、质感对比,使得造型本身更加夸张突出,更专注人物心境的表现,令其更纯粹与直观。
——黄自华
李更笔下的人物,少了些“端庄”,多了些“人性”。其形象或以局部头像的形式,或以上半身特写的形式,或以动态的姿势来表现,拉近了人物与观赏者之间的距离,突出传递了生命的主题。
——黄自华
李更的绘画技巧具独树一帜。李更虽然在珠海从事文字写作多年,但他毕竟是长江的儿子,他的人和画都离不开地域的特点,所以他的绘画作品,也必然渗透着长江文化的浪漫、豪放、瑰丽和神秘。
——黄自华
李更用中国画特有的线条墨色、色彩、书法等语汇构成自己的独特绘画视觉语言,其作品内质蕴含着楚文化情韵,既有传统气派,又有现代审美视觉,具有浓郁的中国民间拙朴之美。
——黄自华
李更曾经用幽默的文字,现在试图运用自己的绘画来张扬这个苍茫的“天问”。
——黄自华
李更的画美于谑,却又没有丝毫市井的油滑气息,灵动的笔触,变幻的墨色,得体的夸张,合理的舍取赋予他笔下的人物活脱脱的生命力。
——黄自华
李更的山水画,以自己意象性的抽象水墨为范式,其“心象风景”以自然迹象的象征、隐喻来丰富水墨笔意;以墨、色、粉的交叠、映照、穿透,来营造画面的气韵与风神,力图将“象外之象”涵纳天地人神共生的境界,所以,他的作品总是充溢着自然的原始张力,在水墨的现代性审美上追求崇高精神。
——黄自华
李更在自己的山水画中,特别强调一种寓于灵性的内心意绪,向生命情怀与精神境界的升华,在趋于抽象却又幽眇可感的艺术形态中,领略一种陌生化的妙境,这是一种超验的富有灵性的审美感觉,也即是李更“心象风景”水墨的建构方式。
——黄自华


李更,六十岁,中国作协会员,作家,画家。已出文集画册二十余本。

黄自华,八十五岁,曾任炎黄文学主编。已出版文集,评论集,亚文化丛书,二十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