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中学生佳作
编者按:
国庆节前夕,初初认识供职于翁源龙仙二中,也是第三届陈国胜文学奖获奖者曾娴秀老师,从微信上给我发来她辅导的两位学生的优秀作文,并付上获奖证书照片。在今年国庆、中秋巧遇同一个时段之际,悦读这样的年轻佳作,平添多少希望喜庆的氛围呵!特预以热情推荐——
家乡的味道
翁源县龙仙第二中学(现翁源中学高中生)蓝榕
每逢佳节倍思亲。国庆前夕,远在杭州工作的姐姐说趁国庆长假回家一趟,太想念亲人,想念家乡的味道,想念周陂米饺的味道。
“这简单呀,回家后我带你去街上的周陂米饺店吃个够。”听到姐姐“心声”,我脱口而出。“外面卖的没自家做的香。”姐姐秒回。并向妈妈撒娇:“咱妈是正宗的周陂妹,做的周陂米饺最好吃!”听得妈妈脸上绽开了红花:“那就做女儿最喜欢的米饺,一回到家就能吃上!”
说实话,做周陂米饺可不是件轻松活。平时都是妈妈从市场买回面粉皮包饺子,或者超市买现成的冷冻饺子,或者去街上的周陂米饺店吃,简单快捷又便利。不过,面粉皮饺子皮厚,适合水煮,即使用来蒸,也没有米皮饺子的通透软香百吃不腻。
现在难得姐姐回来,全家分工合作,动手做周陂米饺,一解米饺之馋。
计算姐姐到家的那天一早,妈妈带我去市场大采购。妈妈精心挑选了肥瘦适中的本地猪肉以及鲜嫩的葛薯、韭菜、木耳等馅料,确保各种食材新鲜品质佳。
待爸爸取回清甜冰凉的山泉水,妈妈拿出准备好的优质冬米淘洗浸泡。从亲戚家借来电动石磨后,我小心地把浸泡了两小时的米磨成凝脂般雪白细腻的米浆。
接着妈妈开始熬浆。只见她把米浆倒进锅里,边搅拌边讲解熬浆的时间、火候的把控。当水分慢慢蒸发,米浆渐渐变成团,妈妈就拿到桌面上搓揉。当妈妈搓到腰酸手软时,面团也变得光滑弹性。然后截取小块搓成长条,切成一段一段,再用擀面棒一辗,又圆又薄的米饺皮就出炉了。
忙完饺皮忙馅料。如果用绞肉机打成肉酱,则适合牙齿不太好的老人孩子,多数年轻人喜欢手工剁的馅料,有嚼劲肉味浓。家里做米饺,我是剁馅料“专业户”,手起刀落,大小长短粗细适中。馅料分为两种: 一是葛薯木耳味,一是韭菜味。肉红韭绿白葛薯黑木耳相映,木耳的脆爽肉馅的腻味中和,色香味俱全,着实挑逗你的味蕾!
万事俱备,只待姐姐。周陂米饺的浸米、磨浆、熬浆、搓条、擀皮、制作馅料等工序已完成,坐等包捏、蒸煮,因为周陂米饺讲究现包现蒸现食。
“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饕餮世间味,最是此物鲜。”小巧玲珑、晶莹剔透、柔软鲜香的周陂米饺,2018年进入央视“味道”栏目,2019年列入县非遗项目,不只是见证了翁源的历史变迁,更是承载着家乡的味道。
醉美思乡酒
翁源县龙仙第二中学(现翁源中学高中生)肖喻文
十月金秋,繁华似锦,神州大地,普天同庆。国庆长假,天南海北的亲朋好友飞回家乡。
得知亲人团4号到我家聚餐,爸爸炫耀似的拿出高档洋酒:“中秋没聚,国庆该热闹热闹。”“我也有靓饮料。”我神采飞扬。“小视频说洋酒高仿多,饮料添加剂多,我们这次就喝特制酒吧。”妈妈神秘地笑笑,拿出一袋米,“酿你们喜欢的黄酒!”我欢呼雀跃。
说干就干,妈妈清洗器具我淘米,白花花的糯米在我手上欢快地翻滚,接着是浸泡糯米。妈妈告诉我,用来洗米浸泡的是特别准备的八泉水。据嘉靖《翁源县志》记载:县境之东有名山,顶有灵池,池中有泉水八处,泉水四时不涸,饮者多长寿,民取之制佳酿。
三个小时后,妈妈把浸泡糯米的水倒掉,留下像娃娃一样洁白纯净的糯米。接着,妈妈把糯米缓缓倒入木桶,架在锅中蒸。四十分钟后,屋子里弥漫着饭香味。出锅揭盖,看到粒粒饱满、晶莹剔透如珍珠的米饭,我口水直流。妈妈挖了一团给我品尝,“好吃吗?小馋猫!”我吃得津津有味,妈妈满脸宠溺。
妈妈把糯米饭倒在一个圆型竹簸箕摊开,不时用手摸摸。“糯米饭温度太热会烧坏酒饼,太凉影响发酵。”“酒曲是制作黄酒的灵魂,酒曲的质量和用量关系到黄酒的品质。”妈妈告诉我,外婆就是这样手把手教她学会酿黄酒的。等她把称好的酒曲倒入,我用手搅拌,直至酒曲与米饭均匀混合。
“下一步我来做吧,我也要学会酿黄酒。”在妈妈的指导下,我把糯米饭装入缸中,撸起袖子,压平米饭,中间戳一个窟窿,即酒井。然后盖住缸,蒙上厚厚的棉被,放到屋角,让它静静地睡几天。
团聚时间很快到来。一进门,婶婶就惊喜:“闻到酒味了!”亲人们纷纷呼吸状,嘴巴啧啧,哇声一片,“好久没喝过老家黄酒了!”
“月是故乡明,酒是故乡甜!”妈妈乐呵呵端出滚烫浓香的黄酒,幸福的味道飘荡在客厅里。
佳酿贺国庆,醉美传乡情。客家黄酒,那绵柔细腻的口感在舌尖缓缓散开,是悠长的思乡味,是岁月沉淀的瑰宝,是非遗传承中的醇香记忆。
(图文来源于诗的红三角,责任编辑:桂汉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