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为证:扎进岁月的根作者:唐小虎
2025年,中秋与国庆,这对孪生姊妹在九月的暮色中重逢。我回到老屋,不是凭吊,而是为了赴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月光之约。
老屋的墙塌了一半,月光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时间的断面。三十年前,它淌过母亲沾泥的手掌,也淌过父亲握了半辈子粉笔的指缝。那双手,指甲缝里嵌着洗不净的粉笔灰,却能在油灯下把算术题讲得比星星还亮。我们五个孩子的身影,被月光在黄土墙上拉成摇曳的芦苇,而父母,就是这片土地上沉默的根。
母亲的手总带着洗不净的泥土香。土地改革的红旗下,她按红手印的手抖得厉害,指腹磨出血珠;父亲在土坯教室画下第一个"田"字,粉笔末簌簌落在补丁摞补丁的衣襟上:"这是咱们的根。"大炼钢铁那年,母亲红着眼砸开陪嫁的铁锅,火星溅在她手背上烫出燎泡;父亲却趁夜色把备课笔记塞进炕洞深处,灶灰沾满指缝,像给教案盖了层土被子。1960年过粮食关时,母亲说她是靠秋壶水和野菜团子活下来的。1961年他们攥着皱巴巴的结婚证成家,婚房就是老屋西头那间漏雨的偏房,土炕上铺着父亲学生送的旧棉絮。婚后十年间,五个孩子陆续降生在土炕上——我是老大,赶上63年洪灾,脐带是父亲用剪刀剪断的;小妹出生时正逢文革,母亲躲在粮仓里咬着毛巾不敢出声。父亲攥着工资条在供销社排队,袖口磨出的破洞露出打补丁的蓝布衫,布纹里还沾着学生作业本的墨迹。文革批斗场的火把映着外婆的阴阳头,父亲揣着半块麦饼在墙根站到后半夜,饼渣粘在母亲哭花的脸上,他说:"快吃,月亮在饼里呢。"
78年包产到户,父亲把分到的责任田深耕三遍。当金黄的谷粒堆满拌桶,母亲坐在谷堆旁哭了,泪水砸在谷子里,她说:“这谷子多像星星,以后再也不会饿肚子了。”那是我见过,比月光更耀眼的丰收。
东墙那道铅笔刻下的身高线,是我们兄妹与贫穷的拔河记录。最下面那道,属于小弟,旁边标注着“78年”。而我,作为头男长子,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白天挣工分,夜里就由这盏煤油灯,把蚊子嗡嗡的陪伴,当作走出大山的战鼓。那微弱的灯火,是一个时代为无数寒门子弟点亮的一线希望。
这盏灯,也照亮过离别。二弟第一次去江苏打工,母亲在灯下为他缝补行囊,鞋帮上绣了个“工”字。她说:“文化不高怕啥,有力气肯吃苦,到哪儿都能扎根。”如今,他已是中外合资企业的技术骨干,胸前的三十年工龄纪念章,在视频里闪着光。他发来退休申请表的照片,说:“哥,等退休了,咱哥俩一起修老屋。”那磨卷的边角,是他用半生写下的“归期”。
小妹嫁去台湾那年,母亲把积攒半生的银镯子塞进她箱底。月光从梳齿漏下,在红嫁衣上织就霜花。后来,小妹在视频里说,台湾的月亮带着海的咸味,“没有妈做的桂花糕甜”。一湾浅浅的海峡,隔开了亲情,却隔不断同一片月光下的思念。
手机震动,是远在眉山的女儿发来的外孙视频。两岁的他举着手机,奶声奶气地喊:“公公,吃糖!”屏幕上,他口水洇开一小片雾,像极了当年母亲说的“月亮在饼里”。我忽然懂了,有些东西从未改变。父母那代人,用一生把苦难酿成了我们脚下的土地;而我们,正把这份思念,酿成下一代眼里的光。
我把二弟寄来的盐水鸭、小妹捎的高山茶,连同半块五仁月饼,埋在桂花树下。母亲说过:“土地最懂人心,种下去的念想,来年准能发芽。”
我抚摸着桂花树粗糙的树皮,掌心发烫。树洞里,母亲留下的那包稻种,不知何时已冒出嫩芽,正努力顶开板结的泥土。
原来,我们兄妹五人,就是母亲撒向大地的五粒种子。一粒在江苏的麦田里抽穗,一粒在台湾的稻浪中扬花,一粒在故乡的泥土上扎根。而新一代的种子,已在眉山的新城里,被月光唤醒。
这月光,是父亲教案本上“教书育人”的银霜,是母亲纳鞋底时麻线的微光,是二弟胸前的纪念章,是小妹鬓角的霜华,也是外孙屏幕上那片朦胧的雾。
它为一代人的牺牲作证,为一代人的奋斗加冕,也为新一代的传承,写下温柔的序章。
老屋会塌,但根不会断。只要月光还在,我们无论走多远,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生长成她期望的模样。
唐小虎,笔名:梦里,酷爱文学。喜爱散文、歌词创作。《三苏文学》常务社长,微信号/wxid_s3otpbxws4pn21,青神县作家协会会员。与音乐走廊合作之歌曲《锦绣青神》、《相知相守风雨同舟》、《南方的雪》等广为传唱。被百度音乐、MVBOX、酷狗等音乐平台收录其中。多篇散文作品在省、市级多家自媒体平台发表;主要作品:《青神之夜》、《峨眉情缘》、《老家的味道》、《天下太平 人皆向往》、《汉阳时光:一捧江水 半轮诗月》、《桂花香溢 岁月沉香》、《“东方明珠”之印象.白果》、《开放包容之浪漫丽江》、《腾冲之约》、《梦幻泸沽湖,摩梭走婚俗》、《洱海的风令人醉》、《邛海结缘》等。
三苏文学2025年“三苏杯”中秋诗词大赛启事
“天上满月,人间团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中秋也是诗词的盛会,在2025年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三苏文学特举办“三苏杯”中秋诗词大赛。
1、大赛时间:9月12日一10月7日
2、截稿时间:10月6日。
3、评奖结果将于10月10日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公布。
4、大赛收稿:赵文碧,微信名/三苏文学,微信号/ZWB612462。
5、参赛对象:关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的海内外所有诗词爱好者
6、大赛主题:以中秋为主题。
7、大赛体裁:诗、词、歌、赋、散文诗。
8、大赛作品:投稿首行注明“三苏杯中秋诗词大赛参赛作品”。大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文责自负。
9、大赛平台:初选作品将在《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发布,入围作品將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刊发
10、评奖要求:入围作品浏览量占50%(浏览量必须500以上)。点赞、在看、留言(占50%),点赞100个以上,在看100个以上,留言100条以上。)
11、大赛评奖:大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10名。
13、大赛奖品:一等奖一名,奖品为奖品为奖金300元+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二等奖2名,奖品为各奖奖金200元+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三等奖3名,奖品为各奖奖金100元+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优秀奖10名,各奖精美荣誉证书一本。
14、大赛期间作品赞赏10元以下不发放,赞赏10元以上60%归作者,40%用于平台运营
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报名参加。
三苏文学
2025年9月11日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
个人简历
唐小虎,笔名:梦里,酷爱文学。喜爱散文、歌词创作。《三苏文学》常务社长,微信号/wxid_s3otpbxws4pn21,青神县作家协会会员。与音乐走廊合作之歌曲《锦绣青神》、《相知相守风雨同舟》、《南方的雪》等广为传唱。被百度音乐、MVBOX、酷狗等音乐平台收录其中。多篇散文作品在省、市级多家自媒体平台发表;主要作品:《青神之夜》、《峨眉情缘》、《老家的味道》、《天下太平 人皆向往》、《汉阳时光:一捧江水 半轮诗月》、《桂花香溢 岁月沉香》、《“东方明珠”之印象.白果》、《开放包容之浪漫丽江》、《腾冲之约》、《梦幻泸沽湖,摩梭走婚俗》、《洱海的风令人醉》、《邛海结缘》等。
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