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楼的红与暖
文/高金秀(甘肃)
武威北门的风里,藏着几分秋日的清爽,也裹着大伯家挥散不去的喜气——今日,是他儿子娶媳妇的好日子。跟着老公走进那栋居民楼,电梯数字跳到“14”时,门一开,便被满楼道的热闹撞了个满怀。
进了新房,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散落的红:红彩纸堆在茶几上,红喜字倚在墙角,连窗台上的绿萝,都绕了圈红绸带。我本是来做客,见这光景,便自然地挽起袖子搭把手。指尖捏着彩纸,一折、一压、一翻,一只红蝴蝶便有了雏形,再粘上细铁丝做的触角,仿佛轻轻一碰就能振翅。侄子在一旁吹气球,橘红、粉红的气球在他手里渐渐鼓起来,我接过几个,和他一起扎成心形,往客厅的水晶灯下一串,风从阳台溜进来,气球心便轻轻晃着,像在跟着屋里的笑声打节拍。
最费心思的是那块“我们结婚啦”的牌子,立体字凸出来,红漆亮得晃眼。我和侄子蹲在地上,一点点调整它在电视柜上的位置,他笑着说“婶,再往右挪挪,这样拍照更好看”,我应着,指尖触到字缝里的细屑,忽然觉得这细碎的动作里全是郑重——每一只蝴蝶的褶皱,每一颗气球的饱满,每一笔凸起的字迹,都是在为他的幸福添砖加瓦。
中午的饭桌上,大伯一家早已备好了八菜一汤,手抓羊肉的香气最是勾人。肥瘦相间的羊肉蘸着椒盐,一口下去,满是草原的鲜。大伯不停往我碗里夹肉,念叨着“多吃点,下午还有力气帮忙”,伯母则端来热汤,说“暖暖身子”,热络的语气里,没有半分“老公亲戚”的生分,只像自家人般亲近。
饭后又扎进新房,红蝴蝶已被钉满了墙面,和大红喜字相映成趣。这时侄子牵着侄媳妇进来,男生穿一身笔挺的白衬衫,眉眼带笑;女生穿米白色连衣裙,长发挽起,脸颊泛着粉。两人站在满室红意里,连空气都变得温柔起来。我看着自己折的蝴蝶停在他们身后的墙上,气球心在头顶轻轻摇晃,忽然明白,这婚房的浪漫,从不是单靠装饰堆砌,而是藏在这些你帮我折蝴蝶、我陪你扎气球的细碎里。
下午去吃席的宾馆人不多,听说是“带东”(当地请人帮忙操办宴席的习俗)安排的,倒多了几分清净。席间,看着新人向长辈敬酒,听着满桌的祝福话,再想起上午在十四楼折蝴蝶、扎气球的时光,忽然觉得,一场婚礼的珍贵,从不是有多盛大的排场,而是有这样一群人,愿意为你的幸福搭把手、费点心,把普通的日子,染成温暖的红。
离开时,回望宾馆的灯火,又想起十四楼的那满室红。原来幸福从不是轰轰烈烈,就是这样有人陪你折蝴蝶,有人为你备热饭,有人站在你身边,一起把“新婚快乐”这四个字,过成往后岁岁年年的安稳与暖。
作者简介:高金秀,甘肃省天祝县打柴沟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人兴趣爱好广泛,写作,论文,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剪纸,手工制作等,都是国家级一等,二等,优秀奖。公开课也比较成功,得到评委好评。在教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奖。得到大家好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教育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