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浙江诗人童月亮老师的佳作:《黎明》「飘舞的剑」(8769辑)

黎明
文/童月亮
睡莲田田水漾流
仙境奇缘下船头
水鸭嘎嘎捉鳖鳅
黎明醒来盼中秋
待天明
那年粽香咀边留
Al评论
这首诗以“黎明”为题,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流转的时空感,展现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晨间画卷。以下是对作品的简要赏析:
1. 自然意象与动静相生
“睡莲田田水漾流”以静谧的莲叶与流动的水波拉开序幕,而“水鸭嘎嘎捉鳖鳅”则以声音与动作打破宁静,形成动静交织的田园趣味。这种对比让黎明前的生机悄然苏醒。
2. 时空的跳跃与情感张力
从“仙境奇缘下船头”的缥缈遐想,到“黎明醒来盼中秋”的殷切期待,诗人将瞬间的黎明与遥远的中秋并置,在时间跨度中寄托了对团圆或收获的向往。
3. 记忆与当下的叠合
结尾“那年粽香咀边留”巧妙地将味觉记忆融入黎明场景,粽香作为过往的碎片,与“待天明”的当下形成呼应,暗示了时光流逝中不变的情感牵挂。
4. 语言风格与节奏
诗句口语化却富有韵律,如“嘎嘎”“田田”等叠词的使用,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短句“待天明”作为转折,既简洁又富有悬念,引导读者进入回忆与期盼的交界地带。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黎明为起点,在自然图景中编织记忆与期盼,用轻灵的笔触触及了人对时间、自然与情感的微妙感知,如同一滴露珠折射出广阔的光阴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