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绍平
一九六一年的春天,四十八岁的吴运良老汉,坐在自家的院子里,闷闷地吃着午饭。他的老伴温秀英正在厨房忙碌着。唉,自己已经人到中年,膝下尚无一男半女!这在农村,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他想起自己八岁那一年,村里来了一位算命先生,说他是有福的,将来会有两个孙子,儿孙满堂!想到这里,他苦笑了一下,自己没有儿子,哪来的孙子哟!看来算命先生肯定是骗人的!
年轻时候的吴运良,因为勤劳能干,爱下地干农活,脸庞被晒的黑里透红,但他浓眉大眼,鼻直口方,五官端正,身材高挑,仍不失帅哥一枚!他二十岁那一年结婚成家,妻子温秀英十八岁,她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乌黑的秀发编成了两条麻花辫垂在胸前!看起来温柔贤惠,惹人爱怜!尽管妻子勤劳善良,性情温柔,容貌姣好,但婚后她一年半载肚子也不见动静,也让他有些生气。莫非她有毛病不能生育?
母亲对她也改变了态度,张口她要抱孙子,闭口吴家不要不会下蛋的鸡!妻子不会和母亲争吵,只有默默地流泪。吴运良也不得不认真考虑他和妻子该怎么办了。他对妻子的容貌、脾气和品性是非常满意的,但如果她不能生育,他还是会和她离婚的,因为这是一个大缺陷。
这一天,他默默地坐在窗前,想着他和妻子的事情。他突然想起他在一本破旧的杂上看到过一篇文章,说的是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孩子,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女方不会生育,其实也有可能是男方有问题呢!他转念又想,自己身体很强壮,干起农活来,干的又快又好,村里没有人比他强,决不可能是自己身体有毛病。经过再三考虑,他慎重决定:瞒着妻子和家人到县医院检查一下。检查结果让他大吃一惊,精不液化。果然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他问医生,这个病能不能治?医生告诉他:可以治,但需要昂贵的医疗费!他感到左右为难。唉!还是先回家吧!此事需要从长计议。
他心亊重重地回到家里。这一天,他的母亲又在指桑骂槐地责骂妻子。他把母亲拉到一边,悄悄地对她说,你有没有想过,这种事,问题可能出在男方身上呢?他的母亲愣了一下,回答他说,这怎么可能呢?你的身体一直那么好!继而又叹了一囗气,说道,如果真是你的问题,不知道是哪辈子造的孽哟!
从那以后,母亲很少责骂妻子了,但是对她很冷漠。他开始对妻子温存体贴起来。有一天,他到地里锄麦子,锄了一半的时候,他坐下来休息发现地圪堰上开着一朵美丽的小花,他顺手把它摘下来。回到家里,他把小花戴在妻子的头上。妻子含羞问他:“好看吗?”“好看,好看,我的老婆最好看!”他动情地回答。过了一会,妻子把花取下来,对他说:“你不嫌弃我吗?我没有给你生下一儿半女。”他嘴里说着不嫌弃、不嫌弃,心里却在说,我的傻老婆哟,其实你应该嫌弃我的!
光荫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母亲也已经去世了。尽管她和妻子情合意顺,几乎没有红过脸,但是村里人的闲言碎语、冷嘲热讽,不免使他有些烦闷。时间来来到了一九六一年的春天。这天中午,他坐在自家的院子里,闷闷地吃着午饭。忽然听到大门外闹哄哄的,有人推开了虚掩的大门,一群人走进了他家的院子。只见村里人簇拥着一位中年妇女,她手里拉扯着两个男孩子站在他面前。
听着村里人七嘴八舌的话语和中年妇女喃喃的诉说,好半天他才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原来,中年妇女丈夫去世了,撇下她和两个孩子艰难度日,家乡又遭了旱灾,无奈她只好逃荒要饭到外乡。她说,她愿意把小儿子送人!吴运良老汉赶忙从屋子里搬来小凳子,招呼母子三人坐下,并且让老伴再下一锅面条。这时候村子里的人陆陆续都散了。他上下打量着她们,中午妇女和两个儿子都穿的破破烂烂的,但两个儿子看起来都很机灵健康,尤其是小儿子虎头虎脑的,很可爱。她喃喃地告诉他:大儿子名叫大成,十二岁;小儿子名叫小成,九岁了……面条很快做好了,他和老伴端来满满三碗面条,让她母子用饭。中年妇女狼吞虎咽吃完了面条,就带着大儿子告辞而去。小成目送母亲和哥哥走远了,眼晴里泛起了泪花,吴运良拉着他的手,走回了家。
老年得子,吴运良和老伴都很高兴,尽管小成不是他们的亲生儿子。他和老伴好吃好喝地对待小成,吴运良老汉还专门上街给儿子买了一身新衣服。三天后的一个早晨,小成吃过早饭,小成提出要去村后的小树林里捡柴,看到儿子这样懂事爱劳动,老两囗甭提心里多高兴了,他找来一个箩筐,让儿子提上去捡柴。小成走后,吴运良老汉也扛起锄头出了门。快到中午的时候,吴老汉扛起锄头回到家,发现小成还没有回来,就起身到小树林里找小成。到了小树林里一看,天呐!箩筐好好地放在地上,人却不见了踪影。小成跑了!去找他的母亲和哥哥了!可是他的母亲和哥哥已经走了三天了,他能找到他们吗?吴老汉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走出小树林,他碰上同村的张大叔,问他看见小成没有。张大叔告诉他,一个小时前,他看见一个孩子往集镇上的方向去了,不知道是不是小成?他把箩筐塞在张大叔手里,让他帮忙带回家,自己急急忙忙往集镇上去了。
来到了集镇上,他真的找到了小成,小成正坐在一个角落里哭泣。他疼爱地把小成拥在怀里。小成哭着说,他想母亲和哥哥了。他替小成抹去了脸上的泪水,对他说:“孩子,来日方长。现在找不到她们呀,还是跟我回家吧!”他给小成买了一个肉夹馍,又把小成带回了家。
回到家的第二天,温秀英用碎花布给儿子缝了一个花书包。小成穿上新衣服,背上花书包,吴运良老汉亲自把他送到了学校。上学了,得有个大名吧,他让老师在他儿子的作业本上写上吴学成,算是他的大名。不过老两口仍然叫他小成或成成。
小成很聪明,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放学以后,他勤快地帮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喜得老两口合不拢嘴。尽管家中总是粗茶淡饭,温秀英坚持每天中午给儿子煮一个鸡蛋,老两口从来舍不得吃。
一转眼,到了秋天。有一天中午,小成放学刚回到家,后面李婶拉着他的儿子毛蛋就找上了门。李婶是个厉害角色,村里人背地里叫她“母老虎”。“小成把我儿子打了,你们也不管教吗?”李婶一进门就粗声大气地嚷嚷。“他婶啊,你快坐!”温秀英转身又问小成,“这怎么回事啊?”“毛蛋在放学的路上欺负小花,我看不惯,就把他打了一顿!”小成说。“就算毛蛋欺负了小花,关你什么事?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李婶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他婶啊,你消消气。孩子小不懂事,你就原谅他这一次吧!”温秀英一边说着,一边到院子里摘了一手提袋桃子送给她,她才走出了院子,回家去了。从那以后,毛蛋再也不敢欺负小花了。
时光荏苒,一转眼十年过去了。吴运良老汉已经五十八岁了,儿子小成正在他们乡镇读高中。有一天,吴老汉到村后的小树林里砍柴,他背着一大捆柴往家里走,下坡时不慎崴了脚。小成得到了消息,赶忙请假回到家,把父亲送进了医院。父亲住院期间,小成忙前忙后,检查,抓药。吴老汉腿脚不能动,小成伺候父亲在床上大小便。病房里的人们都夸小成是大孝子!住了一个多月父亲痊愈出院了。不巧的是,这一年高考,小成由于落下功课较多,以几分之差与大学擦肩而过,失之交臂了。
又过了三年,小成和同村的赵小花喜结连理。当年被毛蛋欺负的丑小鸭,如今变成了白天鹅。俗话说,女大十大变,越变越好看,她已经出落成一个标致的大姑娘了。她从小就崇拜小成,认为他是“英雄胆,善心肠”的侠义儿男。当然,小成也是个玉树临风,英俊潇洒的帅小伙。婚后说不尽的恩和爱,道不完的甜和蜜,情意缠绵不用提。很快赵小花就怀孕了,竟然是双胞胎,不久就诞下两个可爱的男婴。一家人都高兴地喜笑颜开,吴老汉更是开心满意。他们置办了丰盛的酒席,招待前来道贺的亲朋好友。
太阳太阳象一把金锁,月亮月亮像一把银锁,金锁和银锁的日夜交替,才有了这漫漫岁月。转眼,时光来到了八十年代。八十年代,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人民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人民吃饱了穿暖了,手里也开始有零花钱了。小成勤劳能干,给家里添置了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等家用物件。全家人围着电视机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其中香港歌星张明敏的一曲《我的中国心》红极一时,成为当年最流行的歌曲。
日子过得顺利又顺心,夫妻同心,家庭和睦。但是小成一直藏着一桩心事。那就是,不知他母亲和哥哥怎么样了,他们的日子是不是也好起来了?他并不是要认祖归宗,养父母对他太好了,大恩大德永远不能忘。同时,他也不怨恨自己的亲生父母,若不是万般无奈,自己的亲生骨肉,怎舍得随便送人?他记得自己的老家是河北省某县某乡某村,但是什么市记不得了。后来他求人上网查了一下,终于知道是什么市了,他激动地一夜没睡好。但是他又想,当年母亲和哥哥四处逃荒,也不知道回没回老家?不管那么多了,明天就回老家探望一下。
第二天,他辞别了父母和妻儿,踏上了回家寻亲的路。谢天谢地,母亲和哥哥真的在老家,他们久别重逢了。母亲抱着他失声痛哭,哥哥也眼含泪花。他知道那是激动的泪水,幸福的泪水。哥哥已经成家了,并且有了一儿一女,和母亲住在一起。他在老家住了半月,帮哥哥干了许多农活。临走,他给母亲留下了三千块钱,叮嘱他多买点好吃的。给侄儿侄女每人一百块钱。一家人依依不舍把他送到了车站。
回到了家,小成让他父亲给他的两个孙子取名字。吴运良老汉沉思良久,给大孙子取名吴留庆,小孙子吴余庆,合在一起“留余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