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歌颂祖国
饶同道(湖北)
泱泱华夏五千秋,史海扬波踞浪头。
始祖炎黄开社稷,圣君嬴政统诸侯。
穿云捉月唐诗梦,入汉惊人国策酬。
历尽沧桑曾几度,苍龙腾跃傲寰球。
赏析:九歌
饶同道先生的这首七律,以“史诗性”的笔法重构了中华文明的集体记忆。
首联“泱泱华夏五千秋”并非简单的时空陈述,而是通过“泱泱”一词的叠韵效果,模拟出黄河奔涌般的声律节奏,与“踞浪头”的意象形成视听通感——这里的历史不仅是静态的记载,更是动态的、持续创造的过程。
颔联“始祖炎黄开社稷”与“圣君嬴政统诸侯”构成一组文明密码:“开”字暗含农耕文明对土地的征服,“统”字则象征政治文明对疆域的整合,二者共同奠定华夏文明的“连续性”基因。
颈联“穿云捉月唐诗梦”以超现实笔法解构盛唐气象。“捉月”暗合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浪漫主义,而“穿云”则赋予唐诗突破时空的穿透力;“入汉惊人”一语双关,既指汉代“文景之治”的韬略,又暗喻当代“中国梦”的惊世之变。
尾联“苍龙腾跃”的意象尤为精妙:苍龙在《周易》中象征东方,而“腾跃”二字既呼应航天科技(如“神舟”系列),又暗合“乡村振兴”等时代命题,使古典意象获得现代性转化。
全诗以“秋—头—侯—酬—球”的押韵结构,形成五千年文明螺旋上升的声学隐喻。饶同道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将“歌颂”主题转化为对文明生命力的勘探——从炎黄到嬴政,从唐诗到国策,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断代史,而是“苍龙”鳞甲上闪烁的永恒星光。
在全球化语境下,此诗以“傲寰球”的自信姿态,完成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古典诗学诠释。
值得点赞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