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上的那抹红
作者/乔春
小时候戴上红领巾
非常高兴非常自豪
老师说这是红旗的一角
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
从此,那种神圣的红色
永远装进幼小的心灵
后来看电影《江姐》
那根针在指尖颤了又颤
把最后的光缝进布纹
铁窗漏下的星子 都成了线脚
江姐的呼吸轻得像羽毛
绣上红旗的镰刀铁锤却那样坚强
地下党员宣誓时
密室的灯光比萤火还微弱
攥紧的拳头 是那样坚强
"为了共产主义奋斗!"
比钢铁更硬 比鲜血红亮
战场上,硝烟漫卷处,大地在摇晃
红旗始终象一团永不灭的火焰
一声吼,一道影,扑向燃烧的山冈
焦土之上,身影楔入崩塌的屏障
把红旗插上那染血的峰梁
领奖台的风总带着哨音
当五星红旗徐徐升起
泪水中的五星 比金牌更亮
多少绷带缠过的手掌
此刻正托着 整个民族的仰望
长安街的晨曦是它的底色
护旗手的步伐敲着大地的鼓点
当第一缕光吻上旗面
那些沉睡的名字 都醒了
在红旗下 排成挺直的队列
国庆的风是位收藏家
把千万片红 别满城市的衣襟
胡同里的老槐树 抖落枯叶
接住一片飘来的一角
像接住 小时候胸前的红领巾
国歌响起时 小红旗在掌心发烫
老人的皱纹里 藏着烽火
孩子的笑脸上 落着阳光
千万双手举着同一片红
这正是 永不倾斜的信仰

迷彩服的海洋 托着它升起
年轻的誓言 带着硝烟的味道
那些关于守护的约定
都写在 被阳光吻过的旗面上
在没有空气的地方 它依然飘扬
像地球的心跳 醒在宇宙中央
宇航员的手轻轻展开五星红旗
仿佛触摸到 亿万人的仰望
大型建设工地上
推土机的轰鸣 是它的序曲
钢筋水泥的森林 因它而生长
那些关于明天的蓝图
都在旗风中 舒展成希望
会场的灯光 为它镀上金边
每道褶皱里 都藏着时代的序章
代表们的目光 与它相遇
像溪流汇入江河 奔向远方
红旗,红旗,红旗
你是永不熄灭的火种
刺破黑暗,烧穿迷茫
你是坚韧的脊梁
指引方向,凝聚力量
你是荣誉的勋章
镌刻荣光,辉映梦想
红旗,红旗,红旗
永远是我们
心头最滚烫的印记
生命最坚定的航向
党旗的红 是初心的颜色
军旗的红 是使命的重量
红领巾是幼苗在茁壮成长
当它们汇入五星红旗
所有的光 都有了方向——
你指向——黎明撕开的胜利曙光
你指向——脚步丈量的壮丽前方
你指向——血汗浇灌的幸福土壤
你指向——每个人眼中的 幸福模样
作者简介:乔春,陕西周至人,退休教师,共产党员,县作协会员。成功编写《百家碎戏》一部,先后在《周至报》《教师报》《西安晚报》《陕西日报》《组工之友》等报刊发表诗歌,言论百余篇首,作品获奖多个。“人间仙果哪里找,金周盛产猕猴桃”宣传语获奖广为流传。2022年起在网络上发表文章。其中2022年6月撰写的“青山绿水,秦岭最美”获秦岭中央国家公园宣传语征文优秀奖;2022年12月获“华夏杯”全国诗歌大赛优秀奖;2023年参加“中國好文章”大赛获奖并被组委会授予“文化摆渡人”称号;2024分别获得全国“新春奖”原创词曲电视网絡大赛和第六届“玉兰杯”新创文学网絡电视大赛两个铜奖;2025元月获华夏诗书画家第六届全国诗歌赛优秀奖;两首歌词分别入选《词曲中国》和《新时代优秀歌词选》;乡村系列小说《小村轶事》亦在连载中。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石根丹青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