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杨開壇教禮》
天下英才論壇
浙江傳恩文化有限公司
著述 :张柒虹
龍鳯學●人族尊嚴何处来
一一 龍鳳學,乃人才學之尊称。其核心研究人才,研究人才谋略。本著完成于公元一九九0年前後。
文 / 张柒虹
宇域诞年五十余亿载,太華開元10155911歳,伏羲纪53471歲,人生百年,生命之在眸息间。有没有人问过,有没有人问过自己,百年人生,人活者,人之尊嚴从何而来?谁给之德?二十余七岁矣,我总在想,想找到答案,想找到源頭,想找到所以然,这样,無論身居贵贱,没白活一回,人生没有白来一趟。
我讀書,我讀聖書,从凡人風風雨雨,春夏秋季之历经,从疲奔于米麵油盐酱醋之生活中,终于神悟出来,體验出来。
普天之下,率土之滨,日月所照,風雨而及 ;人民活者,尊嚴从何而来?百姓活者,尊嚴从何而来?士農工商,三百六十行,行行事者之活,尊嚴从何而来?各體活者,尊嚴从何而来?民族,家国天下,其尊嚴从何而来?
國家政府,帝王领袖,将相诸侯,文武百官,侍从奴婢,日常事務服務者,人民軍队,各职部門,其生存存在之尊嚴,从何而来?
柒虹曰: 人族萬物萬事,尊嚴来自天道,来自自然。而尊嚴,非上天所赐,非自然而来,美夢可德。
尊嚴,开创于聖祖先王,乃聖祖先王所赐,聖祖先王所润,聖祖先王所養,聖祖先王所訓,聖祖先王所教。
尊嚴,来自于禮教。尊嚴,乃禮教所化。禮教重要之體现,乃是重行禮儀,禮儀行动行為中體现出来。乃文化也,文明据此辐射绽放。
禮教之核心乃禮儀,禮儀有二 ;一曰,经典書面文字所叙 ;二曰,人族國民言談举止,國風民俗,禮樂制度之积習。
禮儀,何谓禮儀?禮儀,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待人处世平常性之禮節。
禮儀之在中國,可谓历史远久,源渊幽深,上行下效,世代沿教。纵观远古,洞察当今,禮教重要特点,就在于其教化風俗,在沧茫人世之中,与世态淡凉人世之际,寻找回一点,養育者,对于被養育者,那种人间真情 : 使,天官知其势威,父母知其尊贵,師表知其先帥;父知其为子女之父,母知其为子女之母;子知其为父母之子,女知其为父母之女。互相尊重,严禮布法。
禮儀,日常行为规范,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他像河堤一样,固然可以改变人性人心之方向,如要达到教与心性之一致,还比较遥远。这仿佛沿堤而泻之河流,可以改变河流方向,但河水依旧,或温柔平静,或激流汹涌,或惊涛骇浪,風情万种,風景大观。
因此,要求禮教,达到一种绝对完美之教化教育境界,可以是理想,但难成现实。
中國,中華民族,九天九地之華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闻名中外禮儀之邦, 華夏禮儀,乃宇宙人文文明,卓越人族之表帥。禮儀之在華夏,自开天辟地後,自先聖先王開创之後,自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体制。世代相傳,延续萬数千年,自成國風民俗。
當今,随着大一统下之国泰民安,伴随中国科技文化财赋,进步发展,繁荣。人们已经感觉到禮儀重要性。八十年代,在中国校园里,掀起了一阵禮教之風,不过只是昙花一现,没有几年消聲隐迹,不明而废止。这是我国立国以来,首次人文界之反省,但终功亏一篑。究其原因,数不教于民,则民不从令。近当代人文,目无自我,却接轨国际。國民摧毁民族傳统,自觉借鉴夷風夷教,甘受夷化。崇洋媚外,喜形于色,釆烈以为尊。今之礼教,非禮教也。今之礼教,非深味人性而後为训化人性而得,喜善于其形式之异而简约。
首行礼教所以不善其终,一者,国民受夷教所化,轻禮好自由,思维变态,精氣神浑體有精神病。二者,人性自纵泛滥,心性狂妄。三者,假大旗,好空谈,自身不修,却好理国际一统。四者,行教者本身,媚洋自怯。五者,为人師表之父母者,人文修養太差。现代人,在以科学为主导的理工科技层面,智慧或许已经超越了我们的祖先。但在人文修养素质方面,先祖為聖,我们為庸,聖与庸之间,差别在九天九地。因为我们的素质本身太差,所以一些有益于国民的礼仪不能行教,不能承傳,化为国風民俗。
谈到禮教禮儀之作用,或者有人说,你不顾事实,你在说谎,你在骗人。天大世界,人来人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哪个不知自己为人之父母?哪个不知自己为人儿女?平民百姓,就是平民百姓,哪个当官者,百姓不知道他当官?为官者,哪个不知自己在当官?
说到这里,要我说,你说的没错。然而百分八十以上,恐怕都有这种感觉 : 作为父母,只有当儿女伸手时候,才感觉自己是为人父母 ;
作为国家官员,作为国家干部,恐怕只有别人求你,或者需要职称工作奖金时候,才能感觉自己还是个官罢了。为人师者,也许只有走上讲台,打开课本教材时候,才感觉自己为人师表。
回顾历史,秦末漢初,刘邦经过楚漢战争,打败了强敌项羽之後,取得最后彻底胜利,成立建立起一,大一统完整德大漢朝天下。建國初,開國帝王,刘邦乃一國之君。大風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鄉。刘邦拥有四海,手握大权。真可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要什么有什么。但是呢,刘邦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可贵。只有当那些儒生学士,教会文臣武将,一整套禮儀之後,刘邦面南而坐,群臣布列有序。这时候,他才真正體會出,一國之尊权威和高贵。因此,这位素来不尊重文人学士的皇帝,不但重用了一大批有知识的人才,而且还親自祭拜大聖人孔子,并散金修造了孔子庙。
由此可见,人族,人要感觉人生之重要,人生之可贵和显示自身生存价值,捍卫自己尊严。这一切,必须熔纳于禮教之下,用禮儀形式體现出来。
绝顶之巅,鹰瞰天下,环视四周,有人会说,你这是螳螂挡车,无力回天。
我不是螳螂,也没有那种回天之雄心壮志。不过,禮教是人们显示自身价值的重要举措,随着星移斗转,春秋交换,越来越多人们会需要他,重视他。
那么我所德举措,只不过是人生中一追求罢。华夏民族,泱泱大國。在中國,古往今来很多有识之士,文人学士,往往把自己雄心壮志,远大抱负,理想追求,比如女神,或者美女。面对自己崇拜德美女,拥有德到她,足以欣慰人生。那得不到怎么办?抬头挺胸,大着胆,奋勇向前,走上去,看一看,或者溜上几眼,也可以心满意足,人生足矣。
这就是我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