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动脉——营口LNG接收站建设实录》全景式记录国家能源战略重点工程
——一部镌刻在钢铁与海浪之间的奋斗史诗正式出版
近日,由营口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道兵主编的纪实文学作品《蓝色动脉——营口LNG接收站建设实录》付梓。这部63万字的恢弘巨著,以七个章节、137篇深情笔触,全景再现了我国地理纬度最高、东北地区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营口LNG接收站项目的建设历程。
王道兵,男,汉族,中共党员,清华大学硕士,高级会计师,市人大代表。现任中交营口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书记、董事长、总经理。1975年12月出生,1999年8月参加工作。中国会计学会会员,美国实战型财务总监会员,南京审计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中石油评标专家,淄博市能源智库专家。长期在中国石油、中交集团央企工作,在炼油与化工、天然气与管道行业有着25年以上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资本运营、投资并购和工程建设管理等经历。工作以来,先后完成部级课题2项、局级课题20余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编写石油化工行业书籍两本。历任中石油昆仑华东区域公司总会计师、党委委员,昆仑能源上海公司总会计师、党委委员,泰州昆仑燃气公司董事长,南通昆仑燃气公司董事长,河南弘昌燃气公司董事长,中交能源公司投资总监。
国之重器:能源战略的生动实践
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工程、辽宁省“十四五”“头号工程”,营口LNG接收站肩负着每年为东北及蒙东地区提供87亿立方米天然气、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时代使命。本书开篇《国策筑基》深刻阐释了这条“蓝色动脉”在国家能源安全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记录了项目创下核准速度纪录的“营口速度”,展现了中交集团与中国城乡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攻坚克难:穿透地质禁区的工程奇迹
《沧溟缚蛟》章节以惊心动魄的笔触,还原了建设者面对“中国LNG接收站储罐桩基施工难度之最”的挑战。项目所在地92%钻孔存在溶洞,最大单个溶洞高度达11.2米。书中详细记述了以郭延春、王道兵为首的团队如何运用超前钻探、特制护筒、科学注浆等创新工艺,在“豆腐渣”地质上托举起4座20万立方米储罐的艰辛历程。最终成就了82.9米超长桩基、98.84%一类桩合格率的技术奇迹。
匠心铸魂:平凡英雄的奋斗群像
本书尤为动人的是对建设者群像的刻画。《蓝焰淬心》章节通过三十多家参建单位、近百位亲历者的真实故事,塑造了新时代建设者的精神丰碑:三推婚期的技术员、罐顶挥汗的焊工父亲、倾囊相授的银发专家、化身“店小二”的地方干部……他们用“把罐焊好,别让气跑了”的朴素誓言,诠释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赤子情怀。
红色引擎:党建引领凝聚攻坚合力
《铸魂密码》深刻揭示了项目成功的核心力量——党建引领。书中详细记述了将党支部建在项目上的创新实践,党员突击队冲锋在溶洞桩基之巅、鏖战于储罐穹顶之端,将政治优势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动能。同时展现了在中交能源、四川港投鼎力支持下,各级政府部门协同发力创造的优良建设环境。
时代价值:一部值得全民阅读的励志典籍
《蓝色动脉》既是一部工程建设实录,更是一部承载多重价值的时代读本:
能源从业者可汲取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的“技术宝典”;
企业管理者可学习团队建设与项目管理的“实战指南”;
普通读者则能从一个个温情故事中,感受当代建设者如何用八年时光将“不可能”变为“必须行”的奋斗精神。
本书主编王道兵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更多人了解重大工程背后的艰辛与智慧,感受清洁能源对国家发展、民生改善的深远意义。”
《蓝色动脉——营口LNG接收站建设实录》现已在全国各大书店及线上平台发售。这部熔铸时代精神与工业美学的力作,不仅是对营口LNG建设者的崇高礼赞,更是献给所有为国家复兴默默耕耘的建设者的不朽颂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