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聊斋文化艺术学会首届蒲松龄《药祟全书》及中草药知识书画展在聊斋故里展出
秋阳穿棂,洒遍蒲家庄的青石板路,也为一场别开生面的书画展镀上暖金。此地是聊斋先生故宅所在,今日却因笔墨与本草的相逢、贤达与知音的汇聚,让百年前那位“写鬼写妖”的文学巨匠,以另一种温润姿态重回世人眼前。
这场盛会的串场人,正是淄博聊斋文化艺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阎文红女士。她身着素雅衣装,语调亲和如秋日清泉,主持风格既含乡土的朴实,又藏文人的优雅,更兼处事的大方。介绍嘉宾时,她能精准道出每位贤达与聊斋文化、中医药文化的渊源,寥寥数语便拉近距离;转场衔接处,她又以妙语连珠勾连起“蒲翁著书”与“今日展画”的脉络,让整场活动如一幅徐徐展开的长卷,既流畅自然,又意蕴悠长。没有浮夸的辞藻,却以真诚与才情,让在场者皆感如沐春风,恰是这般润物无声的主持,才让这场文化盛宴更添几分雅致韵味。
满堂嘉宾皆为文化而来,为本草而聚。有原淄博市政协常委、原老龄委主任、一级调研员李勇先生携岁月积淀的远见而来;有原区人大副主任、原淄川区副区长,现淄川区关工委副主任、区聊斋俚曲剧团团长、区非遗协会会长、区老年戏曲音乐协会会长李兰珉先生,以非遗传承人的热忱赴此雅集;有原区广电局局长、原区文联主席,现淄川区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王继训先生,携笔墨文章的底蕴共襄盛举;更有区文学艺术界副主席江波先生、蒲松龄故居副馆长杜朝阳先生,为这场文化之约添注聊斋本真;著名书画家、中美协会员、淄博市美协名誉主席、淄川区美协名誉主席仇传澄先生,以丹青妙手的慧眼见证此刻;山东中和至养堂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山东闻草纲目健康养生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边迪迪女士,淄博广成中医主任沈伟玉先生,山东康必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钱东先生,以康养之心助力文化传播;蒲家村党委委员蒲先勤先生,守护故土情怀为书画展默默耕耘;而淄博聊斋文化艺术学会会长李德泉先生,更是这场盛会的推动者,以赤子之心串联起古今文脉。
提起蒲松龄,世人多念《聊斋志异》中狐鬼情长、人间冷暖,却少有人知他晚年握起药锄、伏案著书的模样。一部《药祟全书》,藏尽民间百草的性味归经,记满济世救人的验方偏方——他不求良相之名,只愿以草木为刃,解百姓病痛之苦。那些在纸页间舒展的草药,是他对“民生多艰”的悲悯,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赤子仁心,如同一盏明灯,在旧时求医无门的暗夜里,为寻常人家照见希望。
开幕式上,李德泉会长登台致辞,言辞间满是对蒲翁的敬仰与对文化的热忱:“蒲翁以《聊斋》写尽人间百态,以《药祟》护佑百姓安康,今日我们以笔墨绘本草,便是要让‘医文同源’的智慧,在新时代重焕光彩。愿这一幅幅书画,能成为连接古今的桥梁,让更多人触摸到聊斋文化的温度,读懂中医药文化的深邃。”寥寥数语,道尽展览初心,也让在场众人更添对这场文化盛宴的期待。
而今,淄博聊斋文化艺术学会携众贤之力,以书画为舟,载着《药祟全书》的智慧渡向当代。展场之内,七十九幅作品静静铺展,墨香与“药香”在空气中交织。有人以工笔细描人参的芦头须根,让千年灵草在宣纸上焕发新生;有人以行书题写当归的功效,笔锋流转间似在诉说“当归不归”的牵挂;更有画作将柴胡、薄荷融于山水,让本草走出典籍,在烟霞云雾中尽显生机。每一笔勾勒,都是对蒲翁仁心的致敬;每一抹色彩,都是对中医药文化的礼赞。
揭幕刹那,红绸落处,“中草药知识书画展”与“聊斋健康管理学院”的牌匾熠熠生辉。李勇、李兰珉二位先生抬手间,揭的是一场展览的序幕,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王继训、江波二位先生落指时,展的是书画的雅致,更是本草的温情。来宾驻足画前,听工作人员细说某幅人参图如何还原《药祟全书》中的形态,某幅题字又暗合草药的配伍之道,仿佛能看见蒲翁当年在药圃中躬身采药,在灯下伏案校勘的身影——原来聊斋文化从不止奇幻诡谲,更有这般贴近民生的温度。
墨痕未干,本草留香。这场展览,是笔墨与草木的千年之约,是蒲翁精神与当代情怀的隔空对话。当秋风吹拂展场老槐,恍惚间似有药香随墨韵飘远,让世人知晓:那位写下“刺贪刺虐”的先生,早已将对百姓的牵挂,藏进了每一株草药、每一页典籍,更在今日的笔墨间,继续传递着跨越时空的济世温情。
七律•贺淄博聊斋文化艺术学会首届蒲松龄《药祟全书》及中草药知识书画展开幕(通韵)
蒲翁妙笔两生辉,志异奇章药祟垂。
碑下沿街书画卷,图芳本草绽菊梅。
新篇艺展承国韵,遗智文妆启慧扉。
天朗气清圆月聚,聊斋故里盛泽晖。
撰文: 赵新民
2025.9.30
06:3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同仁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送爽,文脉流芳。今天,我们怀着对蒲松龄先生的敬仰与对文化的热忱,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淄博聊斋文化艺术学会首届蒲松龄《药崇全书》及中草药知识书画展的启幕。这既是我们学会深耕聊斋文化的一次重要实践,更是将蒲文化与传统艺术、中医药文化相融合的创新探索,在此,我谨代表聊斋学会全体成员, 向光临现场的每一位来宾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蒲松龄先生不仅以《聊斋志异》描绘了奇幻的志怪世界,其晚年所著《药崇全书》更藏着他济世救人的仁心,字里行间皆是对中医药理的深刻洞察。
今天,我们以书画为桥,让《药崇全书》中的草药跃然纸上,让“纸上本草”既显艺术之美,又传医药之智。这不仅是对蒲翁“医文同源”思想的传承,更是我们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普及的生动尝试。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更在于交流。此次展览既是学会同仁心血的凝聚,也为各位热爱聊斋文化、中医药文化与书画艺术的朋友搭建了交流的平台。
期待大家在观展中,既能感受书画艺术的笔墨意境,也能读懂本草背后的文化底蕴,更能与我们一同探讨聊斋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衷心感谢为此次展览付出心血的各位创作者、组织者与支持者,也祝愿各位来宾在此次文化之旅中有所感、有所获!
最后,提前祝大家双节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淄博聊斋文化艺术学会
李德泉
2025.9.29
《首届蒲松龄<药祟全书>及中草药知识书画展》前言
在文学的璀璨星空中,蒲松龄宛如一颗耀眼的恒星,以一部《聊斋志异》惊艳世人,其笔下的奇幻世界,承载着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与对人性的细腻剖析。同时,他在聊斋俚曲创作上也独树一帜,用通俗易懂的曲调传递着世间百态。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文学巨匠在中医药领域亦有着非凡的探索与贡献。
蒲松龄心怀苍生,深知广大普通百姓问医之难、买药之贵。为此,他编撰《药祟全书》,搜罗民间医药偏方,旨在为民众提供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以应对常见基础疾病,减轻普通家庭的经济负担。这些源于民间的智慧结晶,是蒲松龄对百姓深沉关爱的生动体现,彰显了他为普通民众着想的崇高情操。
如今,在蒲松龄的故居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由淄博聊斋文化艺术学会承办的《首届蒲松龄<药祟全书>及中草药知识书画展》盛大启幕。此次展览独辟蹊径,以书画为载体,将蒲松龄在中医药方面的探索与成就生动呈现。每一幅作品,都是对蒲松龄济世情怀的深情礼赞;每一笔墨彩,都流淌着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敬意。学会举办此次展览,不仅为会员搭建了“以书画释经典”的创作交流平台,激励大家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提升艺术水准;更致力于打破文化边界,让聊斋文化中“文学+医药”的双重智慧,通过笔墨艺术走进大众视野,让更多人体会到聊斋文化不止有奇幻故事,更有济世为民的温度。
当下,国家大力提倡和支持中医药的发展,致力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负担,这与蒲松龄当年的意愿一脉相承。此次书画展,不仅是对蒲松龄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契合时代需求,为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贡献力量。让我们走进这场展览,感受蒲松龄的仁心仁术,领略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共同见证传统与现代、中医与书画的完美交融。
撰稿: 徐辉
2025.9.29
监制: 李德泉
主持: 阎文红
策划: 杨克武
展板前言: 徐辉
摄影: 张玉华、赵新民、段秀弟
美篇编辑: 赵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