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城的时光长卷
高金秀(甘肃)
秋阳正好,将凉州的每一寸景致都镀上了一层暖金。文化长廊的木架下,光影斑驳,那四字红底黄字的匾额,像一卷待启的书,邀人走进岁月的深处。廊间的展板上,或许是一幅篆刻,或许是一段史话,在树影的摇晃里,悄悄诉说着这座城的文化密码。
转身向南,那座巍峨的南城门楼便撞入眼帘。三层重檐的楼阁,在蓝天的映衬下愈发古朴庄重,檐角的风铃似在低吟,将千年的故事轻轻抖落。广场上的地砖纵横交错,如时光的经纬,铺就出通往历史的路径。
走近些,见城楼前的水域里,水藻悠悠,一根装置静默伫立,倒映着城楼的一角,像是历史与现实在这里打了个照面。不远处的青铜鼎,纹饰繁复,承载着凉州的厚重过往,与城楼遥遥相望,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的记忆。
有行人缓缓走过,脚步声在空旷的广场上轻响,惊飞了檐角的红幡。那些飘扬的红,是历史的心跳,也是当下的鲜活。城楼前的舞台尚未开启喧嚣,此刻只余它与蓝天、与风、与这座城的魂魄默默相拥。
在凉州,每一步都是与历史的对话。文化长廊的墨香,南城门楼的砖纹,水域里的倒影,青铜鼎的锈迹,都在时光的长卷里,写满了真挚的感动。这城,这景,是岁月酿成的酒,初尝平淡,细品却有绵长的暖意,在心头缓缓流淌
作者简介:高金秀,甘肃省天祝县打柴沟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人兴趣爱好广泛,写作,论文,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剪纸,手工制作等,都是国家级一等,二等,优秀奖。公开课也比较成功,得到评委好评。在教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奖。得到大家好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教育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