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怀疑十月的秋色
文/褚向平(河北)
风不猛烈
依旧是西水流东
我被自己的家国情怀感动
特别的日子 特别值得欢庆
很多故事结束于春天
很多暧昧颠沛着入了秋
坐在尘世的黄昏
想静心听一听
喊了一季的蛙鸣
略显残喘 但依然坚挺有力
依然充满戏剧性
试着调整词语
与时光最好达成默契
也最应该相信
我的小镇深处
无论早晚都会挂出
一盏又一盏红灯笼
以秋为笺,抒家国赤忱——评褚向平《我不怀疑十月的秋色》
这首诗以“十月秋色”为切入点,将细腻的日常观察与浓烈的家国情怀巧妙融合,文字质朴却意蕴深沉,在平淡叙事中藏着对时代、对故土的真挚热爱,读来如秋日晚风般亲切,又似红灯笼般温暖。
从内容表达看,诗作善用“小场景映大情怀”的手法,让情感落地生根。开篇“风不猛烈”“西水流东”是寻常秋日景象,却为“家国情怀”的抒发铺垫了平和基调;“残喘却坚挺的蛙鸣”,以微小生命的韧性暗合时代的蓬勃活力;而“小镇深处挂红灯笼”的细节,更是将“特别的日子值得欢庆”具象化——没有宏大叙事,却以小镇烟火气传递出国庆的喜庆,让家国情怀变得可感可知。
在情感脉络上,诗作实现了“个人心绪”与“集体共鸣”的自然勾连。“被自己的家国情怀感动”是直抒胸臆的个人感慨;“很多故事结束”“很多暧昧入秋”是对时光流转的细腻体悟;最终落脚于“红灯笼”这一极具节日符号意义的意象,将个人对秋日的感知、对家国的情感,升华为大众对国庆的共同期待,情感从私域走向公域,共鸣感十足。
从语言风格而言,诗作以“质朴灵动”见长,兼具生活气息与诗意美感。“颠沛着入了秋”“与时光达成默契”等表述,如日常对话般自然,却藏着精巧的文字张力;“蛙鸣的戏剧性”“红灯笼的暖意”,则在平实中捕捉到景物的情感特质,让整首诗既有烟火气,又不失诗意的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