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日砺锋,满时警舵
文/路等学(兰州)
“成名多在苦穷日,败事常逢得意时”,两句古训如千年寒刃,剖开时光褶皱,直抵成败内核:困厄是锻锋之火,顺遂是覆舟之礁。人生如浪尖行舟,唯有于苦寒中焠硬船骨,在繁花里把稳舵盘,方能破潮击水,行稳致远。
苦穷为砺,焠平凡成锋芒。当生计的寒风裹紧衣襟,浮华尽褪处,反而能见本心、生韧力。范仲淹寒寺划粥,冷粥断齑熬煮的,是丧父之痛,更是“先忧后乐”的襟怀;梵高贫病交加,画布上燃烧的,是世人冷遇,更是生命不屈的炽热。苦难从非负累,而是逼潜能破茧的“催化剂”——它剥去虚浮外壳,让绝境中的信念更坚,匮乏里的渴望更烈,终使精神之根在贫瘠土壤中扎入深处。
得意为阱,蚀清醒成昏聩。当掌声淹没自省,光环遮蔽风险,顺境便成了温柔的陷阱。项羽破釜沉舟时何等英武,却在巨鹿胜绩中滋长骄矜,鸿门宴的优柔、分封的武断,终让乌江流水载尽霸业;商纣王曾拓土开疆,却在权力顶峰沉溺酒色,鹿台烈焰燃尽了江山根基。顺境的险,从不在明处张牙,而似暗流悄噬——错把时运当能力,误将偶然作必然,在自满中卸甲,便只剩危机趁虚而入。
智者无境困,心定自掌舵。困顿时,他们做“磨剑人”,将磨难熔成锋芒:苏东坡贬谪四方,却把黄州赤壁、惠州荔枝酿成诗酒风骨;顺遂时,他们做“守舵者”,以谦卑照见隐患:唐太宗坐拥贞观盛世,仍以“三面镜”自警,纳谏如流护社稷安稳。境遇本无定数,关键在心态:穷不坠青云志,满不生骄逸心,方能源源生发出破局的力量。
“穷日砺锋,满时警舵”,这是历史的警句回响,更是当下的箴言。成败从非境遇所定,而是人心写就。愿我们于寒夜攒星火,让挫折成阶;在巅峰守清明,让成就为序。如此,纵经浪起潮落,亦能舵稳帆正,终抵心之所向的彼岸。

作者简介:路等学,中共党员,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区域经济研究,食用菌品种选育及栽培发术研究与推广。发表论文和网络文章百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