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10月1日),舞剧《牡丹亭》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翩跹归来,正式拉开了第二轮全国巡演的序幕。四百年前,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写就五十五出传奇剧本《牡丹亭还魂记》,化作今夜舞剧《牡丹亭》,共赏良辰美景,重现惊梦时刻。
淬炼舞蹈语汇后的焕新登场
舞剧《牡丹亭》由苏文投集团、禾戏剧出品制作,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四百年余韵再现亭前,且看姹紫嫣红又开遍,最撩人春色是今年。
此次舞剧《牡丹亭》,云集导演黎星、黄佳园、编剧罗怀臻、作曲赵博、舞美灯光总设计任冬生、舞台影像设计胡天骥、服装设计李昆、造型设计贾雷、戏剧构作崔磊等一众主创,领衔主演胡婕、罗昱文、张引、黄慧慧、王盛熙、马驰、李政、江祈安、裴梓行、孙灿、吴雨承、倪莹莹、杨文艺,特邀主演李倩、于建伟,演出单位苏州市歌舞剧院。
该剧以汤显祖原作为基础,将五十五出改编为《梦卷》《画卷》上下两本,以当代视角解读传统经典,凝炼出杜丽娘、柳梦梅、春香、花神、陈最良、判官六个核心角色,讲述了南安太守之女杜丽娘与岭南书生柳梦梅超越生死的爱情故事。演出融入苏州“粉墙金砖”视觉符号,运用水雾构建虚实空间。步上金砖,轻叩粉墙,画的虚实,至情至真,唯因“相信”二字。舞台中央,一座立在观众席之间的“牡丹亭”,是每个人心中的“牡丹亭”。
作为舞剧《牡丹亭》的演出单位,苏州市歌舞剧院在首轮演出中便展现出过硬实力——由剧院青年演员组成的群演团队,以灵动舞姿与精湛技艺赢得观众如潮好评。本轮巡演,优秀青年舞者江祈安、倪莹莹将正式担纲杜丽娘、春香的重要角色,以自身对角色的深度领悟,努力呈现《牡丹亭》中细腻的情感脉络。
因与舞剧《牡丹亭》结下艺术因缘,苏州市歌舞剧院这家拥有 55 年历史的老牌院团,正持续焕发出蓬勃生机。
为一部剧赴一场苏州的秋
这个国庆,一场与《牡丹亭》的邂逅,正在苏州的街头巷尾悄然上演。从平江路的悠悠摇橹船,到园区CBD的璀璨大屏;从火车站的人流涌动,到地铁动视与广播频道的声声入耳——舞剧《牡丹亭》的身影与声音,已融入这座城市的呼吸之中,为金秋苏州营造出浓厚的文旅氛围。
一张小小票根,也能撬动消费大市场。本轮巡演将“票根经济”合作门店拓展至40余家,覆盖住宿、餐饮、演艺、文创等多个领域。凭演出票根,剧粉即可解锁一系列“苏式生活美学”专属礼遇,收获更沉浸、更美好的城市观剧体验。
此外,为回应观众热情,苏文投集团旗下经纪公司围绕《牡丹亭》IP,精心开发了十余款文创。不仅有印章本、票夹、光栅卡、帆布包,更有融合江南韵味的蚕丝便携毯、“汤婆子”等特色好物,持续放大舞剧《牡丹亭》的文化感染力。
苏州经典IP走向全国,舞向世界
一座城市需要有她的当代化文化名片。舞剧《牡丹亭》正是对苏州经典IP的现代重塑,是传统文化在当代舞台上的生动转化。“我们不仅是向经典致敬,更希望通过‘传统文化当代化’,让《牡丹亭》走进更多年轻观众的心里。”苏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陈龙表示。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苏州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国递给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继苏州站之后,舞剧《牡丹亭》将奔赴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成都、武汉等18座城市展开巡演。2026年还将启动海外巡演,让这一源自苏州的经典IP,走向全国、舞向世界。以舞剧为媒,二巡将传世之作《牡丹亭》中的普世情感与东方美学,推向更广阔舞台,使之成为传播江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又一生动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