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九鼎归真
九道金光贯体而入,青禾仿佛听见山河崩裂的巨响。观星台汉白玉地砖浮现出《禹贡》九州图,与青铜鼎上的纹路完美契合。假苏绣云在金光中惨叫,狼头图腾如活物般挣扎欲出。
"原来如此!"张天师拂尘挥出太极图案,"传国玉玺早被熔铸成九鼎,天机镜才是镇守华夏气运的钥匙!"
青禾怀中天机镜突然灼热,镜背显现出和氏璧特有的月光纹。镜光扫过假苏绣云,她佩戴的翡翠耳坠应声碎裂——那竟是蒙古国师用陨铁炼制的"锁龙钉"。
九鼎发出编钟般的鸣响,声波震塌了半座观星台。烟尘中现出地宫入口,门楣上刻着八个古篆:"九鼎重光,天下易主"。
第三十二章 地宫谜图
地宫内壁布满会发光的星图,青禾认出这是失传的"浑天星野图"。图中紫微垣位置悬着具水晶棺,棺中女子与青禾眉眼如出一辙——正是沅湘郡主真身。
"母亲..."青禾抚棺哽咽。棺盖突然透明,显现出郡主手中握着的血书。上面记载着惊人真相:当年朱元璋恐后世帝王无能,特将传国玉玺重铸九鼎,唯有身负天师血脉者能唤醒。
假苏绣疯般扑向水晶棺:"我元室百年谋划,岂能毁于一旦!"她撕开外袍,露出刻满咒文的身体——竟是活人炼制的"人形镇物"。
青阳突然出手,剑尖挑破假苏绣云后颈。皮肉绽开处,露出深嵌脊椎的蒙古密宗法器"血舍利"。
第三十三章 血脉觉醒
血舍利离体的瞬间,假苏绣云化作飞灰。地宫突然剧烈摇晃,九鼎自动飞向浑天星野图的九曜方位。张清澜以玉尺测位,失声惊呼:"这是要重定九州龙脉!"
青禾在天机镜中看见幻象:父亲沈堪舆正与年轻时的墨渊在龙虎山争执。原来当年沈堪舆坚持要完成郡主遗愿重定龙脉,而墨渊则主张维持现状。
水晶棺中的郡主突然睁眼,一道金光射入青禾眉心。剧痛中他看见更多记忆:自己出生那夜,正是父亲启动九鼎失败导致龙脉反噬,母亲为护他而魂飞魄散。
观星台外传来马蹄声,江南织造局的官兵已将紫金山团团围住。为首者高呼:"奉旨收缴妖器,违者格杀勿论!"
第三十四章 官匪勾结
官兵冲入地宫时,青禾才看清他们铠甲下都穿着风水师的符衣。张天师冷笑:"原来是钦天监的败类。"
混战中,青禾被逼到水晶棺旁。天机镜突然吸附在棺盖上,镜面显现出当代皇帝密诏——竟是要将九鼎运往关外,借满清龙气延续国祚。
更惊人的是,诏书末尾的副署,赫然是陈世襄的笔迹!原来他早投靠朝廷,所谓元室复国不过是掩人耳目。
青阳为护弟弟被弩箭射中,鲜血染红浑天星野图。星图突然活过来,星辰流转形成新的格局——这是千年来首次出现的"九星连珠"天象。
第三十五章 龙脉重生
九星连珠引发天地异变,地宫顶部化为透明。月光如银瀑倾泻,九鼎在光柱中熔化成金液,缓缓流入浑天星野图的山脉纹路。
青禾在天机镜中看见万里江山:黄河改道,昆仑雪融,长江泛起金光。沉睡的龙脉正在苏醒,无数镇龙桩在各地崩裂。
"快阻止他!"钦天监官员惊恐万分,"龙脉重生必致天下大乱!"
但为时已晚,金液已注满星图。水晶棺中的郡主化作流光没入青禾体内,他听见母亲最后的嘱托:"吾儿须记,龙脉属天下人..."
当地宫完全坍塌时,青禾手持天机镜走出废墟。镜中映出的不再是幻象,而是真实流动的九州龙气。山脚下,新一天的晨曦正照亮长江。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