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311
不速之客来金烈
九四二六厂原党委书记、厂长、石国龙
1969年11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国防工业领导干部大会(通称9.1大会)。会后,五机部确定山东省增加生产14.5毫米四联和二联高射机枪,由9429厂生产枪架和总装,9426厂生产枪身和弹链。
从1967年国家鉴定合格12.7毫米高射机枪批准生产以来,产品质量出厂合格率100%,1968年产量达到400挻以上。这在文革时期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说明9426厂职工队伍素质是过硬的,是能够承担重任的。用了三年时间建成56式14.5毫米高枪的枪身生产线,产出的消息逐渐在全国同类产品生产企业中传开了,先后来厂参观,看了现场,听了介绍,认为9426厂工作扎实、计划周密、措施给力、值得学习。
七十年代中期一个初夏夜晚,我们一家五口在吃晚饭,快吃完的时候,听见敲门声,我们以为是职工串门,开门后大吃一惊,原来是重庆456厂的厂长来金烈同志和秘书。来金烈仍然是满面笑容,平易近人,嗓音仍是华北腔。秘书介绍说,来部长现在是五机部副部长。我说我们只能喝茶、抽烟,没有茶点,不像重庆有花生、瓜子、芝麻糖等茶点。来部长讲,知道你在厂里没有外出,由732厂派车下午不到四点来到厂,没有通知地方和有关部门,主要是到厂里看看生产情况,明天回京。
来金烈同志是华北南下干部,曾任重庆第456厂副厂长、厂长,六十年代初期,负责援助叙利亚建造五六式12.7毫米高射机枪的生产厂。
我与来金烈同志在重庆第456厂就相识,他经常到车间了解产品车间短缺工装的生产进度,并察看实物生产情况。这次来我家暗访工厂的生产情况,我们三人比较随便,边谈边抽烟喝茶,我们简单介绍了家庭情况后就直奔主题,下面是来部长和我主要对话回忆。
来:你将厂里生产情况给我介绍一下。
石:我们厂址是在沂蒙山区王庄公社,这是一个革命老区,农民群众思想觉悟很高,爱厂护厂,不进厂区,不拿工厂物品,也不拿职工的东西。厂区宿舍区都没有围墙。12.7高射枪的试制、鉴定形成批量生产,很顺利,72年产量达到650挻。山东省工业基础较好,干部工作勤劳踏实,将全枪的零部件总装、附件、已装箱等分配到全省有条件的企业承担工装和试制任务。同时派出60人到老厂定点培训,有车间主任、工人、检验员,回山东后到各试制厂参加试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六六年九月全枪完成试制,迁回山区工厂,年底完成20挻枪的试制任务。六七年夏,经鉴定合格获批生产。我们对生产工艺作了两项改进,一是将活塞杆螺纹公差缩小,增大直径;二是将枪管线膛由挤丝改电解,以后活塞扞和枪管单件均可达到7000发。这两项改进部里均转回企业生产。
来:山区厂房是什么时间建成的?
石:1965年选点建设,省直有关部门、地、县、公社等领导参加,成立前方基建指挥部,由省经委副主任统一指挥,在国庆节前全部完成交付使用。
来:山东的这个作法很好,组织全省有条件的企业集中攻击一点,打了一场人民战争,试制、基建双丰收,争取了时间,这个办法值得推广。14.5生产情况怎样?
石:1970年五机部确定由山东省生产14.5毫米高射机枪,9429厂生产枪架、总装,9426厂生产枪身和弹链,给9429厂配套。计划生产枪身400挺,可配套四联机枪50挺,二联机枪100挺,两种生产布置基本参照456厂模式,三个机加工车间,其余均为两种混合车间。1974年已完成试制,射击合格。由于总装厂没有订货,我们不能大批量投产。你在车间已看到14.5生产线基本处于半停工状态,干着急没有用。
来:可能是因工装而卡壳。这几年你去了几个同类产品的三线厂?
石:去了湖南安华,由部里组织技术资料审核会,在厂招待所住了几天。在这期间,门口有民兵站岗,连大门都未出就返回长沙了。五机部七局要我到湖北、江西了解这两个高枪厂的情况,我们二人(罗家辉)去了湖北襄樊的彰何厂,找到厂领导和有关部门了解12.7枪的生产情况。厂方介绍,目前工装不齐全,正在生产工装,厂里在停产闹革命,你们也不能去车间参观。我们第二天一早离开,去南昌万载。因由革命派掌权,我们不能进厂 ,只能在招待所交谈,也属于停产闹革命。回厂后向五机部七局作了口头汇报,还去了四川宜宾的216厂,见到了谢连㭴厂长、周上海副厂长,还有许多老朋友显得异常的亲热。厂方要我们抓紧将事办完快走,也是停产闹革命,在招待所,一个晚上来几次检查,有介绍信、有解放军也要盘问。
来:你保持老作风,在支援地方的小三线建设中为456厂增了光,国家就需要这样在其位谋其政的干部,你在三线厂这多年对三线建设还有什么想法?
来:你提出的一些想法可以研究,对于承担地方企业的另外任务,不影响军品生产可以承担,军民一家,共同发展。今天收获很大,对今后工作很有帮助。
我们谈了两个小时,当时时间很太晚了,来部长还要回723厂休息,明天还要赶回北京,双方告别后,我要送他们到招待所,来讲,不要惊动别人,有时间我们再见面。第二天,我将这次的会见向厂班子成员讲了,可能也与办公室讲了,我到车间了解一下,有的同志讲,见过这两个陌生人,没有停留,直接走了。1978年到北京参加部召开的会议时,我们又见了面。
国家对三线建设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几年来企业的职工队伍已锻炼成才,各项工作已初具规模,要继续发挥作用,上面这些问题有的可以从政策上来调整。
编后语:
这篇短文,是在看了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办公室的《重庆三线建设》一文,并在朋友们疏导下动笔写的,内容较粗,许多内容一笔代过,如去了的几个工厂的地理环境、职工生活、生产进展情况,又如厂里如何做到产品质量100%合格,企业职工队伍已锻锻炼成才等情况均未评述,还有些内容我在济南回忆中已写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9426厂对两种高枪生产的调整进行了充分讨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最后是基本参照450厂。来金烈同志表扬我“在其位、谋其政”的一句时,联想到与我共同工作过的同志,使我头脑中闪出前进厂许多恪守岗位,敬业精神的同志。如伙房陶师傅的馒头,沈师傅炒菜,弹膛加工的李师傅,枪管检验员周文斌,机修钳工李师傅,一车间钳工班长老随、王自强,检验员石志功、高世平,二车间冲压班长杨师傅、张孝贵,热处理王永贵、张继山、医务室王天成、丛润芝,广播员迟露霞、管道工弥会钦、电工薛乃金、技术员李希华、段开绿、有些中层管理干部等等,还有许多人和事因时间久了,记不清了。
城市职工到三线厂工作,首先是两地分居,增加经济负担,城市许多设施没法享受,如看新片电影、戏曲,到大医院看病,除医药费住院费报销外,其余费用如交通长途费、住宿费全由个人承担,子女上初中、高中住校要承担费用等,这些经济上的压力给职工的精神带来很大负担。一个五级工的月工资62.5元,去济南或维坊、青岛大医院诊病,往返车票费12元,待4天食宿费20元,共计30元,占到工资一半。
来金烈同志説,9426厂保证了质量,完成了任务,而且对产品工艺作了改进,解决了12.7枪的老大难问题,也对如何进一步发挥三线作用提出了想法,你这种负责的工作态度很好,提出的想法可以研究,可以承担地方另外任务,今天交流很有收获,真是故乡朋友交谈有啥说啥,你们厂现在出产品有利润,不要国家经济帮助,同时受到地方政府和农民欢迎,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是全厂职工努力的结果。
作者简介:石国龙
原籍:江苏省镇江市
1933年出生于湖北省汉口市
1937年随湖北汉阳兵工厂迁往重庆
1951年由重庆市劳动局分配重庆第456厂
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9年,任456厂夹模具工段工段长。
1965年,调入国营山东九四二六厂任技术科长。
1975年,任厂长。
1976年,任厂党委书记兼厂长。
1985年,调任山东省准计量局质量管理处处长。
1993年,在山东省标准计量局退休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