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铁道兵的盛事欢歌更加嘹亮
原铁一师 潘寿军
在新中国成立76周年到来之际,笔者心潮澎湃、百感交集。
我生于1952年10月1日,至今已走过73周年的人生道路。能与伟大祖国同一天生日,是我多年来一直引以为豪的事情,特别是今年在我73周岁之时,恰逢兵网艺术团举办“铁道军魂 盛世欢歌”联欢活动,我作为一名身患重病、正在与病魔抗争的古稀老人,还能和大家共度中秋佳节、与祖国同庆生日,这既让我感到莫大的荣幸,又倍感光荣与骄傲。
此时此刻,我瞬间忘记了所有的病痛,抛开了所有的烦恼,心中唯有感激、感恩、感慨、感动!我企盼,下一年、再下一年的中秋月圆之夜,下一年、再下一年的国庆生日活动,还能与许许多多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战友们、朋友们一起品尝香甜可口的月饼,把《歌唱祖国》的颂歌唱得更加嘹亮!
76年前,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雄伟的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在耳边回响的时候,当轰鸣的礼炮响彻在祖国大地的时侯,作为中华儿女和炎黄子孙,多少人全身热血沸腾、两眼饱含着激动的泪花;有多少人彻夜难眠、为祖国母亲焕发出青春而欢欣鼓舞!
在我幼小的童年时代,就听说过许多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精忠报国的故事。那草原上的牧马人,在那样贫困的日子里,哪怕是金山银山却不愿去异国他乡享受,而眷恋着生养自己的祖国大草原;那在外留学、功成名就的钱学森等老专家、老教授,尽管异国他乡的物质条件是那样的丰厚和优越,却毅然冲破国外的层层阻挠,千方百计地踏上回归祖国的旅途。
从我上小学时起,黄继光、董存瑞、杨根思等革命先烈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为了新中国而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事迹,就在我心灵深处扎下了根,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烙印。
1970年底,我满怀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一腔热血,应征入伍当上了一名铁道兵。高唱着《铁道兵志在四方》的兵歌,南征北战,以苦为荣,在铁道兵部队服役了14年。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祖国的铁路事业。如今,我虽已脱下军装、离开军营多年,但当年铁道兵的精神一直在鼓舞和激励着我。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我们当年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伴随着五星红旗升起而成长的一代人,已经在祖国的怀抱里走过了童年、青年、中年,相继进入了“踏遍青山人未老、夕阳晚霞无限好”的幸福时光。
每到十月,我望着天边飞来的雁群,心中不禁荡起一波波激情。哦,涓涓细流;百川归海,春绿秋黄、叶落归根。这是人类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更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对伟大祖国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和无尽思念。
金秋枫叶火样红,心中颂歌献祖国。在新中国76周年华诞到来之际,我仰视蓝天白云、眺望高山大河,耳边回荡着《歌唱祖国》那铿锵有力的旋律。新中国76年的跨越啊,一步一个脚印,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新中国76年的腾飞啊,一步一个台阶,缔造了神州大地的欣欣向荣。喜看今日中国龙,朝气蓬勃如旭日东升,厚积薄发如大海无垠。76年的征程展现了新中国的不屈不挠;76年的辉煌彰显了新中国的博大胸怀;76年的崛起见证了新中国的砥砺前行。
啊,祖国!千言万语说不尽我们对您的赞美;千歌万曲唱不完您对我们的关怀。76年来,我们的命运,哪一天不是和您紧紧相连;我们的脉博,哪一天不是和您一起跳动;我们的热血,哪一天不是和您一起流淌?
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砥砺初心。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之际,兵网艺术团与时俱进,举办了【铁道军魂 盛事欢歌》专题联欢活动,表演了31个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我们坚信,兵网艺术团在团长毛松云、政委侯卫的带领下,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让这棵艺术之树常青,让铁道兵精神、文化的盛世欢歌更加嘹亮!
百度图片 在此致谢
编辑 李汪源
校对 张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