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编辑社成员
名誉社长:谭丽华
特约顾问:张振林 孟祥忠 岳新华
顾问:清廉宇 李秀德 岳新华 王世元
主编:润牙子
常务负责人:中秋明月 渝香居士 阿莲 神剑大侠 书香 王世元
诗评:渝香居士 热血兵团 书香
本公众号微信: Ryz98416

作者简介,刘永平湖南长沙写家,学者。
朦胧诗.两颗燃烧的心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唇瓣先撞碎了呼吸——
他的,裹半盏祁门茶的焦香,呼在我鼻尖时,烫得我睫毛颤了颤;
我的,沾窗棂漏的桂风凉,缠上他眉尖。他喉结滚了滚说“这风里,有甜”
不是纸上洇的旧墨,是砚台未干的松烟味,混着他指腹磨过纸页的糙;
不是掌心磨的老温,是初融雪粒沾着的梅香——他曾替我拂过发间的雪
他额角压我额角时,发梢蹭过我耳郭的痒,混着他发间皂角的淡香
我偏了偏头,那阵颤就从眉骨窜进胸腔,像星子跌进干草冈,先燎了根,再烧了膛;
连呼吸都带着烟味的烫
他忽然攥住我手腕,指尖按在我脉搏上说“这脉,跳得慌”
声音裹着茶暖,落在我唇前,像小焰舔过皮肤
他的吻漫来时,是烙铁碰了冻蜡——
舌尖先碰了碰,又缩回去。我追着那点薄荷清苦,他就笑了;
再探时带足了茶暖,吞了我唇齿间的风凉
人间声浪成远岫的烟,只剩檐角风铃在颤:叮当,叮当,撞着他呼吸里的烫,也撞着我的
他手从腰侧滑上来,指尖蹭过后颈的软,带着他掌心汗湿的咸;
我攥他衣角,指节陷进布纹的皱——那布上还留着阳光晒过的暖
他忽然收紧手臂说“别松,怕火散”
唇齿咬着、碾着,他的呼吸如火钻进我喉咙,烫得我舌尖发紧;
连耳垂都浸着热
他拇指蹭过我耳垂说“这尖儿,也燃着”
声音里裹着笑的颤。我们肩越挤越紧,像两只鼓到薄透的蝉翼;
青筋在腕上跳,皮肉泛着灼,要撞破那道炸响的光
后来怎么分的?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猛地松了手,我腿一软——
不是“跌”,是“滑”:从他怀里滑下去,后背蹭过他膝头的棉,带着他裤管上的尘土气
他伸手想扶,我却攥住他裤脚;指尖触了青砖的凉,混着墙角青苔的腥甜
他弯腰时,发梢扫过我发烫的颊问“疼吗”
他掌心贴过来,带着茶烫的余温。我没说话,只把脸往他掌心蹭了蹭
发红的眼圈盛着一汪潮,他拇指蹭过来,想擦,又顿了顿;
只轻碰睫毛的尖,那潮漫过睫,滴在他手背上,烫得他指尖缩了缩,又立刻覆上前,说
“别掉泪,会浇灭火”
他的呼吸落我额角,带着未散的火暖与薄荷香
我抬眼时,正撞见他眼底的光——他指尖点了点我瞳孔,又点了点他自己,说
“你眼里,也有小焰”
风卷来时,我们还维持着从前的样:他半蹲,我半坐;
他手在我颊边,我手在他膝上。两团火悬在中间,红得刺眼亮
空气里飘着桂香,裹着茶焦与薄荷的清苦;最沉的是火的烫,漫过皮肤,渗进骨缝
他喉结又滚了滚说“你脸真红”
我攥他衣角的手紧了紧,他就反扣住我的手,指腹碾过我指缝的软,说
“这样,火就不会冷了”
笑声里带着烫,撞得那火更旺,连空气都跟着抖;
像要把这瞬间揉进时间的褶皱里——不是“焊”,是“渗”:
是他的热渗进我的热,他的火渗进我的火;
连带着茶的焦、桂的甜、薄荷的苦,一起漫进岁月里,慢慢烧,慢慢烫
成了多年后——我一闻到祁门茶的焦香,指尖就会发颤的暖;
一想起他掌心的烫,喉咙还会发紧的甜暖
2025年9月29日长沙
人潮蚁挤:星与地的絮语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晨光刚漫过,站牌的檐角。
钢与铁的巨兽,驮着晨雾,轻轻靠。
千万只“蚁”,从楼宇巢穴涌潮——
不是奔忙的劳碌,是带温的迁徙,步调。
鞋尖碰鞋尖,溅起溪流相握的,光斑跳。
呼吸叠呼吸,把微凉晨光,烘成暖棉絮,飘。
你看那攒动肩头,每顶帽、每缕发梢,
都亮着微光——人间星子,刚从梦裡醒了。
要往大地褶皱裡,撒一场,流动的星雨谣。
站台是狭长星轨的,入口道。
背包是移动的贝壳,每枚都藏着,未说的远方潮。
手机屏亮着,细碎光,不是蚁群衔的,星子小。
是每个人怀里,揣着的日出,正燃烧:
母亲指尖划,景区地图,把山峦轮廓,轻轻描。
按进孩子掌心,落满软乎乎的,期待泡;
恋人未发的“等我”,在输入框裡,温着半阙调。
字缝间漏出的温柔,比晨光更暖,几分飘;
归人存的家乡天气预报,还裹着巷口老槐的,风息飘。
每行字都牵着故园,在掌心,悄悄晃。
此刻我们站成队列,像银河裡规整的星群,排着号。
等钢铁星舰,载我们驶向大地另一处,星域的拂晓。
车门开启时,引力悄悄,弯下腰。
有人被推着向前,像风拂麦浪,金波摇。
穗子晃着,叠起层层潮,漫过彼此肩头的,衣角;
有人攥紧扶手,指节泛着,轻白的潮。
像握住同行者递来的,半片善意,软乎乎地靠。
没有拥挤的焦躁,只有无数个“我”,在钢铁腹腔裡绕。
织成流动的网——你肩登山包,蹭过我手裡的,花苗。
花瓣抖落一缕香,落在你远行的,衣角飘。
我们就这样,成了彼此星图裡,最软的一颗星子绕。
又在大地掌心,轻轻撞,擦出细碎的,星火跳。
当车轮碾过,最后一段城市霓虹的,喧嚣。
公路已在阳光下,铺成银轨,一端连星轨起点的,桥。
一端系着山海褶皱裡,藏着的春与秋的,怀抱。
满车的笑,像泡软的糖块,轻轻晃着摇。
撞向山与海——穿碎花裙的姑娘,举着相机瞄。
把流云框进镜头时,鬓角碎发,被风梳成温柔的,调。
几缕缠上镜头边,晕开半圈柔光,轻轻绕;
白发老人蹲下身,枯瘦指尖,指山尖雪未消。
轻声说“那是冬天没走尽的月光,正等春花开了,聊”。
语气温得像棉絮,裹着岁月的暖,慢慢飘;
孩童举着彩色气球跑,线绳在小手里,绕三遭。
笑声像撒开的银铃,一串一串,往风裡抛。
落进别人取景器,成了照片裡,最亮的注脚。
总有人说“看风景,成了看人影”,可你瞧:
那些五颜六色影子,是春樱踮脚,碰枝头嫩蕊的,娇。
是夏荷卧碧波,摇碎月光的,妙;是秋枫染红石阶,落火焰的,烧。
是冬雪落肩头,凝霜花的,俏——原是四季,从枝头走下来了。
在人间走成鲜活模样,踩着风的节拍,轻轻跳。
而我们这些行走的星子,正把大地装点得,
比银河更璀璨几分,亮过夜空所有的,星子耀。
当暮色漫过,码头栈桥的,木栅条。
潮声正与脚步,撞出细碎的,和鸣调。
归客行李箱轮,碾过青石板,把海的咸涩,刻成一路轻响飘。
每声都牵着远方,在暮色裡,慢慢摇;
过客背着画板,帆布包上沾的沙滩细沙,还藏着阳光的,暖调。
每粒沙都裹着海风,在布纹间,轻轻绕。
每个人眼里都盛着光,揉进暮色裡,便成星图最亮的,辰耀。
抬头望——夜空星辰,正往大地垂落着,飘。
有的落进景区石阶,成了游人手裡的灯,轻轻照;
有的落在集市摊位前,成了摊主眼里的暖,慢慢烧;
有的落在公园长椅旁,成了恋人鬓边的风,悄悄绕。
原来大地,从不是星辰的旁观者,静静立着瞧。
是我们这些“人间星子”,把星光种进,土壤的怀抱。
让每一寸土地,都长出会呼吸的星芒,在风裡,轻轻摇。
原来最动人的风景,从不是山高水远的,寂寥。
是你我他在人间烟火裡,用脚步丈量,远方的道。
用笑容焐热,陌生的相遇,让温暖在掌心,悄悄绕。
最后,一起把这些细碎瞬间,织成一张星图,多美妙——
既在夜空闪烁,又在大地生长,
每缕光都牵着人间,每颗星都裹着,烟火的调。
2025年9月29日长沙
我与我的祖国的时间褶皱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祖国的第七十六圈年轮里
藏着我六十六载指纹,轻轻叠起
那年她刚数过十次晨曦
我便撞开山风,在红布角下啼——
后来系上的红领巾,原是这红的延续
父亲把“新中国的喜”,揉进粥米
母亲将“跟着她好好长”,缝进布底
针脚走得缓,把暖,细细缝进岁月的褶皱
沂溪河的水漫过我赤脚时
竟带着她土地的温,漫过记忆的堤
我在大峰山巅够云的指
曾攥住父辈口中“好日子”的熹微
红薯在灶膛里烘出的甜,裹着风的轻轻细语
原来那是她,悄悄递来的安稳与期冀
后来我凿岐山水库的石壁
火星子落进汗里,像她眼里的光
在掌心轻轻跳得急
记工员账本上的数字,一行行立
不是工分,是她土地上
麦尖挑着露、稻穗摇着香的密语
如今我在橘子洲头,蘸江声写句
帆影贴着水面走,把秋光牵成丝缕
笔锋划过纸页的痕,浅又深
竟和当年凿岩的纹,是一样质地
原来我半生脚印,早深深嵌进她山河里——
她的年轮每多一圈涟漪
我的心,就多一分滚烫的诗意
连呼吸里,都裹着她的气息
2025年10月1日国庆节
国庆首日橘子洲:秋阳映红碑,童声诵出少年魂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国庆之日,橘子洲头红旗漫卷,江风拂过旗面,猎猎声响混着远处游船的鸣笛,与“山水洲城”的景致相映成趣。这片被誉为“不沉的航空母舰”的江心洲,因青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名震天下,成了独一无二的精神地标。
地铁口排起长队,人行道上游人接踵摩肩,沿线风光里满是攒动人群。橘林桂树间,观光小火车缓缓穿行,铁轨声混着孩童笑,风里还飘着未散尽的桂香,成了节日鲜活的背景音。洲头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前,更是人山人海——32米高的“永定红”花岗岩雕像目光坚毅,衣角似迎着江风微微扬起,游人或踮脚调整手机角度,或举着小红旗贴近碑座,想把伟人风华与身后红旗、江景一同框进镜头,快门声里满是对这片土地的敬意。
顺着人流往洲心走,很快见诗词碑立在橘林旁。秋阳晒在肩头暖融融的,毛泽东手书的“橘子洲头”鎏金大字愈发熠熠生辉;背面《沁园春·长沙》的狂草,如龙蛇奋舞般跃然石上。下意识伸手轻触碑面,指尖掠过“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刻痕,一丝凉意从指腹蔓延开,恰与诗中滚烫意境、肩头暖阳形成奇妙对照。身旁传来稚嫩童声,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拽着妈妈手,指着“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念得认真,念到“鱼翔浅底”时,还俏皮地把手掌弯成游鱼的模样,小幅度左右摆动,让百年前青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叩问,在孩童的诵读与灵动手势里,有了鲜活的新回响。
喧嚣在此刻似被滤去几分,江风裹着橘叶的清香掠过耳畔,诗中蓬勃气势与胸装天下的豪情穿透时光,让每一位驻足者肃然起敬。原来这片土地的精神密码从不是静止文字,而是藏在指尖的微凉、肩头的暖阳里,藏在孩童的诵读与游鱼手势中,藏在游人踮脚定格的镜头里,藏在江风拂过的每一寸洲土上。那稚嫩的声音、灵动的手势,正和这国庆暖阳、浩荡江风一起,让这份精神密码在新一代心里悄悄扎根,在岁月里鲜活生长。
2025年10月1日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