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双措并举赋能文化传承:蜀道文史座谈深挖底蕴,乡村捐书行动播撒书香
近期,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以 “活化文化资源、助力教育发展” 为核心,在汉中召开蜀道文史座谈会深挖文化底蕴,赴略阳县白水江镇青泥河小学播撒知识种子,推动三秦文化传承与乡村文化教育发展。
2025年9 月 28 日,蜀道文史座谈会率先在汉中市拉开帷幕。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姚增战、副会长解莉芬,陕西省作协原党组书记雷涛,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丝绸之路委员会主任王芳闻,陕西省教育出版社原社长孙毅,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陈东林,商洛市作协原主席董发亮等 50 余位专家学者、文化人士参会。汉中市石门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郭林森、汉中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主任肖林超分别致辞欢迎。
姚增战常务副会长明确会议目的与要求后,陕西理工大学教授、文学院原院长刘清河,汉中市广电局原副局长黄建中,陕西理工大学教授、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原院长、汉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梁中效,先后围绕蜀道文史知识展开分享,为与会者带来深度启发。随后,参加座谈会的专家学者和作家诗人雷涛、解莉芬、王芳闻等嘉宾聚焦蜀道文化研究深化、蜀道博物馆建设等议题建言献策,现场研讨氛围热烈。最后,陕西理工大学教授、原党委书记刘保民在总结时充分肯定会议价值,认为其为蜀道文化保护传承搭建了关键交流平台。
2025 年中秋节前夕,古蜀道旁的青泥河小学暖意融融。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姚增战、副会长解莉芬,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丝绸之路委员会主任王芳闻,带领 30余位研究会会员与作家代表走进这所乡村小学,开展 “书香润童心”图书捐赠活动,为孩子们送去知识与文化的厚礼。
活动现场,青泥河小学的学生们身着整齐校服,为姚增战、雷涛、解莉芬、王芳闻等嘉宾佩戴红领巾。看着胸前鲜艳的红领巾,在场作家共同向少先队员回举手礼,瞬间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校园里洋溢着温馨的氛围。
此次捐赠的 130 余册图书,均由研究会会员与作家精心挑选,涵盖诗歌、文学、历史、艺术等多个领域,兼具思想性与可读性。其中既有雷涛的《原乡记忆》、解莉芬的《沙城情》等本土作家的经典作品,也有王芳闻主编的《丝路雁影》、《丝路虹影》及 《丝路远方》丛书,陈红捐赠的《新新读书》丛书 (含《新唐诗》《新论语》等)、章子带来的《跟着唐诗游中国》与《成语童谣》,韩智平的《守望秦岭》等特色书籍,每一本都承载着对乡村学子的殷切期望。除图书外,团队还赠送了多幅书画作品,让文化气息浸润校园。
在李白曾写下《蜀道难》的青泥河畔,两棵李白手植银杏树见证了特别的文化传承时刻 —— 学生与作家们围站树下,齐声朗诵《蜀道难》,宏亮的声音回荡在河畔山谷间,既致敬了古代诗仙,也让孩子们在经典诵读中感受文化魅力。王芳闻在现场深情寄语:“孩子们,书籍是人类飞翔的翅膀,希望你们勤读书,读好书,插上知识的翅膀飞的更高更远。”
青泥河小学校长高翔代表全校师生发表答谢词,对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及作家团队的善举表示衷心感谢。他承诺将建立 “丝路文化爱心书屋”,安排专人管理图书,确保每一本图书都能发挥最大价值;同时会以此次捐赠为契机,开展诗歌朗诵、读书分享会等活动,让丝路文化与书香气息融入日常教学,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传承文化根脉,培育感恩奋进之心。
姚增战表示,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公益事业,走进青泥河小学,既是为乡村教育送去文化支持,也是三秦文化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将继续联动更多文化力量,为乡村文化教育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木 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