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贵是道情
——贺《秀谷春》创刊10周年
作者:杨金高
临近年关,工作特忙。接到金溪县文联主席、省作协会员徐飞贤尊兄电话,欣闻《秀谷春》创刊10周年,心潮澎湃,觉得自己有义务为《秀谷春》喝彩,有责任为《秀谷春》祝福,有必要为《秀谷春》献上发自肺腑的赞歌!
《秀谷春》温暖人心。10年前,《秀谷春》含笑亮相抚州文坛,立即吸引了全市文化人的眼球。尤其是徐飞贤主席担任主编以后,用才学和品格感动着县内外的作者、读者。我们东乡县与金溪县地脉相近,人缘相亲,真情相连,自然有福尽享《秀谷春》阳光般的温暖温情温和温馨。我特别敬佩的不啻是徐飞贤主席的才学才识,更敬佩他侠肝义胆的豪情豪气和对作者的尊重、呵护、关心、关爱。在我的记忆中,在我的想象里,是徐主席美丽了《秀谷春》,红火了《秀谷春》,擎起了《秀谷春》,嘹亮了《秀谷春》。每期《秀谷春》刚出版,徐主席就会给我、给东乡县文联寄来杂志(那时,我们素昧平生,尚不认识)。我读着《秀谷春》,读到了高雅,读到了厚重,读到了文采,读到了灵动,读到了金溪风情和魅力。通过《秀谷春》杂志,我神交了徐主席,神交了才女作家吴凯春、金溪才子艾少光、李少冕、吴牧山、李德荣等一批文友。后来友情不断加深,有缘面见徐主席诸文友,成为人生一大快事。最令人难忘、最让我们感动的是2008年正月十三,我和东乡文友姜新星、陈金平等人前往金溪县探访陆象山故里,徐飞贤主席闻讯后,放弃与亲友的节日聚会,一整天陪着我们,给我们介绍陆象山的趣闻轶事,和我们同去陆坊,同游象山公园,同登锦绣塔。我从金溪回来后,情之所至,一气呵成千字散文诗《春游金溪》,寄给徐主席,他很快就一字不动,全文刊登在《秀谷春》杂志上,让我的心灵倍感温暖。我在东乡作者中极力推荐《秀谷春》,只要《秀谷春》杂志一到,我都送给文友一睹为快。东乡文友受到感染,先后有姜新星、徐明、俞正、潘耕飞、吴火龙、熊墨驺、王明占、何党辉等人作品发表在《秀谷春》杂志,享受着《秀谷春》春阳般的温暖和抚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徐主席总是在第一时间让我们外地作者读到《秀谷春》,在第一时间给外地作者寄出稿酬。委实感人至深。每期杂志,如果刊用了我们的文章,我们常常是今天收到稿费,明天就收到杂志。这种尊重作者的友好情感,如今也激励着我。我们东乡的《金峰月》应该好好学习《秀谷春》。我这样思想,也这样努力着。《秀谷春》温暖人心,这种温暖跨越时空,超越功利,必将永恒。

《秀谷春》百花齐放。翻阅厚厚的一大叠《秀谷春》杂志,我们可以看到:《秀谷春》既有文坛大家的力作(如万斌生老师的长篇小说《王安石》节选),又有无名作者的新作;既有外地作者的佳作,又有本地作者的大作;既有领导干部的美文,又有平民百姓的心声;既有小说、诗歌,又有散文、随笔,还有戏剧、小品、相声、报告文学等各种体裁、题材的作品。特别是每期杂志的“压轴戏”金溪灯谜赏析,徐飞贤主席等金溪名家制作谜语、剖析谜语、揭开谜底,精彩绝妙,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丰富了学养,洋溢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金溪灯谜专家们的博学、睿智、俏皮,令人由衷敬服。其勤奋、才情凝聚而成的灯谜作品芳香了金溪地方特色文化风景线,全国鲜有,全省罕见,全市唯一。用“百花齐放”赞美《秀谷春》,我想是恰如其分的。我至今记得,徐飞贤主席创作的长篇小说《徐神仙的传说》,既有现实主义,又有浪漫主义;既有文学性,又有通俗性;既在情理之中,又出意料之外。故事神奇而有趣,主题积极而美好,颇有“百花园里的新品种”的韵味,吸引读者看了还想看,百看总不厌。
《秀谷春》团结同道。据我所知,《秀谷春》编辑对所有来稿一视同仁,以质取胜,不搞厚此薄彼。既重名家,也敬新人。风风雨雨10年来,徐主席敞开胸怀办刊物,北京的、上海的、广东的、南昌的……县内外老中青三代作者相聚《秀谷春》,同绘明媚春色,共沐精神春光,齐赏艳丽春阳。《秀谷春》宽容包容,有容乃大,能容能化,不封闭,不孤芳,不停滞,有大气,有大智,有大爱。因其大而乃高;因其高乃通大道;因其通大道更能团结同道,形成良性循环。
我和《秀谷春》的感情是纯粹圣洁的道情。道情更比人情真,文光普照洗红尘。值此《秀谷春》创刊10周年之际,衷心祝福《秀谷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风景迷人,岁岁长春,把温暖的春阳装进每一个读者心中,把明媚的春光定格在金溪大地,把和谐的春风拂绿王安石诗句里的“江南岸”,丰富当下美丽的中国梦……
哦,《秀谷春》,金溪的标志,金溪的名片,金溪的风骨,金溪的眷恋。您是我心中碧绿的春,鲜红的春,圣洁的春,文明的春,多彩的春,永远的春!
杨金高:中外诗人注册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诗词学会会员,抚州市东乡区作家协会顾问、区委宣传部退休干部,1965年9月出生。曾任北京《报告文学》杂志特聘作家、《江西日报》特约通讯员,《抚州日报》首批特约记者。自1983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有700多篇(首)约80多万字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作家》《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人才报》等近百家报刊,并入选20余种选本。著有《龙山行吟》《东乡之光》《赤子心歌》《金高读书》《杨金高散文随笔选》。有作品在全国征文赛中获奖,在《中外诗人》多次发表个人作品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