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辉 朗诵:杨建松

我来了!
带着长江的狂澜、带着龟蛇山的巍峨,
带着十四亿次心跳叠成的鼓点!
今天,我站在天安门广场,
站在太阳升起的正中央,
把一整部中国的黎明
高举过头顶——
让你们看见!

你们!
那些倒在硝烟里的名字,
那些比子弹更尖锐的青春,
那些用骨头铺成的大路,
此刻,正从纪念碑的每一寸花岗岩里
向我走来!
我看见你们了
把最后的呼吸绣进国旗,
把未竟的年华折成白鸽,
把“中国”两个大字
写进我们每一次
呐喊的 喉咙!

老战友啊!
麻栗坡的兰花又开了,
我带来那年没抽完的“红金龙”,
40年的霜雪 瞬间化成热泪。
我说:
“兄弟,家乡的稻穗熟了,
高铁穿过你曾放牛的山口,
孩子们在读课本里
你最喜欢唱的那句‘我爱你中国’……”
你说:
“只要山河无恙,老兵不死,
只是长成了 祖国的脊梁!”

你听!
大阅兵的脚步在云端铿锵,
那是新一代军人喊出的誓言,
那是辽宁舰劈开的浪壁,
那是“歼-20”掠过蓝天的轰鸣——
一声比一声高,
一声比一声长,
一声
把“人民英雄”
四个烫金大字
喊得日月
无光!

来吧!
让所有倒下的 都站成旗杆;
让所有告别的 都长成森林;
让所有沉默的 都化作雷霆!
只要我们还在朗诵,
你们就永远年轻——
只要红旗还在飘扬,
你们就永远
冲锋!

今天,我把自己
也按进这方基座,
与你们并肩——
让银发成为新的勋章,
让皱纹成为新的山河,
让每一次呼吸 都告诉世界:
人民英雄!
是滚烫的碑,
是燃烧的钟,
是十四亿颗心脏
同时跳动的——
中国!

此刻,
我把右手举过额头,
向你们,向青春,向不朽——
敬礼!
然后转身,
把未竟的征途
踩成鼓点,
把未来的中国
走成我们共同 永生的——
冲锋号!

两位老兵心灵共振
四十余年隔空的缅怀
在烈士纪念日这个承载着厚重敬意的时刻,陈辉与杨建松以诗与声,完成了一场跨越时光的心灵共振。陈辉笔下的《以山河之名》,是献给先烈最真挚的告白——以长江狂澜为墨,以十四亿人心跳为鼓,站在天安门广场的晨光里,将中国黎明高举过头顶,唤醒纪念碑上沉睡的青春。
今日国庆华诞,我诵读陈辉这首新作,情不自禁热泪滂沱:倒在硝烟里的战友音容笑貌浮于眼前,麻栗坡兰花旁共享“红金龙”的美好往事历历在目,烽火岁月里的热血与坚守终生铭记。诗中,大阅兵的铿锵、辽宁舰的浪涛、歼-20的轰鸣,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只要红旗还在飘扬,你们就永远冲锋”的誓言,更让传承英雄遗志的使命在肩。
这不仅是一首诗的演绎,更是两位老兵对牺牲战友四十余年的隔空缅怀,是每个中国人对英雄精神的接力传承,值得所有人静心聆听、深深铭记。
诵者编者杨建松2024年国庆晨

作者:陈辉,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成员,湖北省朗诵家协会文学顾问。
朗诵:杨建松(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湖北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兼艺术总监;《都市头条》铁马豪歌平台创始人,四年多阅读已逾两亿多,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