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六章 莲台献祭
苏月棠的血浸透莲花石座。
在她意识模糊的刹那,看见三百六十五面铜镜的碎片悬浮空中,每一片都映出母亲的身影。历代镜卫的执念化作金色符文,顺着血流汇入石座裂隙。
「以我血脉,续尔封印——」
她听见千年前初代镜卫的祷祝声在石窟回荡。原来苏氏女子世代活不过三十岁的诅咒,源于每次加固封印都要献祭半数寿元。
李墨渊冲破镜阵将她抱起时,莲花座下升起八瓣光轮。光轮中浮现完整的浑天星野图,敦煌地脉如金色叶脉清晰可见——魔星竟是被耿寿昌故意留在人间,用以汲取西域各国气运的工具!
「耿公...才是最初的窃国者?」裴云止的陌刀当啷落地。
---
第四十七章 大日如来
魔星在光轮中发出凄厉尖啸。
它挣脱粟特商人的躯壳,显露出本来面目——竟是耿寿昌用三十六国君主心头血炼制的邪物。千年间它不断吞噬镇守者的生命,如今已能幻化人形。
「尔等后辈,安知鸿鹄之志!」魔星化作耿寿昌的模样,指尖凝结出《奇验经》最后三页的虚影,「待老夫融合佛瞳,重定丝路龙脉...」
话音未落,九层楼残骸中升起真正的弥勒佛真身。巨佛摊开的掌心里,坐着个正在剥豌豆的老僧——正是商队里那个醉醺醺的向导!
「耿施主,」老僧抛起豆芽,嫩芽在空中化作梵文「卍」字,「你输给贪嗔痴三毒了。」
豆芽落地的瞬间,整条丝绸之路突然同时响起驼铃。从长安到罗马,所有荒废的烽燧次第亮起灯火,灯火汇成金线,将魔星钉在星野图的正中央。
---
第四十八章 重定星轨
李墨渊的左眼看见惊人景象:
千年间被魔星吞噬的镇守者魂魄,正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他们携带着西域三十六国的气运,在弥勒佛掌中重组成新的浑天仪。
苏月棠的铜镜飞向浑天仪核心,镜面映出母亲温柔的笑容。当铜镜与玉雕睚眦合二为一,佛瞳真正的主人终于苏醒——竟是耿寿昌早夭的独女耿明月!她为阻止父亲恶行,自愿将魂魄封入玉雕。
「父亲,收手吧。」少女虚影抬手轻点,魔星表面的耿寿昌面容片片剥落,露出核心干枯的胡杨种子——那才是真正的魔星本体。
裴云止突然大笑:「原来我等守护的,不过是场千年误会!」
---
第四十九章 丝路新生
黎明时分,魔星在朝阳中化作蒲公英飘散。
老僧取出真正的《奇验经》末三卷,经页在风中消散成金沙,融入丝绸之路的地脉。敦煌七十二泉眼同时喷涌,枯死的胡杨林重现新绿。
「镇魔局本该如此,」老僧对虚弱的苏月棠合十,「以生机化煞气,而非靠镇压。」
李墨渊的左眼渐渐恢复正常,最后看见的景象是:苏月棠的白发正重新转黑,历代镜卫的诅咒随着魔星一同消逝。她腕间伤口愈合处,生出莲花形状的淡金纹路。
三个月后,玉门关外新立的无字碑前。
「接下来去哪?」苏月棠摆弄着新铸的铜镜,镜钮已换成发芽的胡杨种子。
李墨渊望向东南方:「该去看看师父的故乡了,听说...闽地有三十六洞天?」
驼铃悠悠,新的《奇验经》正在他们走过的路上悄然生长。
(敦煌篇终)
---
新卷预告
· 东南洞天的海疆风水
· 妈祖信仰与失落的海底城
· 唐代遣唐使留下的神秘星图
· 李墨渊身世最终揭秘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