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节见人品
文/张海霞
那日参加张修尧老师组织的雅集活动,我第一次见到了陈钊老师。他是著名的特型演员,在多部影视作品中成功塑造了蒋介石的形象。初见时,他面容严肃,让我觉得有些距离感。我礼貌地打了声招呼,他客气地点了点头,表情依然庄重。当时我心里想:这位老师恐怕不太好接近。
后来王光如老师多次向我们提起,说陈老师是个特别细心的人。我当时没放在心上。直到亲身经历的两件事,让我彻底理解了王老师说的那句话。
我负责这次活动的稿件撰写。按照一贯习惯,我把所有参与者的名字都认真写了进去,唯独没有写自己。稿件交给陈老师编排后,在公众号上发布出来。让我意外的是,陈老师默默地把我的名字加了进去。
另一件事更让我感动。由于疏忽,我在稿子里写错了一位老师的头衔。那位老师在微信群里不依不饶地指责我,我解释公众号发布后我无法修改,但对方依然不肯罢休。正当我手足无措时,陈老师发来私信,修改后的公众号截图和三个字:"已修改。"
他既没有在群里出声,也没有多说任何话,就这么默不作声地帮我化解了尴尬。那一刻,原本充满阴霾的心一下子清朗起来。这份不动声色的善意,像一缕阳光照进了心里。
这两件小事让我明白:真正的修养,就藏在这些不经意的细节里。陈老师表面严肃,内心却如此细腻体贴。他用实际行动,让我理解了"细节见人品"的真谛。
现在想来,一个人的品格高低,不在于他说了什么,而在于他做了什么;不在于他表现得多么热情,而在于他是否能在细节处体谅他人。从而我也深深体会到最高贵的善良,往往就藏在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里,静默无声,却温暖有力。温暖是会传递的,陈老师的举动不仅解了我的围,更让我看到:在这个世界上,最打动人心的往往不是豪言壮语,而是这些细微之处的体贴。
这更坚定了我想要成为像陈老师那样的人——用行动而非言语去温暖他人。

《新诗大观》长期征稿、赠阅启事
《新诗大观》为邢台市诗人协会主办的纯诗歌刊物,逢双月出刊。
《新诗大观》诗刊创刊于1994年,至今已经编辑出版141刊。主要栏目有“特别推荐、诗现场、诗歌发现、散文诗叶、诗歌密码、网络诗文本、诗天纵横、诗歌部落、诗坛撷英、诗人说诗、古韵新声”等。《新诗大观》长期面向国内外征集诗歌相关稿件。
本刊真诚免费赠阅读者,只望读者支付18元/本邮资,增加一本加10元。
投稿邮箱:xsdg1994@163.com
业务联系:13930908446 (同微)
获书通道:13932935519(同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