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腾空—徐行健趵突泉专题美术作品展
制作:雨花梦
9月29日上午,“趵突腾空——徐行健趵突泉专题美术作品展”在济南市博物馆博雅堂盛大启幕,诗书画及文学艺术领域的众多名家大咖莅临现场,共贺展览开幕。
徐行健
高级美术师、研究员、书画家、色彩美学专家;中国家纺产品设计中心主任、总设计师;海岱书画院院长;徐北文纪念馆馆长;济南大学、济南职业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客座教授;瑞典 NCS 大自然色彩协会中国地区特约设计师;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中国国际家纺设计大奖赛专家评委;中国软装创意设计大赛专家评委;山东省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济南美术家协会顾问;山东垂杨书院顾问;济南中华文化促进会文化顾问;济南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首届全国最佳纺织产品设计大师;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曾连续当选山东省人大代表;山东省政协委员等。
山东泰安市人,出生于1943年1月10日,书香门第、教育世家,生从事美术、设计、教育工作。
近年来专心创作,济南名泉的美术作品,举办过趵突泉画展,其泉画作品曾在《大众日报》、《山东联合报》、《济南日报》、《时报》发表,济南名泉画刊发表,其作品被《济南名泉研究会》收藏出版。
2025年8月25日被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文旅局集团抒予"泉水推荐官"
贺《趵突腾空﹣徐行健趵突泉专题美术作品展》
邹卫平
(2025年9月29日)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国庆、中秋双节将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的前夕,《趵突腾空——徐行健趵突泉专题美术作品展》在济南市博物馆博雅堂开展!《趵突腾空——徐行健趵突泉专题美术作品集》也同时面世。
据我所知,这是济南市博物馆自1958年建馆六十七来,首次举办泉水主题的个人美术作品展。徐行健先生也是山东乃至全国集中在一个时段里聚焦于泉水主题进行美术创作的“第一人”。
这个展览67幅泉画作品和《趵突泉专题美术作品集》的面世,不仅丰富了泉城的节日文化生活,对于庆贺趵突泉复涌22周年,助力泉水文化申遗工程实施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徐行健先生是一位集艺术设计(主要是家纺设计)、文化教育、书画创作于一身的综合型、学者型的艺术家,他在书画领域有着长期的实践、深厚的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1943年1月出生于山东泰安的书香门第,4岁既随父母落户济南,住在趵突泉附近。至今已同泉城结缘近80年。它是著名学者、“当代首席济南名士”徐北文教授的长子。曾任中国家纺产品设计中心主任、总设计师,瑞典NCS大自然色彩协会中国地区特约设计师。济南大学等多所院校客座教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编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与创作理念。他强调“中国画是线的艺术”,主张“书法入画”,认为中国书画的核心在于线条的表现力。他的创作深受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美学境界,认为书法和绘画的最高标准是符合自然生命的规律。他提出评判线条美的三个标准——力量感、节奏感、立体感,强调中锋用笔的重要性。他倡导并教授学生从艺“要有设计、要有创新、要有担当”。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逢春更着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徐行健先生退休后的二十多年来,专心投入中国水墨画的研究创作。前十几年创制“徐氏牡丹”,以墨线为主,略施丹粉,风格高雅素净,坚持“以线振精神”,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创新。著名学者宋遂良教授称赞其画“高雅、素净、简洁,有一种贵族气和悲剧美”;文学评论家袁忠岳教授称其“人和牡丹,傲然而默,诗情画意,笔如刀刻”。
泉水文化,是济南最鲜明、最独特、最具唯一性的城市核心竞争力。而趵突泉又是群泉之首,众泉之冠。近十年来,耄耋之年前后的徐行健先生继承先父遗绪,弘扬泉水文化,为配合泉水申遗,敢于走出自己已经驾轻就熟的创作舒适区,又专心致志地投入于泉水画特别是趵突泉画的美术探索和创作中。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坚持同一创作主题,坚持户外现场写生,坚持每天凌晨4点多起床动笔。衰年励奋,挑战自我,笔耕不辍,令人感佩!这次画展和《作品集》中的53余幅作品,就是他近时期大量创作中的一部分。
他在用行动践行自己的话:“人的一生要有个目标去追求,不断学习、探索、实践,活的才有意义。”“我有一个目标,如果上苍让我长寿,我要攀登到中国传统书画笔墨艺术的高峰。向八大、何绍基、黄宾虹、齐白石致敬!”
祝愿新当选为“泉水推荐官”的徐行健先生,艺术事业、泉画创作、身心状态等,都人如其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一,介绍来宾
出席今天活动的领导、嘉宾有:
孙世会 济南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
崔大庸 山东省政府参事、济南市政协原副主席
宋遂良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学者(他也代表了吕家乡、袁忠岳
两位同样年愈九秩的山师大教授)
任晓清 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巡视员
邹卫平 中共济南市委原副秘书长、文史学者
贾凤美 济南纺织服装协会会长
周长风 原济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文史学者
孙春亭 国家一级文学编辑、济南名泉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李宗玮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书画家
任建新 济南市政协原秘书长
朱建信 济空政治部创作室原主任、军旅作家
刘溪 济南市文联原书记、文化学者
马平 济南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
朋星 济南市政协原副秘书长、文史学者
张华松 济南社科院原副院长、二级教授、文史学者
杨晓琳 济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
李岩 中国美术家协会青年美术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
刘小漪 济南市博物馆副馆长
尚海波 济南市博物馆副馆长
耿成义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理事长
(赵林云山东政法学院教授)
(魏强天下第一泉景区原书记)
车秀成 山东水彩画协会会长、水彩画家
张世昌 海岱书画院副院长、书画家
徐延春 大众日报摄影记者
郭健 济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周立存 济南科技创新促进中心综合处处长
马子恺 中国西冷印社会员、书法篆刻家
周中毅 济南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画家
徐国卫 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馆长、济南文联副主席
王骞 山东东方天健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臧文涛 济南时报副总编
周永 山东诗人书画研究院院长、书法家
魏中芬 济南职业学院图书馆馆长
马启代 著名诗人
李德虎 济南市图书馆文化活动部主任
马进 济南广播电视台融合发展中心主任
张晓涵 济南日报文化记者
徐丛芳 联合日报记者
杨岚添 青岛广电教育全媒体集团总编辑
李朵儿 新黄河客户端副总经理
刘玉华 摄影艺术家、当代融媒体优秀摄制传播人
邢照斌 山东小鸭控股集团副总经理
赵秀民 山东天际线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晓慧 作家
单睿 诗人
徐尘一平尺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
崔艳飞 济南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侯波 济南毛巾厂经营处原处长
张晔 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济南市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陈扬 青年文化学者、诗人
任格 山东省文化馆专职画家(她也同时代表其父:山东省老干部诗词学会任正会长)
家人:孙为民、徐春娜、乔跃进、徐春雨、
学生:张炼、戴文、杨光亮、张亮、刘文学、徐冲、吕二飞、王明伟、李清振、于俊杰
二、嘉宾致辞
济南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马平致词:
徐先生的趵突泉系列,实现了中西技法的完美融合。既得国画之气韵,又援西画之光影,笔势纵横中‘神超其形’。其笔下的泉水如山石般硬朗,如龙马般奔突,开创了趵突泉全新的艺术形象,甚至可能成为代表济南的文化符号。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宋遂良先生讲话:
历朝历代上千年写趵突泉的诗词成千上万,各种角度拍摄的趵突泉照片更是不计其数,而从正面描绘泉水的绘画却很少见,我印象中几乎没有。我想大概是因为喷薄灵动无拘无束千年一态的泉水难以描绘吧。诚如齐白石老人所言: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画泉水很难在太似与不似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徐行健先生知难而进。他立志要把他所热爱的趵突泉描绘于笔端,几年以来,他近观远眺,凝视俯察,潜心默读,已胸有成泉。那年中秋夜在趵突泉召开赵孟頫纪念会,在喧哗嘈杂的热闹里,我就看见他如痴如醉的望着泉水出神。喊他都不应。
徐先生这一系列的趵突泉绘画中,我觉得最突出的就是它的气势,那种生气贯注滚滚向上如闻其声永不疲倦的奔涌,那种活泼调皮像儿童一般的嬉戏,那种清澈干净一尘不染的纯真。他借用夸张、想象、浪漫、移情的手法,予泉水以生命和力量。
奔腾激荡的另一面就是宁静。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明月高悬。人们都睡着了,只有那三股泉水依然在不知疲倦的喷涌。不计得失,不求闻达,不管季节,旁若无人。孤独地陪伴着黑夜。这是一种多执着的坚守和清醒啊,我从行健先生的泉水画里也感受到这种静谧坚守和清醒。
热情,力量,坚守,清醒,静美:这也许就是徐行健先生给趵突泉提炼出的精神吧。
我是这样的解读,这种解读也许带着个人的偏见和肤浅。
周长风先生:济南著名美术家徐行健,因家乡泉水尤其是趵突泉三股水未被绘画充分展现而慨叹,立志绘出“眼中泉”与“心中泉”。近10年来,他广研古今资料、常临泉揣摩,大胆尝试多元技法持续创作,其趵突泉画作成果令人耳目一新。贺诗一首:
趵突何岁绘腾空,
明季周绳气象雄。
笔墨新风谁肇造?
十年泉上看徐公。
慧眼独具,画开新面
---浅议徐行建先生的泉水画
文/孙春亭
泉水,是大自然赋予济南的慷慨馈赠,也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特色与最动人的名片。自古以来,无数文人雅士吟诗作画,以笔墨寄托对泉水的钟爱、对泉城的眷恋,这已成为一种文化传承与艺术自觉。著名画家徐行建先生,正是这样一位以画笔表达泉韵的践行者。
不同身份、不同阅历的人,眼中的泉水意象往往各异。佛家将趵突泉的三股喷涌喻为“三岛”——蓬莱、方丈、瀛洲;金人元好问视其为“玉塔”,元人赵孟頫比作“白玉壶”,明人晏璧则称其为“蕊珠园”。而在徐行建先生的笔下,趵突泉宛如一池铺展的锦绣,那汩汩不息的三股泉水,仿佛是永不凋谢的白牡丹;那飞溅的晶莹水花,则如同簇簇盛开的丁香,绚烂而持久。
徐先生巧妙地将纺织设计中的勾线技法融入绘画,细腻刻画泉水的浪花与水波,既写实又写意,使客观物象与主观感情交融一体。其所绘浪花形态立体、灵动如梦,赋予泉水以编织物般的肌理与韵律,令人耳目一新。真个是:三朵牡丹开,一池丁香艳!
这,正是“创新意识”所带来的审美享受。
历史上,元代书画家柯九思首开以书法笔意入画之先河,画竹时杆取篆意、枝带草书、叶含撇势。而将家纺设计中的工艺美学融入绘泉艺术,并达到如此生动传神的境界,徐行建先生实为第一人。遂有诗赞曰:
慧眼识泉匠运生,
只凭心意任孤行。
一池雪浪丁香艳,
三朵牡丹华露莹。
(2025年9月28日)
贺徐行健先生趵突泉画展今日开幕
任正
行健先生年届八旬,身兼书画家、美学评论家之职,乃齐鲁文史学泰斗徐北文先生长子。父子二人皆对趵突泉怀深挚之情,以诗文丹青赞美故土,誉赞泺源胜景。
先生耗时十载春秋,于泉边观四时之变、品泉韵之幽、揣笔墨之法、写泉态之真。其笔下,三股清泉在雨雪阴晴、旭日晚霞、星月交辉间,或喷涌奔突,或轻盈跳跃,或湍急奔流,或澄澈映空,尽展泉之力量与气宇;更将趵突泉与依依垂柳、翩跹翔燕、嬉戏锦鲤、往来游人相融相生,绘就自然和谐之境,堪称近现代画趵突泉之翘楚。
值泉水节启幕、国庆佳节将至,此画展适时开展,实为借节献礼之盛事。惜余远在广州,未能亲至现场,谨以小文小诗,遥致祝贺!
贺徐行健先生趵突泉画展开幕
八秩丹青意未休,
泺源十载写风流。
晴霞映浪三泉涌,
细雨垂丝百鲤游。
承父文心传鲁韵,
寄情墨笔绘泉秋。
遥知展卷佳节里,
一片冰心对九州。
2025年9月29日於羊城
三、徐行健先生之女徐春娜致答谢词
(徐先生因身体欠佳未到场)
四,赠送书法作品
孙春亭先生赠送书法作品
耿成义先生捐赠书法作品
济南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孙世会同志为画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孙世会副部长宣布画展开幕
五,参观画展
宋遂良教授题字
本次画展中,以趵突泉为创作主题的泉水画及文创作品共计67幅,集中呈现泉城灵韵。
六,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