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沈华维先生授课有感
翟玉霞
诗心映古见清奇,妙语如珠解我疑。
字里藏真非刻意,篇中蕴智赖深资。
三更灯影何曾倦,一室风烟自忘疲。
幸遇明师开蒙昧,甘为后进步云梯。
运河游
边淑娟
太湖出发往杭州,舒畅心情画里游。
两岸人家幽韵在,一条水道古今流。
青山秀岭波摇影,碧树琼花日映楼。
千载运河呈故事,观光赏景客乘舟。
棉花
蔡荐国
不羡百花争艳妆,素心一片似春阳。
枝头摇落三秋雪,指上拈来九畹霜。
经纬纵横工厚薄,丝纶疏密护炎凉。
柔棉疑是万家宝,管叫人间衣带香。
秋兴
韩兰翔
云天望断雁声传,饮露衡阳亦独怜。
北苑虽无桃叶翠,东篱尚见菊花妍。
风经紫竹思多少,霜染红枫意万千。
四序轮回如逝水,一帘秋色梦留连。
游长白山天池有感
贾一民
危峰托玉挂云端,翠浪萦回绕碧湾。
日照清波明若镜,烟笼秀色渺如仙。
脉承五岭沁君肺,恩润三江荡客帆。
造物神威怜胜境,巧裁此水惠人间。
紫玉悬垂沐艳阳
王振娟
葡萄万顷接山光,紫玉悬垂沐艳阳。
风送醇香侵陇亩,云移翠影护藤廊。
千畦酿就烟霞色,一醉吟成塞上章。
莫道边陲无胜景,贺兰东麓即仙乡。
登盐池古长城有感
麻云飞
千年战事梦中遥,唯见烽烟书里瞧。
鼓角边沙兵火起,金戈铁马戍旗飘。
今时古垒看风景,昔日长城问玉霄。
最是登临生慨叹,且同明月认前朝。
白露寄怀
刘成
露染山川凉意生,蝉音渐隐雁南征。
红枫举笔绘秋色,半盏新醅伴月明。
紫玉秋韵
陈立君
云收夏色贺兰明,晓露分香紫玉中。
醉倚葡萄犹未尽,斜阳转影入筐盈。
逢秋
徐学琴
斜阳金色映,落木翠香飞。
锦水携幽籁,霞山写素辉。
光阴知老去,人事叹来归。
独客多寥寂,逢秋赋雨霏。
沁园春·白露
马利明
风拂疏桐,露缀残荷,晓色初分。看丹枫染岫,层林渐赤;白芦映水,细浪轻皴。雁阵横空,蝉声敛迹,一岁秋光又近人。凭栏处,听蛩鸣阶砌,凉意侵身。
遥思故苑芳辰,记曾共、簪花醉绿樽。叹流年暗换,青丝染雪;浮生若寄,玉面留痕。且对清辉,重斟浅酌,莫负东篱菊始新。凝眸久,待月华千里,遍洒烟村。
秋蕊香·秋意
冯忠刚
疏雨初收残暑,风送桂香盈路。篱边菊蕊含清露,点缀秋光无数。
征鸿过尽云深处,添愁绪。凭栏望断天涯路, 寂寞寸心谁诉。
满庭芳·星盾颂
——中国小行星防御计划有怀
祝言国
银汉巡星,金瞳测宇,九霄轨辨周天。羲和驭日,观象察危澜。谁布苍穹盾垒,虹光处、直捣中坚。须臾间,天雷轰裂,万里定坤乾。
千秋凝一瞬,玄冰破甲,烈焰熔山。笑看它,星尘劫烬腾翻。更有青鸾伴影,云衢外、采样携还。寰球颂,中华智勇,瀚海守平安。
秋蕊香·秋怀
冯舒琴
枫蝶翩翩秋暮,披锦绵峦消雾。湖边煦日曛鸥鹭,缓解游人愁绪。
前尘旧怨随风去,懒回顾。云深海阔归何处?且任诗心倾诉。
清风八咏楼·秋游贺兰山并邀约老战友
李玉民
旧梦总新声,漫步觅芳踪,天蓝风静。偏爱兰山景。有稚松古柏,峰融云顶。浩歌回响,念切切、凭阑吟咏。恰逢处、枫染层林,暖阳参透秋影。
居高纵目临瞰,又巍峨长城,曲蜒驰聘。拟待行期定。再携同壕友,共游佳境。亲情传递,意飞扬、狂揽嘉胜。不辜负、当昔之情,以博翠尊同映 。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宋 · 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译文】
中秋饮酒快到天亮之时,客人说,前人的诗词中有很多吟赋待月的,却没有送月的词,因此我便借用屈原的《天问》体作了这首词。
高悬空中那惹人怜爱的月亮啊,今夜你要飘到什么地方去,为何行走如此慢慢悠悠?是不是天外还有一个人间,那里的人刚刚看见,而你的光影却已从东边升起?这就是茫茫的宇宙。天空漫无边际,难道是浩浩长风将那中秋的明月吹远?明月没有根须,不知道是谁用绳索将它系住然后高悬?是谁留住了嫦娥不让她嫁到人间?
据说月亮是经海底运转而升空的,这其中的奥秘无处寻探,真是使人精神游离而捉摸不透导致心中愁烦。很担心那巨大的鲸鱼在海中横冲直撞,将月宫中的玉殿琼楼撞坏。蛤蟆本来就能够在水中游来游去,为什么说玉兔也能在海中自由沉浮?如果说这种情况下依然没有损伤,那么为什么圆月会渐渐变得像银钩一样弯?
【作品简介】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中秋咏月词。词人效仿屈原《天问》体,对月亮提出了一系列疑问,对种种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对月亮东升西落、盈亏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猜测性解释,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大胆的求索精神和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也暗含了对人生、对社会的无限困惑和满腔悲愤、痛苦无人理解的郁闷。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庆元中辛弃疾罢居瓢泉时期。南宋朝廷对于罢职的官员,虽然不再委任职务,但给以丰厚的钱财,这使得辛弃疾能够在生活上比较宽裕,因此与朋友交游饮宴也很平常。该词是词人在中秋之夜举行宴会招待客人时所作的一首咏月词。
【作者简历】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 - 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出生时中原被金兵占领,自幼立志抗金,一生力主恢复中原但未被采纳,最终忧愤而死。
本期作者:翟玉霞 边淑娟 蔡荐国 韩兰翔 贾一民 王振娟 麻云飞 刘成 陈立君 徐学琴 马利明 冯忠刚 祝言国 冯舒琴 李玉民
本期朗诵:雷淑华 王莉 潘晓霞 李慧云 吕斌 何玉华 陈银兰 谢传明 丁建华 王玲 张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