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拾荒】
散文:尖峰岭
北大山
2017年冬,接到学校一纸“可以不坐班了”的指令之后,把我给乐坏了。至此,终于结束了长达40多年的教学生涯。岁月无声地告诉我:你快要退休了。或者说:我现在已经“自由”了。女儿怕我刚退下来在心理上有些不适,让我先去海南住一段时间,以此舒缓一下早已疲惫的心情。我答应了女儿和女婿所作出的安排。初到海南,好像到了天堂一般。平日里的短衣短裤、粗茶淡饭,足以使人感觉到特别舒适。我的亲家,是位博士生导师,每到冬季,他都要去研究所在海南所设立的基地,从事农业科学方面的研究。教授待我们很热情,我们来海南就是住在他在海南的家里。他会开车,经常带我们出去游玩。
海南有两座很著名的山,分别叫尖峰岭和五指山。有两条较大的河流,分别是南渡江和昌化江,闲着没事,这些地方我们都曾前去游览过。
去尖峰岭那天,我和妻子是在乐东乘环岛高铁去的,坐到尖峰岭站下车。由于尖峰岭站到尖峰岭景区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因此,又换了两次班车才到了尖峰岭镇。下车后,一位开三轮车的师傅前来搭讪,他问我们是否去尖峰岭,妻子和他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我们便乘敞篷三轮来到了尖峰岭景区的入口处。为何要去尖峰岭,源于网上介绍说,尖峰岭是一处5A级旅游景点,尖峰岭内有中国最大的热带雨林,而我又恰恰非常喜欢热带雨林。
尖峰岭入口处,人迹稀少,平日里显得多少有些冷清,我想这大概与交通不太便利和尖峰岭周边购物场所非常稀少有关。从入口处到景点,要爬十几公里的山路并越过一个山峰。徒步从这个入口进入尖峰岭景区的游客几乎没有。三轮车师傅为了他的生意,忽悠着要拉我们上山。我们觉得他说的有些不太靠谱,于是被回绝了。我们决定在入口处拍几张照片,然后返回乐东住所。等下一次先规划好行程路线,再来造访尖峰岭。就在这时,景区入口处一对来了一辆车,从车上下来两位游客。妻子向他们打听,得知他们是一对年轻伴侣,是自驾车到尖峰岭来旅游的。妻子跟他俩说:“我们也是来尖峰岭旅游的,来之前没想到还要走这么远的山路才能到达。若方便的话,你们可否把我们俩也顺便带上山去?”。二位年轻人看到我们俩风尘仆仆的样子,便爽快地的答应了老伴的请求。并跟我们说明了他们此次到尖峰岭的旅行计划。于是,我们随同二位年轻人,一起同车去尖峰岭。在车上得知,二位年轻人组成了一个丁克族家庭,老家在南京,现在他俩都在上海工作。他俩此行是:先从上海飞到海口,在海口租了一个车,然后沿着海南的东海岸开始环岛旅游的。今天是他俩刚从三亚转过来的。这对伴侣学历很高,对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很绅士,也很厚道。我觉得他俩很有修养,同时又非常可爱。车子沿着崎岖蜿蜒的车道爬山,在上山的途中,没有发现有徒步上山的游客。经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尖峰岭山下的著名景点——天池。
这里的天池其实是个人工湖,它是在山谷中通过建坝截流而形成的。天池的环境非常优美,水面泛起薄雾,楼台烟雨,扑朔迷离,游人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天池旁边的群山,被大片大片的热带雨林所覆盖。虽时值深冬,却满山苍绿,青翠欲滴。热带植物在这里盘根错节、竞相生长,好一派世外桃源。尖峰岭的主峰,从远处望去峰顶是尖尖的。由于海拔高的缘故,雨水天气,常有云雾挂在尖顶之下。当云雾徐徐掠过时,尖峰岭主峰若隐若现。实地游玩,无论你的镜头对准那个方向,所拍的都是一幅幅绝美的靓照。天池中的水与蔚蓝色天空交相辉映,五光十色。水之清澈,仿佛来到了大自然的梦幻之地——九寨沟。我们住的酒店坐落在天池边上,整个建筑群的风格古色古香,造型别致,有几处客房就是枕水而建,径直延伸到水中。
到客房安顿好了之后,我们一行四人决定先到尖峰岭的一个著名景点——鸣凤谷去游玩。鸣凤谷果然名不虚传,热带雨林将他包裹的严严实实。各种稀奇物种以及千姿百态的寄生植物随处可见。藤对树木的绞杀在这里可谓触目惊心,其残忍程度令人发指。不过,自然界的进化,本来就应恪守大自然进化的法则,想必这种绞杀也自然会有它的道理。雨林内有一棵年岁很久的、巨大的榕树,仅凭生长在树冠上的寄生植物,就足以令人乍舌。这颗榕树冠名为“空中花园”,从它的名字上,就不难想象树上的景致有多么的壮观。在这里,随便一块地方,都能生长出植物来,我们亲眼看到,在鸣凤谷的入口处的一座房子的水泥房顶上,竟然长出叶子肥硕、模样鲜活的植物——滴水观音。原始森林高大挺拔,几十米高的树木随处可见,有的树木被岁月把它的内部打磨得空洞洞的。从树洞底部朝上望,有坐井观天之感。鸣凤谷中供游人行走的木板栈道锈迹斑驳,苔痕累累,似乎在告诉人们,这里的人气很是萧条。在这个偌大雨林中,好像只有我们这四位游客。只是快到出口处的时候,才见到有零星的几位游客步入山中。在雨林中穿行,总有一种既神秘又空灵的感觉,山里的空气总是湿漉漉的。
很晚我们才返回到天池,大家此时都已饥肠辘辘。我们在天池边上找了个颇具特色餐馆,点了几个餐馆的招牌菜。我们请这对乐于助人的小夫妇吃了个饭。鲜美的土猪肉,此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品尝,吃起来感觉格外香。饭后,年轻夫妇坚持说要把我们俩沿原路给送回去。我们推辞说:“上山时就很麻烦你们了,不能由于我们俩,而耽搁了你们的行程,我们自己找车走就可以”。他们俩听完之后,说:“那就这么着,我们下一站要去东方市。明天咱们一同开车去东方市,这样,既不会影响我们的行程,你们从东方市再回乐东,坐车就十分方便了“。
第天晨起,我们在尖峰岭景区又游览了几个景点。然后,打点行囊便随这对小夫妇一同到了东方市。东方市的烤乳猪很有名,下车后,这对小夫妇盛情邀请我们一同去品尝烤乳猪。我们说:出来快两天了,我们得快点回去,免得家里人惦记。他们说:“那你们在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们回到上海后,把我们用相机给你们拍照的照片给寄过来“。一次轻松愉快的短暂旅行就这样结束了。感谢这对年轻人,祝好人一生平安!
出门在外,大家都不容易,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遇见路人有难,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帮则应尽力去帮,多施友善,上善若水,善有善果。这应该是一种值得弘扬的传统美德!
——节选自笔者长篇散文《早春的北京》。初稿写自2017年年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