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篆昭华》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为“天籁之音·天佑中华”作
云螭衔文叩青冥,星斗研墨淬青铜鸣
龙裔舒掌承天笔,一点“炎”芒透掌棱
风为毫,穹为纸,谁挥天章定衰兴?
非因穹苍偏私护,实有龙裔峙高台
甲骨未镌鸿蒙语,独凭龙角辨真形
“骄”字挺脊撑昆仑,万灵俯首任潮生
天不佑人惟佑“种”,种是炎黄骨里精
天书展卷金声振,一呼便醒龙的名
雷作鼓,河作琴,长歌震落星斗影
与天共振是龙音,此声即我中华魂
2025年9月30日长沙
一、诗歌注解
1. 云螭衔文叩青冥:“云螭”为灵龙,代天命载体;“叩”显天对龙裔的尊重,“青冥”指高远苍穹,强化空灵意境。
2. 星斗研墨淬青铜鸣:“星斗研墨”写天为龙裔铺垫,“青铜鸣”赋予天书华夏专属音色(青铜是中华早期文明符号)。
3. 一点“炎”芒透掌棱:“炎”指炎黄血脉,“掌棱”显力量,“透棱”喻血脉精神成生命脊梁。
4. 实有龙裔峙高台:“峙”(如峰屹立)显龙裔不可撼的担当,呼应“撑中华脊梁”的内核。
5. 独凭龙角辨真形:“龙角”是龙裔标识,“辨真形”既解天书,更指认清中华本真。
6. 万灵俯首任潮生:“任”显龙裔主宰万物的从容,呼应“人定命运”核心。
7. 一呼便醒龙的名:“龙的名”是血脉身份,“唤醒名”即唤醒个体文化自觉。
8. 长歌震落星斗影:与“星斗研墨”闭环,写龙裔“撼天”之力,显“掌控天书”的过程。
9. 此声即我中华魂:“我”强化代入感,“即”字将“龙音”与“中华魂”划等号,让“天籁”成精神化身。
二、精简解读
1. 立意:打破“天定命运”,以“天书”为纽带,核心是“龙的传人凭自身力量赢得天的呼应,才是中华被‘佑’的根本”。
2. 意象:用“云螭”“炎黄”“昆仑”等中华符号锚定身份,“星斗”串联“天铺垫-人承接-人撼天”逻辑,“龙音”让“天籁”成中华精神具象。
3. 语言与共鸣:“叩”“峙”等炼字显张力;结尾“我”字拉近与读者距离,从“群体符号”落到“个体认同”,唤醒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