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詩緒之一)
和平鴿(二行詩)
图文/鍾子美 编辑/谦坤
九三閱兵的和平鴿
各自回到大江南北的家
(2025.09.30)
元寶評:
这首二行诗虽短小,却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将宏大的国家叙事与微小的个体生命巧妙相连,值得细细品味。
🕊️ 意象选择与时空交织
诗人选取“九三阅兵的和平鸽”作为核心意象,巧妙地将202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放飞8万羽和平鸽这一具体的国家盛事,与鸽子作为世界公认的和平象征结合起来。这使得诗歌的根深植于真实的历史时刻,同时又承载了人类对和平的普遍渴望。一个“九三阅兵”,瞬间将读者带入那个庄严、宏大的场景。
🧭 动态过程与象征升华
诗歌的张力在于描绘了一个动态过程:鸽子在完成阅兵仪式的集体亮相后,“各自回到大江南北的家”。这精准地对应了事实——那些参与阅兵的鸽子确实来自北京各地的鸽友,并在放飞后依靠惊人的导航能力返回各自的家中。
但这看似简单的“回家”行为,却被诗人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它暗示了在国家认同的共同基础上,个体价值的回归与实现。和平并非抽象的概念,它由每一个安稳的“家”来体现。
✒️ 语言艺术与情感共鸣
在语言上,诗人用“大江南北”这个极具中国地理和文化特色的词汇,形象地展现了鸽子归家范围的广阔,也隐喻了和平的福祉覆盖之广。从“九三阅兵”的国家广场,到“大江南北”的千万个家,诗歌完成了一次从宏大叙事到微观关怀的精彩转换,表达了对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情感真挚而含蓄。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将公共记忆转化为个人诗语,记录了历史时刻的同时,也触动了我们内心对和平与归家的共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