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缅怀刘学绍烈士
作者:席建军
毛主席曾言:成千成万的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使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每每想起他们,就心里头难过。
为了纪念万万千千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的英烈,为了缅怀为保家卫国而义无反顾奉献珍贵生命的烈士,国家在9月30日隆重设立了“烈士纪念日”,举行全民祭奠,愿英雄之魂长存。
救人英雄刘学绍老师,当年就是为施救被洪水卷走的学生,从而奋不顾身跃入急流之中献出宝贵生命的英勇烈士。
此刻,撰文深深缅怀刘学绍烈士,是缘于我们曾经的师生之谊、同校之缘。
刘学绍烈士,河南洛阳洛宁县河底镇刘家沟村人,出生于1934年,曾是洛宁县立第十小学(今河底中心小学)五年级班主任。
我当时年龄尚小,在县十小的低年级就读,但对刘学绍老师的事迹已有一定印象。为了确保事迹陈述准确无偏,我专程拜访了知情的李世英老师。
李老师当年同在县十小任教,如今已过鲐背之年,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对刘学绍老师的记忆非常清晰:
时光回到1962年阴历5月26日,天降暴雨,导致河水暴涨,刘学绍老师所带班级的两名学生渡河时被洪水冲进急流。当时他正与几位教师在河道南岸观测水情,当他认出洪水中两人是他班级学生时,立即飞快向下游奔跑去。当他跑到河道的拐弯处,看见洪水中的学生正在挣扎,于是奋不顾身冲进急流。当他将要拉住其中一位学生的手时,一个浪头打过来将他们冲开了,此后就看不见了他们的踪影,李世英老师目睹了这一事件始末。
刘学绍老师和两名学生被洪水卷走的危情,很快传遍学校,在校师生与河底街周边的老乡群众,在洪水还未全落去的情况下,学校领导立即召集全校青壮年教师组成救护队,李世英老师即是救护队成员之一,附近村子的群众与那两名学生的亲属也沿河两岸往下游进行寻找搜救。
当救护队找到距离河底约十公里的苏河村时,有当地群众反映说,他们在河道边发现一具男尸,现已被村民们移置于村外的一窑洞内。经救护组辨认,确认是刘学绍老师的遗体。于是救助组当即决定,由李世英老师等八名教工负责把刘学绍老师遗体往家里护送,其他教工与那两名学生的亲属们继续往下游寻找。在距离河底镇约二十多公里处,相继找到那两名被洪水夺去生命的学生遗体。
刘学绍老师牺牲后,在校师生自发举行悼念活动,张文涛老师亲自作词谱曲,谱写《歌唱刘学绍》之歌,组织全校师生歌唱传颂,使其精神永存。
刘学绍老师舍己救人英勇牺牲至今已六十余载,祈愿当年曾就读洛宁县立第十小学的学生们,都能够记得刘学绍老师;祈愿现今及往后在河底中心学校就读的学生们也能够知晓曾经可歌可泣的英勇历史——就在这所学校,出现过一位无私舍我的刘学绍老师,成为人们心中的指路灯塔。

如今,刘学绍烈士的家乡刘家沟村为长久纪念他,以他为荣为耀,弘扬他舍己救人精神,将刘家沟小学命名为“刘学绍小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今天,在隆重祭奠的烈士纪念日,主席面对全中国十四亿多人民掷地有声: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作者简介:席建军,男,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人。1969年入伍,1974年复员。1976年起,从事教育工作,教书育人,孜孜不倦,奉献终身,现已退休。平日欢喜读史阅经,兴起偶写小文
“盛世阅兵•礼赞强国”(2025)文学作品大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25573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