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简历】
高旭洲,男,汉,湖北英山人。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湖北作家协会会员。文学作品先后发表《星星》《西部》《滇池》《诗选刊》《大地文学》《诗潮》《散文诗》《绿风诗刊》《中国自然资源报》、《湖北日报》等报刊。现任湖北省英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与茶邂逅》获2019年第二届谷雨杯优秀作品,《蝴蝶,斑斓中张开翅膀》获《星星》“最美中国”2022年度优秀作品。
【创作谈】
散文诗创作,是我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作散文诗是大别山厚重历史和生态自然给予我的灵感和动力,山泉是清亮目光的镜子,山溪是快乐不涸的源泉,山花野果是滋养生活与欢乐的食粮,森林茂盛心中的憧憬和希望,纯朴的乡亲和民情是滋养创作的沃土。 写散文诗多年,自己满意的散文诗却不多。散文诗既要有诗意的空灵,又要给予人们思考和联想,它界于诗歌与散文之间。它既融入诗的音节、对仗、凝练、情绪、跳跃节奏和概括等等必备因素外,同时又具有散文诗独到,这些都是散文诗本身形式所必须具备的。优秀的散文诗人,艺术手法不论轻快和凝重、婉约或明朗,阳刚或呈显阴柔之美,它必须灵动厚重而给予人们思考空间。 写散文诗文体较多。但我认为不论是通俗、含蓄、活泼,寓言。都要有深刻的内含,思想性强,要防止空泛。那怕是通过一个情景、一个事物侧面或侧面的一个点,即使一个片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有诗人独到之处。与抒情散文的不同在于它的跳跃性、片断性,是一个独立的点、独立的片断、独立的思考。其情感、情调、意境、想象、幻境主观成份浓郁,通体呈显隐约或含蓄。有作家自己独特的个性,感情就愈深刻真挚动人。散文诗如果不与时代、实际生活相结合,情感就会显得苍白无物。有些散文诗写得直白或者看不懂,或把情感隐藏起来,或写出自己也说不清楚的莫名其妙的东西,还自觉高超“朦胧”。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艺术的比喻、含蓄、隐约、形象表达,这些都是艺术的技巧,但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和对生活的思考,那么也就失去了它独特的价值。只有自己真实的情感,不管明朗、粗犷、含蓄、隐喻,只要结合现实、生活气息浓郁、给予人们启迪和思考的散文诗,才能让人读过难以忘记。 散文诗一定要防止情景事物停留表面描写,或者直白的语言或空洞无物的表述。还有防止发掘不深就事论事的书写。思想和艺术是作品的灵魂,决不能忽视散文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不少名家也说过诗歌要通过浓厚的作者思想情感和艺术地去反映事物。我想这也是如何写好散文诗的根本性问题。要从复杂平凡的生活中发掘新生的美好事物,用尖锐的眼光、独到的视角、深刻的情感,才能在主题思想酝酿、艺术地表现手法、言语文字运用上得心应手,这也是多年来我对写散文诗的一点真实体验。
【篇目选】
《寻找》发表《散文诗》1999年10期; 《远山》(外一章)发表《诗潮》2010年4期;
《岁月》(外一章)发表《散文诗》2012年2期;
《山中絮语》(四章)发表《散文诗世界》2013年6期;
《月亮,泉水的镜子》发表《星星散文诗》2015年9期;
《山梦》(外一章)发表《散文诗》2016年2期;
《窥蠡杂记》(组章)发表《散文诗》2017年4期;
《默守山石》(外二章)发表《诗选刊》2018年7期;
《冬日断章》(组章)发表《诗选刊》2019年3期;
《天使如雪》发表《星星》2020年3期;
《蝴蝶斑斓中张开翅膀》发表《星星散文诗》2022年6期;
《沉默垒砌山的海拔》(组章》发表《星星》2023年9期。
【代表作】
远山
魔咒。被山风传递。
瞬间就能听见枯枝萌芽的声音,弹奏鸟唱的乐曲.溪水沿着沟壑寻找快乐的鼓点。
野草疯长的手背和灌木牵手漫步茂盛葱郁的山峦。
湿漉漉的爱,似雾飘逸。
神秘的足音穿梭遍野的问候,耐不住的寂寞舒展远山近水和山垸。
眼睛被雨水的珠帘迷惘。山坡上荡漾谁的笑容。
红的艳丽,黄的灿烂,白的纯净,紫的温暖。一片片一簇簇,满山的倩影,传递清新亮丽的明媚。馨香涌入心肺,瞬间融入清澈,如游鱼畅游溪流的碧水,超脱世俗的混浊,透彻内心的欢愉。
山花烂漫的山中,与岩石大山相守,岁岁盛开美丽的神奇。把爱献给大山的灵魂,展现美丽的存在。
被山花吸引和感动。 心镜如泉,已不在乎世故的灰尘飘浮,我独自拥有山的宁静和高远。
山中絮语(四章)
雾
欲飞。树不动。
盘旋在岩石上,耳畔的鸟语迷失。
寻觅树林的气息,又是被谁将眼睛蒙住?
听不出缠着山路的脚步声。
远和近,山峰或是沟壑只凭你猜测! 一阵山风吹去又吹回。你在山顶看不到山脚路。
一个戴着墨镜的人描绘不了大山的色彩。
就象有雾的早晨,阳光正一点点撕毁你的面纱。而你——
再也不能将坦然的心胸遮蔽!
苍桑。古朴。幽远。或者更多。
年轮里解读不完的故事,在曾经的青翠里,流溢着多少憧憬和对山垸坚守?
古松老了!几枝枝桠开始发黄,松针象针刺于心的酸楚。内心千百遍祈祷和探问—— 几百年苍桑,为何盛世的日子不能坚挺?
祖辈的足迹模糊。
老屋新楼。物是而非.古松是否会完全枯萎,心如岩石般厚重,心境模糊中迷惑。置身山垸,在你荫蔽苍桑之外,我看出一片片树林却更加充满生机。
岁暮
瑞雪没盼来,山里的岁暮却总是在经意 不经意间不期而至。
年年岁暮,有着不一样的心境,就会有不一样的故事在内心滋长。
山里的糍粑绵延童年的温暖,火烧红芋的香甜仍然记忆里温馨。吊锅在火塘的故事中沸腾,北风常常串连往事的酸涩,屋檐悬挂的冰串仍然梦中跌宕老辈人讲出的故事。
记忆在拗不过的寒流里仍能敲打出—— 岁暮的等候和畅想。
就象曾经的一件普普通通的衣裳,在父亲的手里抖了一抖也就成为——弟弟妹妹们的喜和笑。
雪人
雪野之间,山垸稻场。我们的脚印被阳光融化成溪流——
任凭快乐和心灵一次又一次开始远航。
山中(五章)
山路
一条藤蔓幽深祖辈的岁月。
一条巨龙腾飞山村的憧憬。
山路满载大山的希冀和嘱托,贯穿山里山外。看一辆辆载着富裕的车流连通山村的日子,一栋栋新村小楼树起山村新的信念;楼顶高举的旗帜连成新的网络,举起一道道山村风景线。
山路不断丈量山村变化的岁月,如同一道道彩虹跨越城乡两岸,五颜六色是山村日新月异的生活,串连四面八方聚集的信息和情缘。
山路是母亲的脐带,牵动童年不灭的记忆。
山路是琴弦,弹奏政策的春雨春风,一曲曲悠扬的旋律,把山里人的思绪引进品种向更辽阔辉煌的末来。
山路,脚印丈量祖辈的岁月。
山路,车轮飞奔山村变化的续篇。
山溪
夜雨扑打窗棂,梦被你唤醒。似涛浪经久不息,像呐喊阵阵不停.雨住了,你的心潮在涨,足音更加匆忙坚定.拔动山村的音符,一曲曲流淌多情的音乐.清亮甜润的节拍,如痴如醉.阳光亮丽你的色彩,斑谰璀灿.五光十色。
一曲曲高山流水,一阵阵低婉歌吟.一会儿激昂飞越,一会儿浅唱轻轻,既有大山厚重的呼唤,也如山中灵秀的鸟鸣.婉转流淌,带着大山的追寻和向往,携着大山的希望和憧憬,奔走不息------
山溪,多象我少年走出大山的身影,当我再次面对你,混浊的心中又沉淀出许多纯净和激情。
山夜
眼睛里的星星苍茫而悠远。
夕阳漫过山的堤岸,月亮的船划动,载着我游到你的面前。
山的礁石,森林的海;山村港湾的宁静,听风扯动树叶的旗帜,看炊烟升起希望的帆。
新的面貌拉扯目光的变幻。欢喜如春风吹醒冬眠的柳,一枝枝.一条条.一朵朵暖意的绿,拂去心中的伤痛与冰寒。
记忆抽芽成树,思绪是树造船。
海的岸边忆海,浴港湾的温馨,品岁月的滋味和悲欢。
山夜很深,月亮很圆。
岩松
巍峨贫脊岩石缝中。
伫立.当严寒四面抽打,灌木小草皆伏于地的时刻,唯你独立撑真起绿的信念和 旗帜.承受风霜雨雪,任岁月风云缠来绕去;那怕躯体被扭曲,枝叶也削指如针刺向苍穹。
无垠的向往如鹰翅飞翔绿色的梦。高处不胜寒是你修身处.腑瞰山下林涛起伏,心中蓄满绿的希冀,绿的春雨春风,春光永远在你心中。
一棵棵岩松,一棵棵绿的追求,擎起一棵棵绿的尊严,汇聚森林之海,召唤着生命的绿。
山雾
隐隐约约中露出弥漫行走。
看不见大山和森林,一片片海浪汹涌,欲吞噬世界而不休。
进则波涛澎湃,势如排山倒海而来,如同淹没一切的洪水猛兽。退则消隐退潮,丝丝缕缕余迹,若遮还羞。
与雨徜徉,推波助澜,萦绕心头,让目光难以企触.有时你又生狂想,企图遮挡世界,让人们看不清日月。
雨过天晴,阳光驱散梦想,你又逃得无影无踪。
山雾,神秘莫测之海。
大山,真实巍峨天地之中。
太阳和月亮睁着眼睛.梦还是梦.揭开雾的纱巾,山更加青翠!
月亮,泉水的镜子
风吹过山涧山谷和山野,银光清辉朦胧迷人的山色。
谁手掷斧头站在高处,倾听溪水喧哗,看雾霭穿梭幽深的森林,萦绕迷人的山村景色。
山垸老屋稻场前,丛生的野草被足音惊醒。濡湿的何止是衣裳,梦中的狗吠越来越远,眼前银光一片,蟋蟀鸣唱中时光隐藏得不见踪影。
月亮的镜子辉映山的迷恋,山泉的倒影里,滴落叮咚溪水的足音。清澈明净中的山月,明辨清澈的镜子里,我是一棵树,或是一滴水?与山作伴,雾水打湿的眼眶里,只有纯朴和真诚。
听惯了山涧溪水泉音,目睹了大山沉默厚实。山月银辉闪烁的高远宁静里,自己像一只不起眼的蟋蟀,在茂密的树林里,或山垸的僻静处,默默地吟唱山风明月。
群山逶迤,思绪如满月悬空,星光点缀的银河里,倾听时光的马群呼啸而奔,而你仍坚定明辨地站在高处不动声色。
月亮,泉水的镜子里圆。山垸月辉下,沐浴你的激情里,我象山泉和溪水一样清澈欢愉,也像树林和花草一样茂盛和繁荣。
窥蠡杂记
山野草木是山的灵魂。智慧心态决定人生命运。
思索来自久积的生活积累,从感悟开始,日子缘来岁月,多彩多磨的日子里,人生只是沙子一粒抑或石子一颗。从溪水里感知山的语言,纯净而清澈。从江河中倾听大地述说,混浊的江水涛浪之中,你又能看出什么?航行的船只,只作水上浮动。看不见倒影的水里,眼睛永远无法清澈。
常常被表象迷惑,其实不然。从一片片叶子里认知季节。从一滴滴露珠中感叹神奇。脉络的叶子知暖晓寒,萌芽与落叶,也是响应季节的号令。纵观世俗从氛围开始,常在岸边行,谁保不湿脚。
一声清脆的鸟鸣里读出春光无限,一片片绿荫的树林里感受清新的自然。一条条脉络是枝叶的生命线。一道道溪流引伸江河和大海的辽阔与狂澜。从范蠡辞官到商海,可窥世故冷暖和艰险。一管虫孔里可知深藏蚁穴,不是物以类聚,也是近殊者赤,也是近墨者黑。人生不以生计,就以命挽。百年之后,从头再来。
山水之间,人兽之间,森林草木,花鸟虫鱼……一切都是尘埃。可思可窥,可歌可叹。以物至情渐远,由情致物,只作时光寄托,转瞬物转星移。物是人非,一切依旧且仍然。
以此等窥蠡记,世事变迁中,不以思索,或以杂谈。
野葵花
砍下一颗头颅算什么?只要阴暗的影子消失在你的伫望里!召唤的人们有了收获的快乐,你的守候就是值得的。
野葵花从春到夏,用柔和的微笑,对着太阳说了很多很多话,它实在累了。有没有读懂它,穿越荞麦花的影子被秋风唤醒。夕阳也在作最后的陈述。远逝的余辉将色彩涂抹成血色的厚重,宁愿替别人阳光下死去千回,也不愿在阴暗处作一次偷生苟活。
凝聚的力量够重够沉,野葵花历尽心路之程后作一次舍生之礼。笑容背后,有多少盘旋沉重的思索?又有多少舍己忘生?野葵花,一次次拉扯我对你的敬意,是你舍下头颅唤醒秋风和梦想么?隐藏在人生旅程警句,又会唤醒多少迷失的灵魂!
野葵花啊,隐藏内心的一缕缕的疼,圆满而不曾终结。
【评论录】
李自国: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高旭洲,把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融入30多年的文学创作中,诗歌、散文、随笔等多取材于山林,为他的文学梦想开掘了一片别具一格的纯净天空。那些散见于《诗林》、《星星》、《散文诗》、《诗选刊》、《滇池》、《西部》等等报刊杂志的作品,开辟道路,抚慰人的心灵,取材于山涧的悠然情趣,以笔为章,拓展着人内心的生命关怀。在共鸣的情感中,跟着高旭洲的笔触,去领略山林的菊花、秋叶、红蜻蜓,还有采桑女、蟋蟀的活力。一点一点流淌的生活,在高旭洲的诗歌世界里,化为大自然纯净的各种生命,就像人类最初的生活,简单,自然,却有着无穷的韵味。开篇的《绿色日记》,是诗人“胸中涌荡顽强和执著梦想”的真实写照,奠定了整个诗集的基调。不管是山溪、山泉、山夜、山峰、山月、山石、山秋、山菊花,还是山中行走、山夜醉了、山趣,都是诗人的诗意倾吐。略影的游踪,山的情趣抒怀,颜色缤纷,博大而恳切……高旭洲化生活的赠予为诗意,揭示着人类的生存、眷恋和生命。环境的宁静,可以让人的心灵宁静,心境清明。他在这样的宁静中,用人性的眼光去关注山林赋予的一切,抓住了自己心灵感动时迸现的思想光芒。生机勃勃的绿寄予了作者对于生命的一种崇拜,不是尘世的纷乱,不是物质的充裕,不是心灵的疲惫,而是在自然的含蓄深邃中,在树叶一样的日子中,在对文学的随思随想与切切牵挂中,用沉静和朴素,把心灵放到了生命的高处,溯源生命的本真。
邹昆凌:高旭洲的诗歌《痛疼》是写乡士的风流和伤痛的,诗性浸沉而自足,我是说内涵及语言都融合得好,能给人一些精妙的自然图景和感悟。在作者的自述里,说喜欢森林,在他的诗里便展开为大自然,因此他的诗歌形象常有垸、星光、老松树、牵牛花、麻雀、山风、悬崖、春天、溪流等,却不像印象派画家的准自然主义,而是被涂上伤感痛惜的色彩了,这是中国的环境被掠夺被破坏的缘故,要知道莫奈画过的普罗旺斯的乡村和塞尚画的圣维克托山还原模原样的存在着。“一切的给予和付出,都将无言/日子繁衔过往,记忆深处/深藏痛楚,痛楚的长辈/思念掩埋不住杂草疯长”,《逝去长辈》;“不为倾听,不因述说/土墙爬满的牵牛花儿照样盛开/核桃树被刀削的脉流结茧/攀爬的影子,掉落夕阳/窗外的麻雀,枝头打探/岁月敞开的山风,吹动山路摇晃”,《声音》……这些如同记忆:“晦涩的云雾不解山的语言/岩石够不着云朵,藤蔓/刀削后,从依附的树枝慢慢掉下来……茂盛的森林像是我心中抒写的怀念”,这是作者对自然的宗旨,一种悲悼。
sanwenshinianjian2025年第16期(总第602期)
主 编:张新平
执行主编:尤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