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山 见神人 食玉英 饮醴泉
信义庄
金秋时节,泰安小驻,心血来潮之际,突然惦记上了泰山的仙草、仙果。
就选一条溪水潺潺,仙草遍地,仙果飘香的线路吧!9月4日,在帽檐大哥的率领下,俺与玉芝大姐、葛美女一头扎进了泰山深处。
小明家滩幽长的胡同内停好车,四人迅即沿河边荒蹊悠悠前行;临近白露,雨后初霁,秋高气爽。微笑着与进山秋收的村民互致问候,瞅一眼路边岩石中的“树坚强”,小心趟过潺潺的溪流,悠悠穿过栗树遮阴的小径,8:20分,四人即来到了护林房。
总得喝完茶再走吧!禁不住老友的热情挽留,四人喜不自禁地品起了其早早泡就的香茗;甘冽的泰山泉水,慢煮陈放的“老干烘” ,让这茶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坚果的清香弥漫小屋,深沉持久;浓郁饱满的苦涩,恰到好处;淡淡地回甘,令人迷醉。还登什么山啊,就在这里喝茶聊天,不也赛过神仙吗!
盘桓良久 ,过足了茶瘾,在开心中顺桃叶沟继续前行。刚走几步,沟侧崖壁上一颗颇大的酸枣树硕果累累,阳光下熠熠生辉,像极了灿烂的红宝石 ,咬一口清脆酸甜,回味无穷。扭腰摆胯,蹦蹦跳跳,小心翼翼横过乱石堆砌的沟底,切到南侧山坡开始爬升。小路掩映在茂密的栗子树林中,树上栗子密密麻麻,龇牙咧嘴;急不可耐跳到树下的栗子比比皆是,捡一颗剥开放到嘴里,甘甜清香,别有一番味道。这里是小松鼠最多的地方了,这么多的栗子,怎么不见光临,正在疑惑之际,就见一只灰褐色的小松鼠,从眼前一跃而过,让人又惊又喜。
穿过这片茂密的栗树林,上到一处崖壁,眼前豁然开朗。抬头回望,只见孤顶山方向,湛蓝的天空中,似有一把银梭,正在空中编织着一匹匹的银练,煞是惊艳。静静伫立,看云卷云舒,聚聚散散,禁不住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踩着溪边岩石,在仙草、仙果的诱惑下继续前行,穿过乱石嶙峋的河谷,顺着山腰小径,在仙花仙草的芬芳中,很快来到了“老虎口”的位置。透过密密的树林,凝望着山崖上那惟妙惟肖的“老虎口”,一时竟许多感怀。泰山上有关“老虎”的地名实在太多了,想来,不远的过去,这山林里一定有老虎纵横。孔子过泰山,遇没遇到老虎不知道,但发出“苛政猛于虎”的呐喊,应该与这泰山的老虎有些许的联系吧。畅想间,一行人上到了废弃的“老虎口”检查站。帽檐大哥笑着说:老虎口检查站的名字,很多人不知由何而来,其实就是因了刚才的“老虎口”岩石。这个地方可纵览整个峡谷风貌,当年检查站选址于此,眼光独到的狠啊。站在“老虎口”检查站位置,俯瞰整个峡谷,眺望“尧观顶”巍巍英姿,不禁感慨,这地真是个神仙待的好地方啊。
不知是神仙耐不住寂寞,还是被老虎虎视眈眈吓破了胆,几年前检查站搬到了小明家滩村口,废弃的检查站似乎任其自生自灭了。这检查站前年来,尚能看出院落的样子,门前摆放的一块块纹饰美丽的泰山石印象深刻!想不到仅仅不到两年,这里竟荒草没膝,颓垣败壁,美丽的泰山石更是不见了踪影。
感慨一番继续前行,不知不觉来到了三沟交叉的路口。峰回路转,景色愈加迷人,松林中宽不及尺、蜿蜒上升的小路,静谧悠长,诗意梦幻,走着走着,那“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的词句,就浮出了脑海;红褐色的崖壁前,一棵高大的松树下,眼前竟幻化出了“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的画面。
路上的仙花、仙草渐渐多了起来,一簇红蓼在路边肆意绽放,大片的野菊花在山崖随风起舞,精灵般的鸭跖草如蓝色妖姬,默默地在石缝间散发着幽香……。山下的大蓟花早已凋谢,而这里的大蓟却正花开灿烂。玉芝姐的背包里,不知何时已经装满了仙草,此刻,还在低着头,采撷着路边碧绿肥厚的车前草;帽檐大哥已经钻进了松林,寻找他最爱的松莪去了。回来的时候,想不到,竟笑意盈盈递给俺一朵硕大的灵芝。
踏着崎岖的小径,弓腰前行,继续向云端,向心仪的仙果位置攀行,忽闻水声潺潺,抬头望,原来已近悬崖瀑布之处。这一路,要论景色,无疑,这里是最美的了。如练的瀑布,俊俏的崖壁,茂密的松林,芬芳的野花,啾啾的鸟鸣……,几乎把一座山该有的美,都奉献在了你的眼前,让你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都能感受到难以形容的舒坦,蓦然间,恍若“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来到瀑布上方,歇息片刻,回望一眼走过的悠长峡谷,眺望远方的山川、村庄,心潮澎湃,豪迈之情油然升起。 “帽檐”大哥说:还有200米就到采仙果的地方了;我说:是垂直距离吧,帽檐大哥笑而不语。
继续前行,是一处长长的缓坡,微风轻抚,清凉惬意,一路攀爬的疲倦竟一扫而光。玉芝大姐仍在不停地采撷路边的仙草,俺则沉浸在路边的仙花中欲罢不能,且还不停地缠着帽檐大哥帮俺辨识、确认,努力地想把对泰山的认识再提升一点。树下发现一株蘑菇,再走,竟遇到一株多年未见的“马勃”,行走泰山,真是让人处处惊喜。
前方进入了一片壮观的枫林,这片枫林由几十棵高大的枫树组成,最大的,直径差不多近七十公分,高达十几米。待到秋风劲吹,枫林尽染,想来,此地必是绚烂多姿,美轮美奂。凝望着这些枫树,遐想之际,突然有些疑问,这海拔近800米的地方,咋会有这么多的枫树,是天然还是人工,要供谁观赏?是天上的神仙,还是山中的仙人!反正普通人来此,是难上加难,几乎不可能的。
过了这片神秘的枫林,来到一处双沟交会之地,地貌突然发生巨变。眼前是一片乱石纵横的石滩,杂乱无章的石块或大或小,或圆或方,挤满了河道及沟底仅有的一点空间,前行必须在这堆乱石中,寻找叠压结实可靠的石块,跳跃前行,每一步看似简单轻巧,实则如履薄冰。因为它不允许你有半点的失误,否则至少会血染衣衫。
缓缓越过这片乱石,眼前又是一条狭窄陡峭,神秘深邃,一眼望不到头的深沟。帽檐大哥指着沟口,笑着说:这是坳山(药山)前沟,我们今天所要采撷的泰山仙果——野生软枣猕猴桃,就在沟的上部,大家加油,再有100米就到了。
这100米肯定是海拔!关键这沟里怎么一点也看不出路的痕迹哪?帽檐大哥看出了我的疑问,微笑不语,回头直接踏入了乱石杂草之中,然后高声说到:大家跟着我的步伐走,不要偏离,很快就会到达采撷的地方,保证让大家如愿以偿,满载而归。深入泰山,关键时刻,每每都是这样身先士卒;大哥对泰山的熟悉及热爱已经超越时空。
前行乱石嶙峋,灌木丛生,坡度极大,每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气力,既要小心藤条的羁绊、乱石的湿滑,还要时时防着蛛网的纠缠、树枝的抽打。经过半个小时的奋力攀登,上到海拔950米左右的时候,终于看见了那山崖上一棵连着一棵的软枣猕猴桃。
泰山软枣猕猴桃,说是仙果一点不虚。这些大小如莲子,翡翠般碧绿的仙果,一般都生长在海拔700米上,人迹罕至的沟壑里;不仅细嫩多汁,清香鲜美,酸甜宜人,而且营养极为丰富。帽檐大哥说:它的维c含量高达100—420mg/100g,比柑桔、苹果等水果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有维生素之王的称号。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糖、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有机物和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质。我实验过,这些仙果适时采摘,常温下可放一个月不坏;低温条件下可保鲜五六个月以上。
两年前,在去“卖饭棚”的路上,俺是第一次见和品赏这仙果,当时望着帽檐大哥手里的猕猴桃,一脸的不可思议;品赏后,连连赞叹之余,更是念念不忘,今天终于站到了野生猕猴桃树前,恨不得立刻采撷,送入口中。帽檐大哥看出了俺的心思,笑着说:不急,这地留给两位美女吧!我们再爬升一段,上面的猕猴桃应该更多。
紧跟帽檐大哥步伐,披荆斩棘,又爬升近30米,在近乎无路可走的沟底,终于看见了一颗碗口粗,如伞状的猕猴桃树。帽檐大哥笑着说:你就在这里吧,我再往上看看。
原以为这里山高林密,人迹罕至,猕猴桃应该密密麻麻挂满枝头,想不到,树上的猕猴桃却稀稀落落,看的见的,几乎都翘在高高的枝头,显然,这里早有驴友光临过了。不管这些了,既然还有,那就赶紧采摘吧!
放下背包,掏出带来的塑料盒,小心地近到树下。抬头观望,细细搜寻,不仅哑然失笑,想来早来的驴友,不是个矬子,就是个“二五眼”。只见在稠密的树叶下、高高的枝头上,还有好多好多的猕猴桃呢。那翘在枝头,时刻接受阳光爱抚的肯定好吃,站在旁边的石头上,拽过枝条,一簇五个联在一起的猕猴桃瞬间落入了俺的手心,捡一颗软软的吸入嘴中,甘甜可口,沁人心脾。
吃几粒熟透的猕猴桃过完瘾后,迅速采摘。藏在叶片下漏网的,挺在枝头够不着的,很快都让俺一一纳入囊中,不一会功夫,那颇大的塑料盒就满满的装不下了。看帽檐大哥在上面还未下行,想既然来了,何不尽量多采一些。随即掏出包里的塑料袋,直奔沟边崖壁而去。抓着沟边岩石、枯木翻上崖壁,一头钻进了枝条纵横的树下。这里的猕猴桃又大又圆,一根枝条就能采一大把,颇让人有些喜出望外。捡几根近身没有危险的枝条一通的采摘,很快就填满了塑料袋的大半。
知足常乐,时间已过12点,包也满满,该下行返回了。喊几声帽檐大哥告知行踪,随开心地踏上了下行的旅程。结果没走几步,就遇到了正攀爬上行的玉芝大姐,一脸诧异地相问,原来下面的猕猴桃很少,无奈,只好上行采摘。继续下行,一棵亭亭如盖的松树下,葛美女正躺在树下闭目养神,如神仙般入定,那还管什么猕猴桃的多少、酸甜。
大概半小时后,帽檐大哥、玉芝姐一前一后,一步一摇地向下走来,身上的背包鼓鼓囊囊,手里的袋子满满当当。看见俺俩猕猴桃摘的较少,立马每人奉上了满满的一盒。
松树下,石头上,简餐后,悠悠起步下行,一项走在前面的帽檐大哥,这会却始终拖在了队伍最后,那重装出行才背的包包,不知装了多少的仙草、仙果,下行的路上走的跌跌撞撞,一溜歪斜,令俺忍俊不禁。
“彩翼踏遍烟霞路,撷得云间仙果还”。神仙般的日子总是如此短暂,意犹未尽,帽檐大哥笑着说:喜欢,我们可以择日再来。不想,竟戏语成真,几天后,我们真的又来做了一天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