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皴”是一种造物方式,不同的纤维材料在火的塑造下融化、凝结、粘连,以此烧结;
“火皴”是一种艺术理念,去物质化后,以火点燃材料,迸发出观念之下的新物质,以此烧成;
“火皴”是一场差异关系的博弈,自我与集体性的竞技之下,印痕如果不在,便已烧尽。
当物质在火中涅槃,观念便从灰烬中重生;剥离形骸的桎梏,火不再是毁灭的暴君,而是新生的接引者——它从碳化的裂隙中分娩出光的语言。而观念的碰撞,终将演化为一场自我与集体的角力。
我并非放火者,是我结束了火的熵增。
《火皴计划》以火为笔,以纤维材料为墨,在控制与偶然之间探寻造物的另一种可能。它承袭了中国画“皴法”的精神内核——不是以笔摹形,而是以痕写意。历来山水画技法中有斧劈皴、披麻皴、卷云皴等十数种笔法,我则以火代笔,取棉花、羊毛、驼毛等纤维为基体,借火焰的蔓延,火皴出虚实相生的山水意境。火过处,材料或蜷曲、或熔融、或碳化,最终凝定为意蕴深长的物质诗篇。
这一艺术计划依《诗经》的“六义”分为风、雅、颂、赋、比、兴六类,各自成章,又彼此呼应。
“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对应于公共空间的装置创作。2024年9月于新疆克拉玛依黑油山所作的《火皴计划——克拉玛依山水图志》(图1-1),即是以新疆特色的的长绒棉花、羊毛与驼毛为基材,于玻璃介质中施以火皴。棉之洁白经火淬炼,呈显出石油沥青山与雅丹地貌的虚实交错;驼毛则如墨线,皴点勾勒,串联天地,隐喻石油工业与自然地貌的交织轨迹。屏风的传统文人形制,以“软隔断”之法重构空间,将人造景观与天然风光融为一体,既歌颂了克拉玛依的雄奇壮美,亦传递出对这座石油之城文明的礼赞。
(图1-1)《火皴计划——克拉玛依山水图志》新疆棉、羊毛、驼毛、玻璃
110×10×270cm/2024年
落地位置: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克拉玛依市黑油山
另一件赋系列作品《火皴计划——青云志》(图1-2),2025年7月立于北京现代艺术学校的两座校园建筑之间。以棉花、羊毛与棉线戳于木屏当中,火迹皴染出远山含黛、云气缭绕之象。屏风悬置于两楼之中,仰首可见天光为其留白,建筑结构自成画框。所谓“朦胧山影似墨痕,高山流水若文章”。学校所在的青云旧镇,是明清两朝进京赶考的落脚之地,值此作品愿学子们如云山沉稳,亦如青云直上,携文脉温润,奔赴前程。
(图1-2)《火皴计划——青云志》棉花、羊毛、棉线、木质屏风
50×5×200cm/2025年
落地位置:北京现代艺术学校
2025年9月于山西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落地公共艺术作品的《火皴计划——熔岩图志》(图1-3)。将火皴带入这片200多万年的自然地貌当中,内容的灵感来自于火山群中实时的自然景观。大体
(图1-3)《火皴计划——熔岩图志》棉花、羊毛、干草、玻璃
110×20×370cm/2025年
落地位置:山西省大同火山群国家公园
“颂”系列则为对传统图像志的再造与致敬,它不仅是形式上的转译,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接续。《早春·颂》(图1-4)的母本源自北宋郭熙的《早春图》——这件创作于1072年的巨作,堪称中国山水画史上的里程碑。郭熙作为北宋四家之一,其《早春图》以“云头皴”写山石,以“蟹爪枝”绘寒林,完美呈现了北方山水雄浑而又蕴藉生机的特质。
而《早春·颂》以纤维为墨、火为皴笔,再现那初春大地隐约萌动的生机,冰雪初融、山气微润的恍惚顷刻,定格于灼痕之间。棉的焦褐如土石初醒,羊毛的卷曲似岚气升腾,以当代物质语言重释万物复苏、雾气流转,春山烟云连绵的当代早春意境。
(图1-4)细节1
(图1-4)细节2
(图1-4)《火皴计划——早春·颂》棉花、羊毛、驼毛
138×15×218cm/2025年
《斜柯》《近苍》《远黛》《静峙》四幅(图1-5),则进一步拓展宋元之间的美学对话。取意宋元笔致,承“以形写神,气韵为先”的美学追求。
(图1-5)火皴计划——《斜柯》《近苍》《远黛》《静峙》羊毛
49×6×85cm/2024年
《枯木云影》(图1-6),于极寂中见宏大,万象归于静谧,在空寂中暗藏天地回响。《万壑争流》(图1-7)另辟一径,融硬质棕榈丝与天然干草,以火控其山石体态,再现太行山峦的粗砺与瀑布的奔涌。火焰掠过,留白处如飞瀑激湍,气势贯通,仿佛有一股不可抑制的自然之力破屏而出,既是对宋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山水观的延续,亦是对传统皴法系统的火性转译。
(图1-6)《火皴计划——枯木云影》棉花、羊毛、驼毛
54×6×186cm/2025年
(图1-7)《火皴计划——万壑争流》棉花、羊毛、棕榈、花枝等
186×6×54cm/2025年
颂系列不止于平面意象的更替,更致力于风景的立体化呈现与空间陈设的美学重构。它调和了中式美学的素朴与当代国际东方主义的精神性追求,以火皴特有的淡雅色调,在纷繁喧嚣的现代视觉中辟出一方静观之境。以火书写的一幅幅“新山水”,邀人进入一种深沉的观看与哲思。
“风”系列更强调材料的综合性与表现的抽象性,如《雾》(图1-8)之氤氲、《琼》(图1-9)之澄澈、《影》(图1-10)之恍惚,皆试图捕捉自然之“非常态”,在火的催动下,物象挣脱原有存在性,追风物之形,传诗意之魂,进入一种恍惚若梦的意境当中。
(图1-8)《火皴计划——雾》羊毛毡、棉花、稻壳
54×6×186cm/2025年
(图1-9)《火皴计划——琼》棉花、羊毛
54×6×186cm/2025年
(图1-10)《火皴计划——影》棉花、稻壳
54×6×186cm/2025年
这一组作品,不仅是视觉形式的转化,更是对宋元山水精神中“物我交融”“天人合一”观的当代回应。在火痕墨影之间,古人所谓“笔虽尽而意无穷”的追求,以一种全新的物质语言得以延续和重生。
计划中的“雅”系列致力于数字媒体与火痕的结合,通过灯光与电子发光体的介入,令“火”的意象以光的形式驻留于作品之中;“比”与“兴”系列则更侧重于观念与行为的延伸,“火焰燃起,不仅是创作的开始,更是一场与材料、与空间、与观者的共谋。
《火皴计划》归根到底,是一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面向全球当代性语境的转化与再生。火对我而言是控制的艺术,火本无常,人却欲以意志导其轨迹;纤维本柔软,却要在烈焰中定格永恒。在可控与不可控之间,在毁灭与创造之隙,火皴从水墨精神中走出,在“去物质化”的艺术理念之后,重新追问物质的本质与当代艺术的边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化视野之下,火皴试图实现的,正是一种超越物质、又回归物质的艺术愿景——焚而后生,烬中见道。这既是对古老造物观的回应,亦是对新物质文明的管窥。
已巳初秋
廷栋于山西云州
(图1-11)火皴计划——《高泉·颂》羊毛
40×5×68cm_2024年
《火皴计划——克拉玛依山水图志》新疆棉、羊毛、驼毛、玻璃_110×10×270cm_2024年
《火皴计划——熔岩图志》棉花、羊毛、干草、玻璃
110×20×370cm_2025年
火皴计划——《近苍》羊毛
49×6×85cm_2024年
火皴计划——《静峙》羊毛
49×6×85cm_2024年
火皴计划——《斜柯》羊毛
49×6×85cm_2024年
火皴计划——《远黛》羊毛
49×6×85cm_2024年
艺术家艺术简介
付廷栋(Fu Tingdong ),山东潍坊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职业艺术家,自由撰稿人,合艺术小组成员。
近年来主要致⼒于纤维艺术创作与新物质主义研究,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西班⽛⾼迪博物馆、炎黄艺术馆、湖北美术馆、河北博物院、南京美术馆、壹美美术馆等国内外机构展出40余次、获奖20余次、收藏10余件。
主要展览:
·2025年09月,YZ²² 336445——M的房间废墟艺术计划,河北
·2025年08月,三十年河东——当代艺术邀请展,力波村画廊,河北
·2025年07月,Young·绒——2025中国创意设计大赛成果展,鄂尔多斯
·2025年06月,风物语——北艺首届校园公共艺术展,北京
·2025年04月,大运河文化雕塑艺术邀请展,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主办
·2025年04月,东学与西读——妙幻博物馆春季艺术交流展,北京,妙幻博物馆
·2025年03月,星星之火——当代青年艺术大展,北京,星河美术馆
·2024年12月,来如院的人,北京,如院艺术空间
·2024年09月,唯物思维·矿·野艺术创作营成果展,克拉玛依,清华大学主办
·2024年07月,森林物语第二届风物雕塑作品展,山西
·2024年07月,2024·庞泉沟【和合之道】森林物语艺术作品展,山西
·2024年04月,青来万物生,艺术青年力——余村可持续计划成果展,浙江安吉
·2024年02月,甲辰龙年华夏瑞福生肖作品邀请展,中国文联主办
·2024年02月,瑞龙物语——当代光影空间艺术展,炎黄艺术馆,北京
·2023年09月,“数字设计·智联未来—中国工业设计创新发展成果展”,重庆
·2023年08月,积厚流广·宾礼雅尚——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创作展,国家艺术基金,深圳
·2023年06月,积厚流广·宾礼雅尚——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创作展,国家艺术基金,上海
·2023年05月,第二届当代本土雕塑作品邀请展,河北曲阳本土美术馆
·2023年05月,积厚流广·宾礼雅尚——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创作展,国家艺术基金,北京
·2023年02月“中国姿态·第六届中国雕塑展”,湖北美术馆
·2023年01月,华夏福瑞生肖作品邀请展,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主办
·2022年12月“中国姿态·第六届中国雕塑展”,湖北美术馆
·2022年11月,江诗丹顿——艺术“家”,上海
·2022年06月,唯物思维——首届当代材料艺术交流展,清华大学主办,青岛
·2022年03月,唯物思维——中国—波兰当代材料艺术交流展,清华大学主办
·2021年12月,唯物思维——中国—阿根廷当代材料艺术交流展,清华大学主办
·2021年10月,物界——嬗变与生长当代雕塑展,北京,高塔美术馆
·2021年09月,“白马非马——材料社会学转换”,北京,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
·2021年07月,“物界”三——当代艺术展,北京高塔美术馆
·2020年12月,南京纬度(第二回)艺术作品展,南京美术馆
·2020年11月,北京设计博览会特邀展,无锡
·2020年11月,无锡(国际)设计博览会,无锡
·2020年10月,2020年第三届“丝路青年梦想汇”雕塑大赛·优秀奖(二等奖),北京
·2020年10月,2020第十一届陈设中国·晶麒麟,佛山
·2020年9月,北京设计博览会月桂奖·北京
·2020年3月,“上下一度”当代艺术邀请展,线上
·2019年12月,天鹤奖国际创新设计大赛,北京
·2019年6月,中央美术学院2019毕业展,北京
·2019年4月,嬗变——当代艺术邀请展,上海
·2019年4月,和·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山东鲁台会展中心
·2019年1月,中国美术馆青年艺术家提名展,中国美术馆
·2018年12月,“器象——2018当代器物雕塑展”,四川美术学院
·2018年10月,第四届西班牙CCACO中国文化节——中式物语艺术研究展,西班牙莱昂高迪博物馆
·2018年9月,行山——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形塑展;河北博物馆
·2018年8月,首届平遥当代雕塑节;山西平遥
·2018年7月,设计作品《反复之间》入围日本,GOOD DESIGN 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