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实文学)
黑脸儿
作者:张文富
诵读:胡爱莲
黑脸儿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想必许多人都已经淡忘了有这么个人,他的遗迹早已淹没于流失的岁月里。
黑脸儿姓牛,没有儿女,在村里没有同姓宗亲。黑脸儿是他的乳名,学名叫牛士和,也许是农村人喊乳名的习惯,也许是他卑微被人轻看,好像牛士和这个名字不存在,牛士和这三个字也仅在生产队的账册里反复出现。
黑脸儿高高的个子,漫长脸,清瘦的身材,一条腿有点瘸。人很实在憨厚,以致于后来很多人把他当成傻,人并不迟钝,与人交谈时反应还不慢,说话急了的时候有点结巴。一幅乐天的性格,每天在笑骂声里渡过。
论身材和长像,黑脸儿年轻时应该属英俊型的。据说他的腿本来是不瘸的,大概是五十年代末,他的腿被马车杆砸折了,后来留下了微瘸的症状。
黑脸儿结婚很晚。据说他父母健在时也有不少人上门提亲,有次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带孩子的寡妇,他父亲可能有所忌讳,来了句“我们家不养活闲人”,自然也没有成就这桩婚姻。那时他家还没有人敢轻看,凭黑脸儿英俊的身材,按说应该能找到媳妇的,可阴差阳错的就没有找到媳妇。他父母去世后,还有人给他提亲,也有借提亲捉弄他的。到四清运动前,他终于与村南的蒋氏女子结婚。他老婆蒋克俊长的很漂亮,只是有癫痫病,再加上又是地主成份,才嫁给了孤身一人的黑脸儿。蒋克俊父亲去世早,再加上她有癫痫病,母亲为了照顾她的家,就一同搬进黑脸儿家了。那时黑脸儿家主要凭黑脸儿挣工分养家,蒋克俊因身体原因,干农活也不怎么行,在生产队干活工分很低,岳母老了不能参加劳动,偶尔黑脸儿用架子车在县城拉客,赚点零钱贴补家用。黑脸儿的岳母背驼的非常厉害,很会节俭过日子,野菜麸皮是他们家的主粮,在困苦中想法让黑脸儿吃饱。
后来黑脸儿的岳母去世了,黑脸儿两口成了生产队的五保户,吃的靠队里各户兑粮食。因村庄道路改造,黑脸儿两口搬离了他家那三间草房,在学校后边村里的房子里,度过他的后半生。
再后来蒋克俊也去世了,黑脸儿便一个人孤苦伶仃的过日子。他很渴望再有一个伴,也试图把流浪的女人领进家,也有人戏弄他给他说媳妇,每次他都非常当真。余生的黑脸儿每天在别人的戏谑中度过,每天没个点的吃些东西,也许是饥一顿饱一顿吧。夏季学校操场里的水泥板时常是他的床,往往和衣露天睡在水泥板上。没人心疼他,没人爱护他,好像一条流浪的狗。
其实黑脸是一个很热心的人,遇到街坊邻居有大事他基本不缺席,特别是遇到白事他都要买份纸去祭奠一下。
后来黑脸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走完了他的人生路。黑脸儿走了,街坊邻居心情是沉重的,为这样一个孤单可怜的老人离世而忧伤,几乎家家都给他烧了厚厚的一捆纸,送了他最后一程。就连驻村工作队也被感动了,给他烧了厚厚的冥纸。村里让伐了树木给他做了一口棺材,让他体面的入殓下葬。
黑脸儿走了,就像飘落的枯叶,悄无声息的消失在岁月里,像风吹过的沙砾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若干年后没有人再知道世上曾经有过黑脸儿这个人。但他来过这个世界,用他的憨厚、诚实、耐劳、苦干应对生活的戏谑、困苦、磨难、孤单,也给我们带来思考、启迪、警示、醒悟。黑脸儿的一生告诉我们,人要光明、善良、忍让、不屈,要学会应对艰难曲折,学会在异常困苦中生存,用开朗生活,友善处世给后人留下念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