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行体•秋夜行(新韵)
文/刘文轩
日落西山一点红,秋夜凉爽月光明。
吃罢晚饭无事干,邀上挚友游渭城。
行步来到北门口,青石牌楼好威风。
上写北平街三字,出自名家明善钟。
进街迈步朝南走,一街两行美食盈。
大红灯笼高高挂,酒旗招牌映霓虹。
锅盔牙子肉加馍,裤带面宽古有名。
包子饺子花卷馍,搅团鱼鱼蒜辣葱。
油泼辣子蒜蘸面,羊血饸络味道浓。
凉粉凉皮妇女爱,豆面糊汤就油饼。
四棱细长箸头面,火锅小炒热气升。
炒菜米饭臊子面,大肉烩饼饱高兴。
鸡蛋醪糟下汤圆,烧烤串串香味腾。
甑糕爙糕佳蜜糕,蜂蜜粽子甜盘送。
羊肉泡馍葫芦鸡,鱼虾蟹棒可口用。
过事还有大酒店,三五十桌饭菜供。
满汉全席啥都有,人称北街小北京。
还有加料琥玻糖,芝麻滚子满口溶。
泡泡油糕酥又甜,蓼花糖脆噌噌噌。
各种糕点十三花,外甥办供省路程。
四季瓜果不间断,随时购买都能成。
店主门前迎顾客,宾至如归乐融融。
萧何追信闻下马,关公保嫂车也停。
白天上班把钱挣,夜晚消费到北平。
吃饱喝足游一游,再饱眼福散心情。
人流如海歌如潮,无处不有欢笑声。
如今世事大变样,国富军强庶民丰。
劝君闲时莫远游,尝遍佳肴来此应。
说说话话看手表,不觉零晨三点整。
游游转转往回走,逍遥胜过老仙翁。
喋喋不休商量够,咱们常来行不行。
注:明善钟即钟明善,著名书法家,咸阳渭城人。
解读与点评:
赏刘文轩《歌行体•秋夜行(新韵)》
刘 昊
此作以歌行体咏秋夜渭城游,笔致鲜活,意趣丰饶,堪称接地气、有生气的佳作。
从章法看,全诗脉络清晰如行云流水。起笔以“日落西山”“秋夜凉爽”铺展秋夜景致,引“邀友游渭城”之由;继而移步换景,自北门口青石牌楼入笔,点“北平街”与钟明善题字之雅,再纵深铺陈街中美食,从锅盔牙子、裤带面到甑糕蜜粽、泡泡油糕,数十种风味如数家珍,字里行间满是烟火气;后又勾连“萧何追信”“关公保嫂”的历史典故,融古于今,再转至“白天挣钱、夜晚消费”的民生图景,升华为“国富军强庶民丰”的时代感慨,末以“凌晨三点”“逍遥胜仙翁”收束夜游之乐,首尾圆合,层次分明。
从语言看,其贵在“俗中见雅,朴中藏趣”。通篇用新韵,语句浅白如话,“吃罢晚饭无事干”“喋喋不休商量够”等句,似邻里闲谈,却鲜活生动,尽显生活本真;写美食时,“裤带面宽古有名”“羊血饸络味道浓”“泡泡油糕酥又甜”,寥寥数语便勾勒出食物特色,勾人食欲;状街景则有“大红灯笼高高挂,酒旗招牌映霓虹”的色彩明丽,绘人气更有“人流如海歌如潮,无处不有欢笑声”的热闹喧腾,炼字虽不刻意求工,却精准传情,足见笔墨功力。
从意旨看,此作不止于记游,更藏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代的赞颂。诗人将寻常夜游写入诗中,以街头美食、市井欢声为镜,映照出百姓富足安乐的生活状态,末句“劝君闲时莫远游,尝遍佳肴来此应”,既是对北平街的由衷赞美,更暗含对当下美好生活的珍视,“国富军强庶民丰”一句,更是将个人闲情与时代气象相融,使全诗立意得以升华,不失风雅之韵,更具赤子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秋夜行》以歌行体之自由,载市井生活之鲜活,融历史意蕴与时代精神于一体,读之如临其境,如品其味,既有诗的雅致,又有生活的温度,实为一首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