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节祭父》
铁甲曾驱胡马月,金樽犹照汉家儒。
而今双节同天祭,一片冰心在玉壶。
国庆与中秋的重叠,是我生命中最刻骨的印记。那年,这两个节日恰巧相逢,也带走了我最亲爱的父亲。如今,每当这个时刻来临,举国欢庆的喧嚣与月光的清冷交织,总让我觉得父亲从未离开——他与祖国同在,与明月同辉。
中秋的月亮,像一枚被时光打磨温润的玉盘,高悬在墨蓝色的天幕上。我站在阳台,仰望着这轮明月,忽然想起苏轼的“千里共婵娟”。此刻,这轮明月正静静地照耀着我,可它又何尝不是照耀着千千万万的人们呢?月亮是永恒的旅人,它见过李白举杯邀明月的豪放,也见过杜甫“露从今夜白”的乡愁;它照亮过苏轼“把酒问青天”的旷达,也见证过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哀婉。千百年来,月亮就这样静静地悬在天上,看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却从不言不语。它像一位沉默的史官,将人世间的故事都刻在自己的银盘上。
我忽然觉得,月亮像一位不知疲倦的邮差。今夜它将清辉洒在我的窗前,明日又将启程,去照耀另一个陌生的角落。或许在某个地方,正有一个孩子指着月亮问:“妈妈,那上面有什么?”或许在某个寂静的乡村或城市,正有一个老人望着月亮思念远方的游子。同一轮月亮,不同的故事,却都同样美好。
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淌在我的身上。我伸出手,仿佛能触摸到那清冷的光辉。这月光穿越亿万光年,才来到我的面前。它经历了多少旅程,见证了多少变迁?它见过恐龙时代的蕨类植物,见过金字塔的建造,见过丝绸之路的商队,见过文艺复兴的辉煌,而此刻,它只为我一人停留。
我想起小时候听过嫦娥奔月的故事。那个美丽的女子,独自住在广寒宫里,与玉兔相伴,与桂花树为邻。她会不会寂寞?我望着月亮,忽然觉得它并不孤单,因为它知道,地上有无数双眼睛在仰望着它,有无数颗心在思念着它。它承载着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怎么会寂寞呢?
月亮教会我们珍惜当下。今夜它属于我,同时也属于你。就像生命中的许多美好时刻,都是转瞬即逝的。我们无法永远拥有某个人、某个时刻,但我们可以用心去感受,去铭记。就像这轮明月,它不会永远停留,但它的光辉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月光渐渐西斜,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纱。我深深地吸了一口秋夜的空气,空气中似乎还飘着桂花的香气。这个中秋的夜晚,因为有月亮的陪伴,显得格外温馨。我知道,当明天太阳升起时,月亮就会悄悄地隐去,开始它的下一段旅程。但今夜,它只属于我们,只属于这些仰望它的灵魂。
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生命就像月光一样,短暂而美好。我们无法留住时间,但可以留住记忆;我们无法永远拥有什么,但可以永远珍惜什么。就像这轮明月,它照耀过无数人,也将继续照耀下去。而我们,不过是它漫长旅程中的一个个过客。
月光渐渐淡了,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我望着渐渐隐去的月亮,心中充满感激。感谢它在这个中秋之夜,国庆之时,将我的父亲送上天堂,每年都让我在如此明亮的月光和灿烂如花的烟火中,看到父亲的模样。我看着国庆的烟花,望着皎洁的月亮,满心想着亲爱的父亲……我知道,当明年的国庆节和中秋节来临之时,我的思念还会如约而至。
月亮继续着它的月光漫游。在不远的将来,它又会照耀谁呢?这也是我为这两个节日写随笔的感慨吧。
2025.9.29日鹤坪抒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