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写诗之四要素
于中华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然欲成格律佳作,非独情真意切,更需技巧与匠心。窃以为,写诗当循四要素:守律、炼字、立境、传情。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其一曰守律
守律者,诗之规矩也。尤指平仄与押韵。平仄乃声律之基,如音乐之高低起伏。平声悠扬平缓,仄声短促有力。写诗需依固定格式交替使用,使诗句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常见格式如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押韵则是句尾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让全诗读来朗朗上口、回环往复。守律非死守成法,高手亦会 "拗救",但初学者当先学规矩,再求变化。
其二曰炼字
字句者,诗之血肉也。古人云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可见炼字之重要。好的用字,如画龙点睛,能让全诗瞬间鲜活。或用动词增强动感,或用形容词勾勒画面,或用虚词承接转折。切忌陈词滥调,贵独出心裁。
其三曰立境
立境者,诗之魂魄也。意境是诗的灵魂,是情景交融的产物。或雄浑壮阔,或清新自然,或萧瑟悲凉,或闲适恬淡。诗人需以景衬情,以实写虚,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若无深远意境,纵合律亦为空洞,难称上品。
其四曰传情
传情者,诗之根本也。诗言志,词缘情。诗歌的最终目的是抒发情感、表达思想。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家国情怀,皆需真挚动人。矫情造作则失真,无病呻吟则寡味。唯有情真意切,方能打动人心,穿越时空。
总而言之,守律为诗之绳墨,炼字为诗之砖石,立境为诗之神采,传情为诗之命脉。四者兼备,再加之勤读多练、用心感悟,方能写出格律严谨、意境高远、流传久远的佳作。
2025年9月28日于三合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