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棋友
文/孙芳绒
父亲的棋友是我的七爸。他将近一米八的个子,乌黑的头发,高高的鼻梁,线条分明的侧脸显得冷峻坚毅。但他忠诚善良的心如一颗繁星,默默无闻地照亮别人的生活,让人深感温暖!
春天来了,嫩绿的小草从地面探出黄白的芽尖,不多日,长高了,变绿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在草丛中长出一颗颗花蕾,这花蕾在阳光的哺育下开花了,红的、绿的、黄的、紫的花朵,把山坡、路边、装扮得艳丽多彩。花瓣上的露珠晶莹透剔。我喜欢春天,就像我喜欢我自己的童年一样,充满了幸福与快乐!我父亲和他棋友下棋的情景,像春天的阳光,温暖我的心田。
一个春雨绵绵的日子,父亲和七爸在炕上下棋,我被“啪、啪”的落棋声吸引,好奇地趴在他们身边玩耍,涂上艳色、又圆又光的棋子更让我爱不释手。他们聚精会神地将棋子前后左右移动,我也动手挪动棋子,不止一次地挪。七爸从来都不厌其烦,从我的手里轻轻拿回棋子,放回原处,顺手抓一把放在棋盘外边的棋子说:“玩这些吧!棋盘上的你不能动!”我高兴地将棋子像积木一样,摞得高高的,又堆成小山丘模样。一会儿他们收回去并将棋子整齐地摆在棋盘上。我看见他们身边多了些棋子,又捡起来玩。那天玩得开心的情景,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但是,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太幼稚了,圆圆的棋子有什么好玩的!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棋子就是儿童的好玩具。
说好是好,还是说我的七爸好!
我七爸不仅陪我父亲下棋,更多的是帮父亲干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一个寒冷的冬天,凛冽的寒风直往衣缝里钻。干枯的枝叶被风吹得“咯、咯”作响。给猪粉糠的秸秆得铡碎。父亲外出盖房,母亲和我一起忙活,可我太小,力气不足,铡草很困难,更不会擩玉米杆。七爸看见了,立马过来帮忙。他人高、胳膊长,“咔嚓、咔嚓”不多时,一垛秸秆就铡成了一堆草节。这么寒冷的天气,七爸的脸上渗出粒粒汗珠,我心痛不已。再看看自己手心里磨出的血泡,更感激七爸的付出!
斗转星移,生活变迁。父亲准备搬家,另建住宅。在六七十年代,人们盖房全用土坯和泥浆,泥浆要用大量的水来和。七爸成了我家盖房的供水人。那时用水全靠人用木桶从井里往上打,七爸一圈又一圈地摇着辘轳,一桶一桶往上打,又一桶一桶倒出来。就这样重复着同样的劳作,一天,两天,一直到房子盖好。我从学校回家,看见沉稳而谦逊的七爸摇着辘轳,满头大汗,便亲切地喊“七爸!”,他面带微笑,温和地说:“放学了!”抽下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液。他的微笑如温暖的初阳,眼神清澈如水,举手投足间满是温柔与纯净。
盛夏,太阳像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父亲要做家具,得将一根木头分解成木板。解木板全靠人用大锯拉开,这是个力气活,七爸又来帮父亲干。
他们将圆木固定在树身上,架起长长的大锯,两人各站一边,还都站在高凳子上,你推我拉,反复着同一个动作。锯条和木头摩擦发出“吱、吱、吱”的响声,锯末像细沙粒般落下,就这样你推我拉、你拉我推,从上往下一锯一锯地拉。脚下的凳子被他们踩得发出有节奏的响声。此时,太阳没有因他们的辛苦劳作而减弱温度,父亲和七爸满头大汗,背心都被汗水浸湿了,但他们协作的默契和愉悦,全都映在了脸上的笑容里。
一身素衣的七爸,如同山间清泉,温柔得让人沉醉……
生活总难免遇到挫折。一次,父亲意外受伤,家里没钱治疗,幸好喂肥的猪到了该卖的时候。于是,七爸叫来邻居帮忙,把猪抬上架子车,用绳索固定好,要拉到四五里路以外的镇上去卖。刚下过雨的道路泥泞不堪、坑坑洼洼!猪在车里受了颠簸,挣断绳索掉了下来。我和七爸尝试了几次,都没能将猪拉上车,过程中,七爸的脚踝还被猪蹄踩掉了一大块皮,鲜血渗了出来。我们只好在路边等着,后来来了两位同样去镇上卖猪的人,在他们的帮助下,才终于将猪重新拉上了架子车……
七爸为我家的付出,有目共睹,更让我一生难忘!可以说,我的成长里,有七爸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他是我的七爸,更像我的父亲。我感谢他的无私奉献,他助人为乐的精神如我人生道路上的明灯,为我指明方向;他的坚韧砥砺我前行,鼓励我在一次次挫折中振奋起来,勇敢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我感恩他、感谢他,我会用实际行动报答他的恩德!
我的七爸如今八十多岁了,岁月染白了他的黑发,压弯了他的脊梁,但那份沉淀在目光里的慈爱与温和,却从未改变。我每次回娘家,给他钱物,他总摆手说“不要不要”,但眼里满是欣慰。于我而言,这早已不是简单的报答,而是一种已成习惯的惦念,是生命对生命的反哺。
我更重要的报答,是将七爸的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听。我要让他们知道,在他们的生命源头,曾有这样一位没有血缘却恩重如山的祖辈,用他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善良、担当与情义。七爸助人为乐的精神,不仅是我人生路上的明灯,也将成为我们家的传家宝,代代相传。他这眼“山间清泉”,必将润泽后人,源远流长。
作者简介:
格桑花,原名孙芳绒,扶风县作协会员、扶风县读书协会会员,爱好写作,有作品发表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