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以皱纹为弦,
在你掌心里,
弹一曲辽阔的祖国。
让余生的白,
替我向黑发致歉;
让仍滚烫的血,
替我向世界问好。
我把岁月折成纸鹤,
一只只,
放进你叫作“人间”的口袋;
它们飞得不高,
却能把所有低处的尘土
轻轻擦亮。

别怕额头的沟壑,
那是山河替我写下的
微型史诗;
别怕关节的锈响,
那是大地在夜里
偷偷为我加固的篱笆。
我把名字写在云里,
让风去读;
我把骨头插在土里,
让花去续;
我把眼睛留在孩子身上,
让光,
一去不回。
如果今夜,
你被孤独逼到墙角,
就请把我的这首诗
翻到有火的那一页——
那里,
所有熄灭的星辰
都会重新排队,
为你点名。

而我,
将在每一道晨曦的刀锋上
把“老去”两个字
削得薄如蝉翼,
然后迎着光,
轻轻举起——
像举起一面
永不降落的旗。

诗歌赏析:
《向光书——致如何优雅的老去》是一首极具感染力与哲思的佳作,宛如一首悠扬的生命赞歌,引领读者在诗意的海洋中探寻优雅老去的真谛。
作者以独特的意象群构建起一个充满诗意与力量的世界。将皱纹比作弦,在掌心弹奏祖国的乐章,把个人的衰老与对祖国的深情紧密相连,赋予了衰老以宏大的意义;把岁月折成纸鹤放入“人间”口袋,形象地展现出对生活的珍视与温柔,即便纸鹤飞得不高,却能擦亮尘世的尘土,传递出一种平凡中的伟大。
对于衰老带来的身体变化,诗人没有丝毫的恐惧与哀怨,而是以豁达乐观的心态重新诠释。额头的沟壑是山河写下的微型史诗,关节的锈响是大地加固的篱笆,这种对衰老痕迹的美化,体现出对生命历程的尊重与接纳,让读者看到衰老并非生命的衰败,而是岁月沉淀后的独特勋章。
诗中还蕴含着对生命传承与延续的深刻思考。把名字写在云里让风读,骨头插在土里让花续,眼睛留在孩子身上让光一去不回,生动地描绘出生命的接力与精神的传递,展现出对生命延续的欣慰与期待。
当孤独来袭,作者又成为温暖的陪伴者,鼓励读者翻开有火的诗页,让熄灭的星辰重新排队点名,给予心灵慰藉与力量。而结尾处,将“老去”削得薄如蝉翼,迎着光举起如永不降落的旗,更是将优雅老去的姿态推向高潮,展现出一种无畏、坚韧且充满希望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语言优美凝练,意象新颖独特,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生命个体的细腻关怀,又有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老去的优雅与从容,获得心灵的启迪与鼓舞。

作者:陈辉,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成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文学顾问。

朗诵:张海陵,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成员。
责任编辑:刘晴

题字:武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瞿忠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