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荷听雨
文/于振莲
褪尽红衣立晚秋,
枯香犹系旧风流。
一生未解低头事,
留得铮铮骨未休。
九月终,秋意浓,一年光阴太匆匆
文/ 何俊锋
窗外的雨,声音绵密而清冷,落在尚未凋零的梧桐叶上,是“哒、哒”的轻响,落在开始泛黄的草地上,是“窸窣、窸窣”的微语。它不再是为了冲刷,更像是在叩问,一声声,提醒着岁月更迭的消息。这才惊觉,九月已将尽了。九月,我们承认凋零的存在,并依然相信,所有坠落,都是飞翔的序章;光阴深处,还有无数美好在等待。日子总是这样,在你不曾留意的缝隙里,悄然偷换。仿佛昨日还在抱怨夏日的溽热,转眼间,晚风便已浸透了凉意。
九月,是一首未完的序曲。它没有深秋的萧飒与苍凉,却已然拉开了别离的序幕。
你看那树梢的叶子,边缘已悄然卷起一圈焦糖色的镶边,像是为一场盛大的告别,提前写好了烫金的请柬。阳光也变得吝啬而珍贵,不再是明晃晃的倾泻,而是斜斜地切过来,拉长万物的影子,给整个世界镀上一层醇厚而怀旧的光晕。行走在这光影里,脚步会不自觉地放慢,仿佛每一步,都踩在时光柔软的褶皱上。这样的时节,总让人忍不住盘点。盘点是枝头累累的果实,也是心底浅浅的印痕。
这一年,又过去了四分之三。年初信誓旦旦的计划,实现了多少?曾经以为过不去的坎,是否也已留在了身后?我们像秋天的松鼠,急切地检视着自己的收藏,那些关于努力、关于收获、关于爱与失落的记忆。有人收获了圆满,有人或许只余下疲惫。但无论如何,走到这里,我们都已不再是年初的那个自己。这份成长,或许便是九月最沉默、也最厚重的赠礼。秋意渐浓,教会我们的,大概是“放下”的智慧。树放下叶子,是为了积蓄力量,迎接下一个春天;天空放下云彩,才显得愈发高远明净。
也该学着放下一些执念了,放下一些无谓的负累,如同清理夏日冗杂的衣橱,为轻盈与冷静腾出空间。这不是妥协,而是一种与自我、与时间和解后的从容。九月将尽,但这不是终点。它像一个意味深长的逗号,一次深呼吸的停顿。绚烂的极致是平静,喧闹的尽头是沉思。
在接踵而至的十月,在更深的秋色里,愿我们都能怀揣着这份由凉意淬炼出的清醒,继续向前走去。不为收获满满的喧嚣,只为内心那一方,被秋雨洗刷得愈发澄澈、踏实的天地。你看,桂花就要开了。那藏在叶间的、细小的花苞,正酝酿着一场不动声色的、香气的革命。这或许就是生活最治愈之处,在一切看似走向沉寂与终结的时刻,它总会在你不经意的地方,为你预备好下一场温柔。
忆乡月
文/强玉昌
千里清辉照客愁,
故园月最解温柔。
倚栏遥念庭前树,
应覆银霜等我眸。
秋云似鹤
文/秦牛
纵鹤九霄排瘴雾,
放眸四海澄尘埃。
翱空欲与云霞舞,
便引吉祥紫气来。
2025 -09 -28于扶风
迎国庆偶记
文/屈军强
再书"中国"二字
--
盛世墨香问字源,古情今美再扬鞭。
金秋人醉此时好,畅写河山盼泰安。
观西安易俗社美展
--
长安秋日画中情,一唱秦腔梦半真。
古韵缠绵看世界,心胸坦荡沐清风。
作书画美篇寄兴
--
一画一情笔意观,一书一韵开新帘。
砚前更忆当年事,梦里心声唱昊天。
秋日游历口占
--
金艳秋菊满目荣,随风传馨自由行。
心源美妙青山外,异景奇情诗象生。
秋窗砚语
文/楊达
竹影摇风任去留,
闲窗砚墨锁清幽。
案头笺上秋光浅,
待与澄心一笔收。
造福·人生十好
文/屈军强
年年平安都盼好,
好德载福高兴了。
一好身体多康健,
好人守护有福了。
二好家庭和谐美,
好家好风和谐了。
三好心情无忧愁,
好言好行乐哈了。
四好儿女传家风,
好事连连自豪了。
五好友情长久久,
好情好意珍藏了。
六好诚信品正直,
好人结缘仁善了。
七好勤耕收四季,
好风好雨富裕了。
八好有爱情趣在,
好曲动听唱和了。
九好读古启福慧,
好诗书法品赏了。
十好谦和情难忘,
好行报答感恩了。
好心好意来好运,
好在天天祝福了。
秦腔自乐班
文/邹新社
树荫下、亭台中、花廊深处
二胡弦颤,抖落兵马俑的尘
老大爷托腔时,渭水在喉头奔流
老太太甩袖,扫落半亩秋
俩个人也能撑起一台戏
黄土风裹着鼓点,在巷口发酵
日子在秦腔的调调里浸得透亮
掌声是梆子,把暮色敲得更亮、更稠
夫妻恩爱
文/李周省
夫妻恩爱天长地久,
岁月静好人间情深。
日月常明生活规律,
激情慢溢相互依存。
不离不弃夕阳互为,
青丝鬓发过程难忘。
是苦是甜自己知道,
人生无悔情于自然。
享受生活心底无怨,
感谢亲朋长期相伴。
中秋佳节感恩父母,
灵魂浮云永远相随。
2025-09-28于扶风
捡拾秋之趣味,感悟秋韵之美
文/何俊锋
秋天,是一个让人沉思的季节,于秋天可以欣赏生命的绚烂与凋零,亦可深悟岁月的流逝与永恒,捡拾秋之趣味,感悟秋韵之美,千年时光仿佛在秋日重叠。季节的脚步匆匆,光阴的故事在更新,眨流年深蕴秋风的思念,也扬起了时光的深情。走进秋天的丰盈与风景,捡拾秋之趣味,感悟秋韵之美,舒展秋的信筏,在另起一行的落笔里,轻蘸逝水的流年里每一场秋雨的清凉,浅书清秋的诗篇。沐浴秋光,当它从云隙间倾泻而下时,仿佛给万物镀上一层薄薄的蜜糖。
站在秋天里,看阳光穿过叶脉的缝隙,将斑驳的金色碎屑洒在肩头。风一吹,那些光点便像受惊的萤火虫,在衣褶间跳跃、流窜。此时,捡拾秋之趣味,感悟秋韵之美,看秋光如何将万物染成温柔的新流年。温润秋雨,绵绵垂绦,细如尘烟,斜斜地织成一张透明的网。梧桐叶最先感知它的到来,沙沙地低语,仿佛在应和某种古老的歌谣。雨滴落在房檐亭廊上,不溅起水花,只晕开一圈圈深色的印记,像时光悄悄盖下的邮戳。门前的桂花被雨浸透了,香气愈发稠密,浮在潮湿的空气里,像岁月酿的一盏茶,初尝微凉,回甘却暖。
诗诵秋风,凉意从《诗经》的扉页翻过,抖落几粒蒹葭的露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秋像少女般美丽,落落大方且端庄而优雅,不用春的邀约,无需夏的送别,乘着秋风,只将一枚梧桐叶轻轻搁在窗台,像一封未署名的信,便这样从容而来。细品秋意,当秋向岁月走深时,风便换了性情,它不再像夏日那般莽撞,而是带着几分矜持,几分凉意,轻轻掠过树梢,惊起几片黄叶。那叶子在空中打了个旋儿,缓缓落下,像一封被时光寄出的信,写满了季节的私语。
悦赏秋色,当清晨的露水落在草尖上,花瓣上,缀满了细小的水珠时,露珠滚落,渗入泥土,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馈赠。远处的稻田已是一片金黄,稻穗低垂着头,在风中轻轻摇曳,像在向大地致谢。农人戴着草帽,弯着腰收割,镰刀划过稻秆的声响,是秋天最质朴的歌谣。捡拾秋之趣味,感悟秋韵之美,仰望着这纷纷扬扬的落叶,忽然觉得,秋天原是一位最懂抒情的诗人,它用斑斓与丰硕,将世界饱满,丹青成一幅有着诗情与意趣的画卷,用心灵去触摸时光的纹理,把散落的诗意串成项链,挂在记忆的颈间,为迎接冬的凛冽,珍藏好这秋色暖意,期万物继续向阳向好。
让人惊叹的成都环球中心
文/屈军强
宏伟,大气磅礴;巍峨,高耸入云。这座环球中心位于成都市天府大道北段,是一座总建筑面积约176万平方米、占地约1300亩的巨型建筑物,总投资120亿,成为成都市一道亮丽夺目的风景,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打卡。观看者不管是远是近,都会发出久久的赞叹!
金秋一日,从早上九点开始,我就与朋友在环球中心四周的公园、湖边、山坡、跑道散步5公里,从多侧面观看环球中心的漂亮雄姿,全方位欣赏它的结构造型和风格特点,拍摄她的美好浪漫和诗意情韵,让自己有了诸多审美的体验和感悟。
这个环球中心,集购物、酒店、娱乐、办公等功能于一体,以“海洋”为主题,由一位外国专家设计,被誉为亚洲第一大单体建筑,于2013年9月正式营业。
这个环球中心地处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它相当于7个北京鸟巢,30个悉尼歌剧院,中心内可容纳10万人。
走进环球中心里面的商场一看,更是高大壮观,金碧辉煌。上有天窗透明,地铺金色雕砖,一层一风景,满眼是大美!
各种商品很有品位,特别是川味的麻辣美食,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大饱口福!
扎哈·哈迪德团队当时设计环球中心的理念是,以“飞翔的海鸥,起伏的海浪”为灵感造型,海蓝色基调与白色飘板形,让人们有了思绪万千的遐想!
九月末:一半是回望,一半是启程
文/何俊锋
窗外的树叶开始泛黄,风里飘着若有若无的桂花香,才惊觉,九月已经走到了尾声。站在这个时间的节点上,仿佛站在一条河流的转弯处,一边是渐渐远去的风景,一边是即将展开的新篇章。我们站在九月末的渡口,以回望为舟,以希望为帆,平静地,也充满力量地,航向下一片广阔的水域。回望这即将结束的九月,有过失落和迷茫,有过努力了却没得到想要结果的怅然,有过和亲近的人闹别扭时的委屈。
但如今再想起,我们或许已经尽力而为,或许还有未尽之志,但这都不影响我们继续前行的脚步。九月末的风,是时候和过去的一些人和事好好告别了。不是遗忘,而是把它们妥帖地安放进记忆的抽屉里,偶尔打开看看,会觉得温暖,但不会再沉溺。就像收拾换季的衣服,把夏天的T恤和短裤叠好收起,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知道它们完成了这一季的使命,该给秋冬的厚外套腾出位置了。生活也是如此,需要定期"断舍离",才能让新的阳光照进来。
九月末,带着夏天的热情,又蕴含着秋天的沉稳,就像一首曲子的间奏,承上启下,温柔而有力量。它让我们有机会停下匆忙的脚步,看看来时的路,也让我们有勇气调整呼吸,走向未知的远方。在九月末这个节点上,与过去的自己和解,对未来的自己期待。毕竟,冬天会来,但春天也一定会如期而至。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带着这一路的收获与感悟,好好生活,慢慢前行。
站在九月的尾巴上,我忽然明白,人生其实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节点组成的。
每一个月末,每一个季末,每一个年末,都是我们回望与启程的时刻。回望,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走过的路;启程,是为了勇敢地走向未知的远方。生命不是一场必须打赢的仗,而是一次需要用心体验的旅程。九月即将结束,但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季节的更替,更是心灵的沉淀与成长。在这个承前启后的时节里,让我们把过去酿成酒,把未来磨成剑,带着九月的收获,怀着对十月的期待,走向更辽阔的山海。
已入深秋,洗净繁华,归于简净
文/何俊锋
秋意是渐渐浓起来的。不像春,是“轰”的一声,花便炸开了满世界;也不像夏,是挟着雷雨,不由分说地泼洒下满腔的热情。秋来得悄无声息,仿佛一位远来的故人,先只在你窗外的梧桐叶上,用笔点染出三两片淡黄,算是递了个温润的信柬。尔后,才不慌不忙地,将那份清冽的、带着微霜的气息,一日日地弥漫开来。天空是愈发地高了,蓝得像一匹洗过的旧绸缎,质地绵软,却透着岁月的凉。云也疏淡了,丝丝缕缕的,如新棉,又如抽散的蚕丝,漫不经心地挂在那儿,让人的心也跟着闲远、空旷起来。
这时候的园子,是顶好看的。那夏日里泼天泼地的绿,此刻都沉静了下来,转化作一捧一捧沉实的颜色。你看那枫树,是最耐不住性子的,饮了几杯霜风,便醉得满脸酡红,一簇一簇,像烧着的晚霞,却又没有那般烫人,只是暖暖地亮着。那银杏呢,倒是矜持,一身的碧玉渐渐熬成金黄,风一来,便簌簌地落,在地上铺成一片炫目的富丽,踩上去,沙沙的,脆脆的,像是在读一首精致的绝句。而更多的树木,是坦然地将枝叶疏朗朗地展开,让阳光得以从容地穿过,在地上画出斑驳而清晰的影。这光景,不像春日那般迷离,也不似夏日那般浓得化不开,一切都是明明白白的,干干净净的。
独自行走在这般的秋光里,脚步是不由得会慢下来的。热闹是夏天的,这秋天,只宜于安静,宜于沉思。仿佛走了很远的路,身上不免沾染了仆仆的风尘与太多的挂碍,此刻都被这清冽的空气一一涤荡去了。心,便像这天空一般,变得廓大而虚无,能容得下许多平日无暇去想的事。想起唐人诗句里的“秋水清无底,萧然净客心”,大抵便是这般滋味了。那水边的芦花,开得正好,白茫茫的一片,在斜阳里闪着银灰的光,风过处,便柔顺地低伏下去,又扬起,像一声极轻极轻的叹息,不关悲喜,只是生命本然的一种韵律。
于是便觉得,这人世的光景,与四季的轮回,实在是相通的。年少时,谁不曾是那喧腾的夏呢?总觉着生命有挥霍不尽的热情,世界是一个亟待闯进去的繁花似锦的园子,满心满眼都是蓬勃的欲望与未来的光。那时节,是要争,要抢,要那最浓的色、最香的味、最灼人的眼的。然而,繁华到底是有尽的。就像这季节,终究要走到秋天。这“简净”二字,怕是秋之神髓,也是人生至味的所在了。它不是贫乏,而是一种清明;不是冷漠,而是一种通透。是终于明白了,那万千的繁华,不过是生命的外相,而内里的支撑,无非是几件真正在乎的人、几桩真正甘心的事。
秋日的树木,褪尽了浮华的绿叶,却将筋骨一一显现,那线条反而更具一种坚韧的美感。人生入秋,便也开始学着做减法,将那些不必要的枝蔓、虚浮的装饰,一一修剪了去,只留下最结实、最本真的部分。于是,心便有了空隙,可以听见风声、雨声,可以看见月升、日落,可以容下一种从容不迫的欢喜。夕阳西下时,天地间便是一片融融的暖光。那光线是斜长的,带着蜂蜜一般的稠意,却又没有半分黏腻。它流过枯荷的残梗,镀上一道金边;它爬上斑驳的墙壁,写下岁月的诗行。此刻,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着自己也成了这秋光里的一部分,自在而安然。这深秋的静美,原是一种生命的完成,是洗尽铅华后,与自己的温柔相见。
知青的故事
文/楊景春
七月流火时,我总想起那年玉米地里的蝉鸣。十八岁的杠子蹲在田埂上啃着掺了麸皮的窝头,草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晒得通红的颧骨。远处的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广播里播放着《知识青年之歌》,调子激昂得像要把整片黄土坡都掀起来。 他是偷着把母亲缝的鞋垫塞进帆布包的。临行前夜,油灯下母亲的白发比针脚还密,"到了那边要吃饱,别跟人争......"话没说完就被火车的汽笛声掐断。车厢里挤满了和他一样的年轻人,有人哭红了眼,有人把"上山下乡"的徽章别在最显眼的位置,搪瓷缸子碰在一起,叮当作响的都是滚烫的青春。
头一个冬天来得猝不及防。窑洞及土坯房的窗户糊着旧报纸,风一吹就簌簌掉渣。杠子和队友们用冻裂的手刨开冻土,种下第一批冬小麦。夜里躺在吱呀作响的木板床上,他总想起上海弄堂里的阳春面,想起父亲书房里那本没看完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次高烧不退,是隔壁村的大娘揣着热鸡蛋来看他,粗糙的手抚过他额头,"娃啊,这土疙瘩认人,你对它好,它就给你长粮食。" 后来的日子像地里的庄稼,一茬接一茬地长。他学会了用扁担挑两桶水不晃,学会了在暴雨来临前抢收麦子,学会了把《毛主席语录》里的句子编成山歌。有年秋天,队里的玉米亩产创了新高,公社书记来视察时拍着他的肩膀笑,"好小子,这学问没白扔在地里!"他望着金灿灿的玉米堆,突然想起临行前老师说的话:"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如今杠子的孙子总缠着他讲过去的事。老人会从樟木箱底翻出泛黄的旧照片,指着那个穿的确良衬衫、眼神倔强的青年说:"你看,那时候爷爷以为自己要在地里待一辈子呢……"窗外的银杏叶沙沙作响,像极了当年玉米地里的风声。有些故事,终究会和土地一样,在时光里长出年轮,一圈又一圈,裹着汗水、眼泪,和永不褪色的赤诚。 这是一代人的青春,埋在土里,也长在天上。
祝母亲祖国生日快乐
摄影:许兆雄
文/杨烈焰(陕西)
增江浪花溅我梦,
网观演出揽激情。
银发歌友-家亲,
母亲袓国我爱您。
同频共振庆国庆,
声声祝福到北京。
《袓国您好》《望星空》,
华夏九州《驼铃声》。
祝酒举杯巜沂蒙颂》,
《难忘今宵》《珊瑚颂》。
《军中绿花》《为了谁》,
《看见你们格外亲》。
巜歌唱袓国》魂《画你》
《陆岛相思》唤胞亲。
巜绿色兴安》似巜金瓶》,
中华世代敬伟人。
民族复兴指日盼,
增城耆年国庆欢。
注:本次演出指挥杨鑫老师;主持人:阿敏
2025.9.27.28日网络观赏增城区养老中心“奶奶歌舞队”“庆国庆迎中秋”演出随笔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