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砥柱不需争
“九·三 正义必胜文艺晚会”感吟
作者:冬日暖阳(肖爱冬)
延安窑洞夜光明,持久驱倭指路程。
还我河山声慷慨,中流砥柱不需争。
注: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和祭黄帝陵文中“还我何山”举起了全民抗战大旗。

△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著述《论持久战》。
第三只眼 点评
《“九·三 正义必胜 晚会”感吟》是一首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正义必胜》的诗作,体现了晚会的主题和精神内涵 。
“延安窑洞夜光明,持久驱倭指路程”,开头诗句描绘了延安窑洞在夜晚发出明亮的光芒,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领导作用。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指明了方向,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抗战的道路 。
“还我河山声慷慨,中流砥柱不需争”,则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和收复失地的坚定决心。“还我河山”的口号,慷慨激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同时,诗句也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 。
整首诗简洁而有力,通过对延安窑洞、《论持久战》以及“还我河山”等元素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人民抗击外敌、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
冬日暖阳 (肖爱冬),湖南益阳桃江籍,湖南日报社退休,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在对越自卫还击战和法卡山战斗中担负战地报道,报道了4位全国战斗英雄和一个英雄连队。转业后担任省党报记者,直至退休,著有《新闻100例》新闻作品选,爱好欣赏阅读诗词,尤其是毛主席诗词,受益匪浅。赋闲以后在战友云天和雪峰山、军号等引领和指点下,开始学写格律诗,偶有习作见于各类诗词平台,但自感十分稚嫩,承蒙众诗友抬爱,而今相恋百花圃,魂牵梦绕伊甸园。
(图文供稿:肖爱冬)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