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鄠邑
同进钊
鄠邑的美,是被秦岭的风轻轻拂过的画卷,是渭水的波静静漾开的诗篇。这座镶嵌在关中平原腹地的小城,南依巍峨秦岭,北临滔滔渭水,像一块被时光细细打磨的璞玉,既有山水的灵秀,又有文脉的厚重。
站在城南眺望,秦岭的轮廓如黛色的屏风,圭峰山的尖顶刺破云层,清凉山的绿意漫过沟壑,望仙坪的薄雾在晨光里若隐若现。山是鄠邑的脊梁,带着亘古的沉稳,将小城揽在怀中。高冠瀑布从山间奔涌而下,银练似的水流撞在岩石上,溅起碎玉般的水花,轰鸣声里藏着自然的野趣与生机。而城北的渭水,像一条宽厚的绸带,缓缓流淌,滋养着两岸的田畴,也滋养着鄠邑人的日子。
鄠邑的土地上,每一寸都浸透着历史的墨香。重阳宫的古柏还在讲述着全真教的传奇,那些斑驳的石碑上,刻着王重阳与弟子们的足迹,香火缭绕中,仿佛能听见千年前的晨钟暮鼓。渼陂湖则是另一番景致,“渼陂泛舟”的佳话流传至今,秋日里,芦花如雪,水鸟掠过水面,岸边的亭台楼阁倒映湖中,分不清是画在景中,还是景在画里。这里曾引得杜甫、岑参等诗人驻足,留下“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的千古名句,如今,湖光山色依旧,只是更多了几分宁静与从容。
这座小城,骨子里藏着艺术的基因。作为全国著名的画乡,田间地头的农人或许就是丹青高手,他们笔下的秦岭渭水、花鸟虫鱼,带着泥土的芬芳,鲜活而热烈。鼓声响起时,便知是“鼓舞之乡”的魂在跳动,粗犷的鼓点里,藏着鄠邑人骨子里的豪爽与坚韧。楹联与诗词更是融入了寻常生活,街头巷尾的门楣上,或许就有一副对仗工整的联语,茶馆酒肆里,可能正有人吟哦着新作。就连棋盘上的黑白子,也在围棋爱好者的指尖流转,落子间,是智慧的交锋,也是岁月的沉静。
走在鄠邑的街巷,能闻到田野里吹来的麦香,能看见墙上画着的山水,能听见老人讲述的古老故事。这里的美,不在喧嚣的繁华,而在山水与人文的交融,在传统与当下的共生。秦岭的风还在吹,渭水的波还在流,鄠邑的故事,正被一代又一代鄠邑人,续写在这幅美丽的画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