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包容之浪漫丽江
作者:唐小虎
五度春秋流转,古城流水已绕青石板三千六百匝,丽江亦在时光釉彩中悄然晕染出令人心折的新姿,恍若宣纸上渐次漫漶的胭脂。时隔五年,我们四川青神浪漫旅游团的"四家"人(企业家、书法家、摄影家、作家 )一行十人,再驱七彩云南,首站便是这魂牵梦萦的丽江。若说从前的它是云雾中藏着的纳西姑娘,蓝布头巾下怯生生的纯净,眼波流转皆是未琢的羞涩;如今的丽江已是晚风吻过的高原杜鹃,绛红花瓣恣意舒展,将大理的风、香格里拉的云、巴蜀的烟火尽揉褶皱,连叶脉都浸着开放的炽热。当暮色漫过玉河广场的水车,整座城便成了月光浸泡的蜜罐,人一踏进来,鞋尖便缠着鲜花饼的甜香,再也舍不得挪脚。
暮色如宣纸般在天际晕开时,玉龙雪山的雪峰犹凝着最后一抹玫瑰金的余晖,古城檐角已抢先啄住了第一颗星子。红灯笼次第亮起,蜜蜡色光晕沿飞檐漫溢,在青石板上绣出星子碎影。四方街口铜铃先醒,卖唱姑娘的六弦琴与银杏叶落声相和,歌声揉着《小幸运》与纳西古调的颤音。转角扎染店的靛蓝布匹随风舒展,将灯光剪成流动的蓝影,落在汉服姑娘的裙裾上,恍若千年时光在此绾成同心结。
晚饭时分,"风吹排骨"的香气沿巷弄蜿蜒潜入鼻息。铸铁烤炉炭火明灭,排骨油脂滋滋轻响,油珠坠在炭火上腾起白雾,混着辣椒粉的辛香织成馋人罗网。师傅翻动肉串时,肉汁迸裂的轻响如纳西小镲银铃般清越。咬一口外焦里嫩,辣得舌尖跳着踢踏舞——焦香里藏着松木烟火气,肉汁裹着高原阳光,骨头缝渗着草果八角的秘制香料。穿白衬衫的小伙子被辣得吐舌,姑娘递过酸梅汤,杯壁水珠滴在青石板上,晕开一枚浅浅的时光邮戳。
转角古街边,"滇师傅野生菌火锅"的霓虹招牌在暮色里格外醒目,土陶锅在炭火上咕嘟咕嘟地低吟,守着一炉陈年月光。松茸如象牙静卧汤中,鸡油菌泛着琥珀光泽,牛肝菌似浸墨玉片在沸汤里绽放。乳白浮沫微微震颤,鲜气勾得四川十人团的馋虫在胃里打鼓。丽江阿哥别着山茶花吆喝:"不吃白来丽江呀!"我们用"川普"打趣,他咧嘴笑:"保管你们吃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进店坐下,木桌铜壶袅袅吐着热气。老板端来菌汤叮嘱:"菌子嫩,煮老了可惜!"喻平问:"刚开的店?""开三年啦,阿爸传的手艺。"蒋总启封老窑酒,琥珀色酒液斟满粗陶杯。酒液回甘混着菌汤鲜香,舌尖触到松茸弹牙、鸡油菌滑嫩、牛肝菌醇厚,恍若含住了整个云南雨季。店内音响里,《彩云之南》旋律轻绕,四川话、丽江话、普通话交融,比火锅里的菌子还要和谐。
后海酒吧街是另一片温柔乡。红灯笼在晚风里轻晃,暖黄光晕自纱隙间渗漏,在青石板上织出碎金。有的店飘出古筝《渔舟唱晚》,琴弦颤动时揉碎半庭月光;有的窗台陶罐插着野菊,年轻人围坐弹吉他,五音不全却笑得比星光还亮。"欢迎推门"木牌字迹发亮,穿汉服的姑娘点梅子酒,调酒师搅动冰块,酒液涟漪映得东巴文壁画轻颤;戴鸭舌帽的男生写游记,钢笔沙沙声与流水声共谱月光二重奏。邻桌或许是从上海来的白领,正对着电脑改方案,手边却摆着一碗丽江粑粑;或许是从成都来的画家,速写本上既有雪山的轮廓,又有霓虹灯的线条。我们喝着同款的梅子酒,聊各自的故事——有人说在束河古镇迷路,被纳西阿妈请回家喝了酥油茶;有人讲在玉龙雪山下骑马,马背上的风带着松针的清香。没谁觉得生疏,丽江的夜好像有魔力,能把陌生感溶化成杯中的酒,把距离酿成桌上的笑谈。穿民族服饰的老板娘端来一盘烤乳扇,乳白的扇片上撒着玫瑰糖,甜香混着酒香漫过来,连空气都变得黏糊糊的,像初恋时说不出口的情话。
走累了坐在河边石阶上,听流水低吟浅唱,看河灯载着星子流向远方。河灯以竹篾为骨,糊着半透明棉纸,烛光从内里映出,将"平安""顺遂"的字迹照得暖融融的。有的灯上还绘着纳西东巴文,弯弯曲曲的符号如游鱼般灵动,载着古老祝福顺流而下。对岸打跳声渐近,纳西族老阿妈正教小姑娘跳《阿哩哩》,靛蓝色围裙旋转时宛若盛开的蝶翼,手鼓敲出"咚咚"节奏,与流水声、酒吧音乐交织成歌。小姑娘学得笨拙,脚步总踩不准鼓点,却笑得像刚剥开的石榴籽,露出亮晶晶的牙齿。彬彬带着几个女士也跟着手舞足蹈,裙摆扫过石阶上的青苔,惊起几只萤火虫。晚风拂过,带着酒吧的酒香、火锅的鲜味,还有远处排骨的焦香,混在一起竟是说不出的和谐。卖花的小姑娘提着竹篮走过,篮里的格桑花沾着露水,她用清脆的声音问:“哥哥姐姐买朵花吧,送给最爱的人。”有人买了两朵,别在同伴的发间,花瓣上的水珠便顺着发丝滚落,滴在青石板上,和河灯的倒影相映成趣。
这便是今日的丽江。它未失古城风骨,青石板依旧沁凉,凉得能照见唐宋霜月;流水依旧澄澈,清得可数出河底卵石;木楼飞檐依旧轻翘,翘得能衔住飘过的云絮。却又添了开放之魂,将各地风味、各样歌声、各色人等尽揽怀中——成都的麻、上海的甜、东北的爽、广东的鲜,在此皆成一家人;古筝与吉他和鸣,东巴文与简体字共舞,白族扎染裹着西装革履,青稞酒碰着咖啡杯。不生硬,不勉强,恰如夜幕下的霓虹,暖得自然,艳得妥帖。
难怪人来了便不想走。这开放里有烟火,是烤炉上滋滋作响的排骨,是火锅里翻腾的菌子,是酒吧里碰杯的欢歌;包容里藏浪漫,是河灯上的心愿,是打跳时的牵手,是陌生人递来的酸梅汤。每一寸夜色都浸透了令人流连的温柔,连风都带着挽留的意味,吹得人脚步发沉,心尖微颤。或许正如老板所言,来了便不想走,走了还会再来——毕竟这丽江的夜,是能将过客变为归人的魔法,是能将乡愁酿成蜜糖的温柔时光。
唐小虎,笔名:梦里,酷爱文学。喜爱散文、歌词创作。青神县作家协会会员。与音乐走廊合作之歌曲《锦绣青神》、《相知相守风雨同舟》、《南方的雪》等广为传唱。被百度音乐、MVBOX、酷狗等音乐平台收录其中。多篇散文作品被省、市级多家自媒体平台采用;主要作品:《峨眉金顶,心灵的朝圣之旅》、《峨眉情缘》、《孤桌擎日,破译天地写给盛夏的清凉密码》、《老家的味道》、《青神之夜》、《天下太平 人皆向往》、《汉阳时光:一捧江水 半轮诗月》、《桂花香溢 岁月沉香》、《“东方明珠”之印象.白果》、《开放包容之浪漫丽江》、《腾冲之约》等。
三苏文学2025年“三苏杯”中秋诗词大赛启事
“天上满月,人间团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中秋也是诗词的盛会,在2025年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三苏文学特举办“三苏杯”中秋诗词大赛。
1、大赛时间:9月12日一10月7日
2、截稿时间:10月6日。
3、评奖结果将于10月10日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公布。
4、大赛收稿:赵文碧,微信名/三苏文学,微信号/ZWB612462。
5、参赛对象:关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的海内外所有诗词爱好者
6、大赛主题:以中秋为主题。
7、大赛体裁:诗、词、歌、赋、散文诗。
8、大赛作品:投稿首行注明“三苏杯中秋诗词大赛参赛作品”。大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文责自负。
9、大赛平台:初选作品将在《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发布,入围作品將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刊发
10、评奖要求:入围作品浏览量占50%(浏览量必须500以上)。点赞、在看、留言(占50%),点赞100个以上,在看100个以上,留言100条以上。)
11、大赛评奖:大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10名。
13、大赛奖品:一等奖一名,奖品为奖品为奖金300元+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二等奖2名,奖品为各奖奖金200元+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三等奖3名,奖品为各奖奖金100元+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优秀奖10名,各奖精美荣誉证书一本。
14、大赛期间作品赞赏10元以下不发放,赞赏10元以上60%归作者,40%用于平台运营
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报名参加。
三苏文学
2025年9月11日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
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