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随笔】:
心中偏爱是秋天
文/曾振华
秋越往深处走,风渐渐换了模样。初秋时,风像轻柔的指尖,此刻却似谁猛地收走春的柔绸,换上粗粝却温柔的茧。它掠过树梢,带着利落的劲儿,将最后几片倔强的黄叶扯下,卷着它们在铺满银杏的小路上打旋儿。那些叶子如同被风追赶的孩子,忽高忽低、忽左忽右,最终轻轻落在青石板上,层层叠叠,好似碎金铺就的毯子。踩上去,沙沙作响,那是秋独有的私语。
阳光也换了脾性。盛夏时,它张牙舞爪,把地面烤得滚烫。此时,变得温和许多,如同被揉碎的蜜糖,穿过疏朗的枝桠,在地面上织出斑驳的网。光斑落在发间、肩头,暖融融的,连呼吸都染上了丝丝甜意。田埂边,稻草人依旧立着,草帽歪在肩上,好似喝醉了酒的老人。脚下,收割后的稻茬整整齐齐排列,藏着丰年的余温。蹲下身子,指尖轻轻划过稻茬,能触到阳光留下的温度,像秋的指纹,印在大地的掌心。
清晨的雾,总在黎明前悄悄漫上来,裹住整个村庄。远处的山、近处的屋檐,都被晕成淡淡的墨色,宛如一幅未干的水墨画。雾里的世界静谧无声,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惊醒这团朦胧的梦。第一声鸡鸣响起,雾才慢慢散开,像舞台幕布被拉开,露出墙角一串串红辣椒、黄玉米。辣椒红得似火,玉米黄得如蜜,在晨雾散去后愈发鲜亮,为沉静的秋添了一抹鲜活的底色,让这季节有了烟火气。
这样的清晨,我常去散步。沿着小路前行,晨雾未散,远处的山尖隐在云里,像害羞的少女蒙着面纱。风掠过,雾轻轻颤动,露出山脚下错落的屋檐,黑瓦白墙,如同被水洗过的旧照片。路边野菊开得正盛,黄的、白的,星星点点,像撒在绿毯上的星子。蹲下摘一朵,别在耳后,风一吹,花香缠上发梢,步子也变得轻快起来。
秋的深处,绝非萧瑟。它像一场热闹过后的茶会,杯盘已收,余温尚在,空气中飘着茶香和果香。田埂上,野菊开得热闹;篱笆下,南瓜长得敦实;风里,裹着桂花的甜香。村头的老桂树下,是我常去的地方。看花瓣如雨般飘落,沾在衣襟、发间,连呼吸都带着甜。这棵桂树是爷爷年轻时种的,如今已有合抱粗。枝桠间挂着的红布条,是当年爷爷和奶奶一起系上的,虽已褪色,在秋的深处却依旧鲜艳。
秋夜的月光,别有一番韵味。不像夏夜那般炽烈,清冷中带着暖意,如被揉碎的银纱,轻轻覆在屋檐、窗棂上。月圆之夜,搬个小凳坐在院子里,看月光给院子里的石榴树、葡萄架镀上一层银边。石榴咧嘴笑,露出红宝石似的籽儿;葡萄架上,紫莹莹的珠子垂着,像谁把星星摘下来串成了串。风掠过,树叶沙沙作响,月光跟着晃动,如一池碎银在荡漾。
秋的雨,也满是诗意。雨丝细细的,像牛毛,像花针,轻轻飘落,落在瓦上、叶上,发出细碎声响,似秋在低语。撑着油纸伞走在雨中,看雨丝把远处的山、近处的树晕成朦胧的水墨画。雨里的桂花香更浓了,像被雨水泡开,伞上都沾着甜香。雨停后,空气里浮着泥土和青草的香气,像被洗过一般,连呼吸都带着清冽。
秋的深情,藏在这些细节里。它不似春那般张扬,不似夏那般热烈,不似冬那般肃杀。沉静中带着温婉,像一杯泡得恰到好处的茶,初尝微苦,回味却甜。它把美好沉淀下来,像秋阳晒过的稻谷,颗颗饱满,粒粒含香。风里,藏着说不尽的温婉;云间,漾着道不完的浪漫。它们漫过衣襟,将我托向澄澈云霄,连呼吸都沾了秋的清浅,整个世界似被揉进轻盈的梦,每一寸时光都美得妙不可言。
心中偏爱的秋,裹着一层化不开的深情与静美。不是萧瑟的代名词,是热闹过后的沉静,是美好沉淀的模样。像一本旧书,封面是斑驳的银杏叶,内页是晒过的稻谷香,字里行间都是岁月的温柔。像一杯茶,初尝微苦,回味却甜,恰似人生况味。像一场梦,轻盈、澄澈,连呼吸都带着诗意,让人沉醉不愿醒。
这样的秋,愿用一生偏爱。不是季节的终点,而是岁月的诗,是时光的画,是藏在风里的深情,是漫过衣襟的浪漫。让平凡日子闪着光,让每次呼吸带着甜,让每寸时光美得妙不可言。
心中偏爱的秋天,沉静中藏着热烈,温柔中带着坚韧,像秋阳晒过的棉被,暖融融的,连梦都带着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