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男女婚事中的民俗(六)
作者:每小平
长安的丸子分两种,一种是豆腐丸子,一种是肉丸子。就说这个豆腐丸子,一般地方或饭店没有。很多人也不知道,只知道长安葛村的豆腐,岂不知长安杜曲的豆腐更有味道、也有名气。杜曲的豆腐,豆腐锅一开,用杆子在上面挑起一层豆腐皮,油脂很高,营养价值很大,现在市场的豆腐都是用板子压的。先用板,再用大石头,下面可以漏水等成型。杜曲江坡一带的豆腐是用瓦盆,用纱布把瓦盆四周围一裹,拿瓢连汤带水的舀入瓦盆里,里面的水叫浆水,是腌浆水菜的绝佳材料,因为里面有酵母菌和乳酸菌,一弄好上面用大石头一压,压出来的豆腐是圆形的。豆腐丸子的加工:用豆腐刀要多少切多少再切碎,豆腐里面放有调料,甚至还放有菜末。厨师做菜的时候,随便用大拇指和手心捏一个圆球,就是一个豆腐丸子,烧出来的丸子菜味道绝对鲜美。
说到这里,再多说一句,杜曲江坡的豆腐干曾在1951年支援过抗美援朝,志愿军吃后既耐饥饿又有劲,被战士们誉为中国的压缩饼干。详见《老长安》《民俗篇》248----252页。
杜曲的热豆腐在长安城乡很有名气,在长安区韦曲老街道专门有卖江坡热豆腐的。白生生的热豆腐,红艳艳的油辣子,用勺子剜上一块,不嚼都能咽!连吃上几口,热辣刺激味蕾香,张嘴吞食回味长。吃一口还想再吃上一口,直吃得吐舌、咂嘴回味、头上冒汗……
再下来宴请男方家亲戚朋友、乡当、乐人等,新郎新娘给宴席上众人敬酒。夜晚,新郎新娘要吃小“扁食”(近似饺子) ,1岁1个 。随后,闹洞房、耍媳妇和新郎。关于“耍媳妇”有“文耍”和“武耍”,还有三天不论大小、忌翻脸的说法……如果哪家结婚无人闹洞房,会让人耻笑没“人缘”。
订婚,结婚、闹洞房是婚俗的“三部曲”,谢媒、回门拜户和“接送”,即婚后半月内,先由父亲,后由娘家兄弟数次接新娘回家小住三五日再送回。
“住对月”就是尾声的“三部曲”。谢媒是新郎新娘带上六个枣糕,一盒点心、一双鞋、一双袜去媒人家致谢。回门拜户是新媳妇穿上红裙绿袄由长辈族长去各家拜祖宗、拜长辈,密切族人间的关系。“住对月”是新婚第二个月,新娘在娘家住上月时间。过去,新娘年龄小结婚,时常想娘想爹,“住对月”是种人情关照,新娘会慢慢习惯新的生活。
“送灯”。在农历正月初五以后,娘家给女儿送大灯,以求添丁(灯丁谐音)。第一年送玻璃大宫灯一对,以活竹或甘蔗挑之;搭礼为麻花、灯蜡、水果、粽子。送灯去三辈人,须有一男童随行。婿家早餐凉菜臊子面,午餐酒席。
宫灯挂于大门首,希翼女儿吉星高照、早生贵子;活竹植于院落,盼望女婿钱财广进,步步高升。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耍灯一对,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因城镇场地所限,婚宴往往在酒店举行。家中只备烟、酒、凉菜、臊子面“流水席”接待亲戚朋友;婚嫁礼俗也删繁就简,相对方便很多。
改革开放以后,有些民俗和过程有所改变、简化和创新,包括财礼也大不相同。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文稿中不妥亡处,敬请读者们谅解。

每小平 笔名 每牧 每文 网名 长安美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主任 区诗词学会监事长 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文艺评论分会会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诗词分会会员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乡土文学委员 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理事 副秘书长 陕西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原长安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长安区武术协会名誉顾问 西安地名协会特聘专家 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长安分会副秘书长 杜曲乡贤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 秦腔 社火 武术 民协文化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