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凤栖壤•大坪花海赋
文/苏志文
天地有灵凤,择梧而栖;陇原藏珠玉,沃土生辉。昔闻丝路驼铃摇碎大漠月色,今见黄河岸畔绽放七彩云霞。白银水川腹地之东,大坪高原之上,有全国先进工作者魏公河先生者,自辛酉年投身农技,四十载躬耕不辍,开科技示范园于旱塬,获誉“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复有高启发君者,守此园十五春秋,晨昏不离芳丛,续写生态新篇。终使百亩花海铺锦绣,千重艳色映苍穹——其形若凤凰展翼,其势如虹霓垂天,堪称塞上江南新名胜,陇中旅游之奇观。
天地造化钟神秀,北倚荒莽接云霄,南临黄河涌碧涛。西望大峡电塔如长龙蜿蜒,东接乌金紫气似鸾鸟来仪。此间锦绣非天赐,乃是魏公以科教兴区之志绘其蓝图,高君以匠心为魂塑其形神。入园即见:十五米金凤昂首欲飞,千万株芳草俯身朝拜——凤首昂然处,正似科技拓荒之壮志;芳草朝拜姿,犹见日夜守护之赤诚。
春醒时分,冰岛虞美人披霞帔霓裳,列队若西域使团献宝,此间每一株苗圃,皆经高君亲手抚育;二月兰举蓝旌紫帜,布阵如天兵仪仗巡游,其整齐行列,实赖管理者日日修整。尤妙牡丹芍药竞相吐艳,姚黄魏紫斗浓淡——此等品种改良,承魏公获“全省优秀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之智;花叶滋润丰茂,显高君精心管护之功。
夏至绚烂季,柳叶马鞭草幻化紫雾云涛,三百日花期不绝,恰似高启发十五载坚守从未间断;玫瑰月季堆砌锦屏绣障,十二时辰馨香不断,正如其巡园护花昼夜不休。最奇蛇鞭菊倒悬玉笏朝天阙,月见草夜散金珠耀星空——每至夜深人静,犹见高君持手电查验花情,此情此景,正与魏公当年获“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时化荒原为宝地之精神一脉相承。
秋深韵更浓,大丽花张九重宫灯,荷兰菊铺十里金毡。高君常立花间,细察枝叶病虫害,其专注神情,宛若医者望闻问切;紫藤葫芦长廊悬珠挂玉,二百步浓荫里,但闻其与游客细说养护秘诀,言谈间双手皴裂处,嵌着十五年岁月风霜。此等坚守,实与魏公“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之精神交相辉映。
冬临百花藏,智能温室另辟洞天。此处尤见高君管理之精:番茄悬红玉,葡萄垂紫晶,皆按其亲手所制温湿图表精准调控;火龙果吐焰灼灼,樱桃泪凝珠颤颤,全凭其昼夜监测数据。每见其持修枝剪如执玉尺,目察果蔬若对知己,此情此景,正是魏公倡导“科技兴农”理念之生动实践。
至若人文之盛,双杰共铸:学子研学,蹲苗问土而悟格物真知,此即魏公致力科技普及之果,亦为高君亲自讲解之功德;老农荷锄笑谈:“昔时种瓜豆为果腹,今朝栽花卉可售梦”,既是魏公转型谋划之远见,也是高君落地实施之成果。尤当记高君接待央视《远方的家》团队时,从容道花事变迁,其专业风范,颇得魏公“全省科普工作先进个人”之真传。
夜帷垂落时,万盏华灯齐放:凤凰目化明月,花径变星河。此时高君仍持手电巡行,光柱如笔勾勒花影。其步伐踏过的每寸土地,皆延续着魏公当年手订《科技示范园规划图》之蓝图;其目光抚过的每株花草,都承载着“全国科教兴区先进个人”与基层守护者两代人的共同理想。
今赋成搁笔,仰观金凤雕塑,忽觉其羽翼间既凝“科技功臣”之智慧,亦映“十佳公仆”之汗光。方知三百亩花海不独为悦目之景,实乃魏公河绘蓝图于前,高启发施精工于后,以“全国先进工作者”与“护花仙”两代人之心血共浇灌的生态丰碑!
更有少年研学团,蹲在苗床前,双眸亮过银河。此景令人顿悟:科技薪火相传,守护代代相继,方成此永不凋谢的世间奇观。如此功业,岂逊愚公移山?如斯精神,必共黄河长流!
黄河飞虹赋
——贺连霍高速什川-青城-水川连接线通衢
乙巳农历八月初五,金城东北忽闻天地清啸,但见长车如龙贯重峦而出,惊起黄河千层雪。此乃连霍高速什川-青城-水川互通连接线通衢之盛景!昔者兰州赴青城古镇,需绕行百转经白(银)而达,耗时近一个时辰;今朝虹桥隧贯天堑至水川,四刻可至。余登高望远,但见双虹跨河,群隧穿云,不禁击节而叹:此非土木之功,实乃造化之手重绘陇上山河图卷!
隧贯苍岩篇
沙湾隧道如玄甲巨龙盘踞地脉,二千一百一十五米岩骨铮铮。施工者遇断裂带则如庖丁解牛,以锚杆钻孔机为笔,以全自动养护台车为砚,在片岩与砂岩交织的褶皱间,勾勒出现代愚公的几何诗行。邻隧青岩者更显奇绝,千六百二十米洞身蜿蜒处,支护参数随围岩呼吸动态调整,激光定位仪射穿混沌,凿岩台车轰鸣声里,竟有上古治水之遗韵。昔大禹凿积石导洪流,今工匠以微新面工法驯服断裂带,时空在此完成壮丽对话。
桥渡惊涛篇
白银水川黄河特大桥凌空一千一百六十二米,斜拉索似竖琴弦月。技术团队以迈达斯建模重构力之韵律,有限元分析解码风之密语。尤值称奇者,挂篮施工时遇七级河风,施工者仿鹳雀筑巢之智,以液压系统为爪,在波涛咆哮中绣出合龙精度毫米级的钢铁彩虹。更见上游大峡黄河特大桥傲立千六百九十八米,主墩承台如定海神针深入河床,监控传感器星罗棋布,数据流与黄河浊浪共振,终使桥体以飞燕掠波之姿跨越险峡。双桥遥望,恰似伏羲女娲手持规丈量天地。
经济脉络篇
自此,兰州白银行商如得神行太甲。晨起金城吃罢牛大碗,巳时已立青城古戏台下听秦腔。沿线万亩梨园新果朝发夕至四海,皋兰旱砂西瓜更添高速清甜。最妙者当属文旅融合:昔日宋军戍边遗迹、黄河水车古法,皆因天堑变通途而活色生香。有诗赞曰:“双虹饮浪破重关,隧贯青岩改岁寒。商脉今随云轨动,丝绸古道换新鞍。”
盛世华章篇
试看车流穿梭处,非仅物理通道,实为文明经络。建设者以北斗定位系统续写《水经注》,用BIM技术重构《营造法式》。沙湾隧道照明灯带如银河落九天,白银水川大桥景观照明似星宿布穹宇,夜航车辆恍若行驶于《清明上河图》数码长卷。此工程深得“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之东方智慧,更彰“精益求精,毫厘必较”之工匠魂魄。
忽闻黄河涛声与隧道风啸和鸣,如颂盛世长歌:陇原千里贯长虹,青崖白虹破鸿蒙。从此十字危沟无险阻,春风直度玉门东!
(注:文中图片来自作者)
作者简介:苏志文,网名东风第一枝。中学高级教师。中国诗词研究会、甘肃诗词学会、白银市作协会员。《白银区志》水川史料撰稿人。其《〈西厢调〉小曲》为白银市获得国家级非遗“曲子戏”。《白银民间民俗文化集》责编。诗词歌赋散见《中国诗词》《甘肃诗词》《黄河诗阵》《兰州诗词》《凤凰网甘肃》《大西北网》《澎湃新闻》《今日头条》《中华诗词学会城镇诗词》《华夏文明导报(白银周刊)》《商海诗潮》《中华诗赋集锦》《文化网诗词》《力军文学》《神州文学家园》《白银文学》《人文白银》《炎黄文学》《白银日报》《黄河文艺微刊》《全国百家经典》《青城诗词》等国家级和省市级报刊及网络平台。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石根丹青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