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育桃李,妙手传温情
文/杨贤礼
一
杏坛春色
早晨的阳光时,我已伏案研读教材,钢笔在教案本上沙沙作响,仿佛在谱一首未竟的乐章。二十六春秋,这方三尺讲台早已成为我生命的舞台,粉笔灰染白鬓角,却让灵魂愈发澄明。记得我刚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时候,面对这几十双渴望求知的眼睛,手心的汗水浸湿了我写的教案。如今,那些青涩的忐忑,都化作了我批改作业时红笔勾画的从容,化作了我家访路上沾满泥泞的布鞋,化作了我站在讲台一丝不苟地给学生传授解题的思路。
家访是我与另一片天地的对话。穿过蜿蜒的田埂,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总能看见家长的笑脸相迎。那个经常在数学课上发呆的小女孩,原来是在家中照顾瘫痪的祖母;那个总爱打架的调皮鬼,家里堆着患病的母亲熬药的砂罐。我带着教案本走进这些故事,把知识揉碎成星光,缝补在孩子们破旧的衣襟上。当看到家长颤抖着接过我连夜赶制的辅导资料,当听见辍学少年重新返回校园响起朗朗的读书声的时候,窗外的银杏叶落进了我的掌心,这些都是奖章的形状。
教案本的边缘渐渐爬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像老树的年轮记录着风雨。一个宁静的深夜,当台灯把我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墙上,看见那些白天在课堂上碰撞出的火花,突然化作文字在稿纸上流淌。我撰写论文《如何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数学》、《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当这些文字乘着邮车飞向远方,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的时候,我正带着学生在操场排练自创的小品和课本剧。他们用方言大声地念着台词,那欢快的笑声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这才是最动人的发表。
推拿室摆放着的药酒,是教案油墨味意外的延伸。那些因久坐备课而僵硬的颈椎,那些蹲在地上不能站起而疼痛的肚子,那些摔倒在地上而受伤的手脚……让我不同的按摩手法在他们的穴位上游走,如同在人体地图上寻找知识的矿脉。老教师们的肩周炎,留守儿童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都在我的指间渐渐舒展。记得给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校长推拿按摩时,他忽然说起我二十年前的一篇《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论文,我们相视而笑,仿佛时光在经络里打了个漂亮的结。
今秋整理旧物,却发现了一摞放黄的家访记录。首页夹着了一片已干枯的银杏叶,那是一个毕业生夹在感谢信里的。忽然想起昨夜推拿时,那个总逃课的学生发来消息:老师,我考上中医学院了。窗外的桂花清香扑鼻,粉笔灰在阳光里翩翩起舞。当我为学生推开一扇窗时,他们也在为我打开一扇新的门。教案本上未干的墨迹,推拿时掌心的温度,都是时光写给大地的情书,而每个被点亮的灵魂,都是最珍贵的回忆。
二
指间上的乾坤
每当备完课和批改完作业的时候,我的手指就在人体经络图上行走。二十六年的教学生涯,让我的掌纹里沉淀了粉笔灰的细腻,也磨砺出推拿按摩所需的力度。看见教案本上的红笔批注与推拿室里的穴位图在晨光中重叠的时候,让我明白了教育者与医者都是同一种人,都是在寻找打开生命之门的钥匙。
记得第一次为学生推拿时,那个总在课堂上弓着背的男孩,肩胛骨像两片僵硬的贝壳。我的拇指沿着他的肩井穴缓缓下压,能感受到他肌肉里紧绷的弦。这是长期伏案作业留下的印记,我边推拿边讲解,就像给他解数学题,要找到关键的受力点。在我精心地按摩下,他的肩膀终于舒展开来,窗外的梧桐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鼓掌。
我的推拿手法是教学经验的意外延伸。批改作业练习的指力,家访路上磨出的耐心,都化作了推拿时的精准与温柔。最常用的滚法,灵感是来自在黑板上画圆的流畅;而揉法则像在教案本上圈画重点,需要恰到好处的力道。有位老教师说,我的推拿带着教案本的墨香,这或许是因为,我掌握的每个穴位都像知识点一样熟能生巧。
推拿室成了我的第二课堂。这里没有粉笔灰,却有药酒和艾草的味道;没有黑板报,却有人体经络图。我教学生认穴位,就像教他们认生字:合谷穴是万能开关,足三里是保健要穴。
如今我的推拿手法已超过一百多种,从治疗落枕的扳法到缓解腰痛的斜扳法,每种都像精心设计的教案,有原理、有步骤、有预期效果。有位作家协会的老师体验了我的推拿按摩手法后写道:他的手指会说话,在讲述一个关于生命重启的故事。这让我想起那些获奖的教学论文,原来最好的文字,永远写在人的身体上。在我推拿按摩的指导下,有个总逃课的学生,因为迷上推拿竟考上了中医学院。他毕业后,开了一家推拿按摩诊所。
窗外的枫叶正红,我的手指在晨光中舒展,原来教育从来不是单行道。当我用知识照亮学生时,他们也在用健康回馈我。而且,每一个被治愈的身体,都是一张最珍贵的奖状。
作者简介
杨贤礼,男,彝族,贵州水城人,出生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老鹰山街道中坡村上坪子组,1999年3月1日参加工作,六盘水市钟山区南开乡沙拉小学教师。2005年7月加入六盘水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2008年7月加入六盘水市音乐协会会员,2009年2月加入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2019年7月加入贵州省纪实文学会员,2020年11月加入中国新时代诗人库,2024年10月加入六盘水市文学院。撰写各类论文;创作各类诗词;创编各种歌曲;领会各种乐器,在学校组建了葫芦丝和芦笙乐队,常常带领乐队参加市区级举办的音乐艺术节活动以及音乐素养比赛屡次获奖; 创编各种小品;创作各类散文。其作品就经常在国家级、省级和市区级的刊物上获奖并发表。同时,他对人体穴位领会透彻,精通各种推拿按摩手法,2023年获全国推拿按摩技师技能交流大赛“高级中医按摩师”称号,2025年8月再次获得三项国家认证的高级中医按摩师证书。在他一生中,帮助了无数腰酸背痛等患者重挺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