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红旗漫卷处,家国意韵长——析《中华建设》杂志社社长柯善北图中的寓言与美学价值
文/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诵/云中鹤
这幅画面以飘扬的中国红为主视觉,在都市景观的映衬下,既藏着深刻的时代寓言,又具独特的美学张力,是一曲家国情怀与城市美学的交响。
一、寓言价值:符号交织里的时代叙事
画面中的五星红旗是核心符号,它不仅是国家的象征,更寓言着家国同心的精神底色。在凯德(CapitaLand)的商业建筑、小米(Xiaomi)的科技广告之间,红旗如精神坐标,将商业繁华、科技进步与家国情怀紧密勾连,寓言着新时代里,国家发展与城市建设、产业进步的同频共振——商业的繁荣、科技的迭代,皆以国家昌盛为底色,而红旗则是这份共识最鲜明的视觉锚点。
“祝福祖国”的文字直白却炽热,与“北读不厌”的文化标识形成呼应,寓言着家国情怀与文化传承的双向奔赴:对祖国的祝福是情感的本能,对文化的“不厌读”是精神的深耕,二者交织,让“爱国”从朴素情感升华为文化自觉与时代担当。
二、美学价值:冲突与融合中的视觉诗性
从美学维度看,画面充满对比与和谐的张力。
- 色彩上,红旗的“中国红”浓烈炽热,与建筑的浅灰、绿植的深绿、广告的粉蓝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却因“红”的统领性,让冲突化为层次丰富的美感,恰似家国情怀在多元都市生态中既凸显又融于日常。
- 意象上,“红旗”的庄重与“商业建筑、科技广告”的现代感碰撞,“绿植”的自然生机与“城市建筑”的人工肌理互补,构建出“传统精神—现代文明—自然生态”的三重美学维度,让画面既有仪式感的崇高美,又有都市景观的日常美,更有自然点缀的清新美,层次丰盈且耐人寻味。
这种美学表达,将家国主题从宏大叙事落于城市街角的一景,让“爱国”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成了可感可触的视觉诗行——当红旗在都市丛林中飘扬,每一抹红都是家国意韵的生动注脚,每一处景观的融合都是时代美学的鲜活样本。
主播:云中鹤,男,1956年生,大连市人。1977年应征入伍,在海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军务参谋。团职军官转业至地方后,先后从事过政法、纪检监察、宣传等项工作。热爱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是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