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汪广仁教科文平台】
【电视连续剧剧本《战争下的和平》连载】(根据原著作者鲁岱先生的小说《战争下的和平》,导读作者汪小铃、汪佳琪两女士导读创作的《<战争下的和平>导读》改编)
剧本《战争下的和平》第21集
蒋中正号令空空如也
编剧:鲁 岱 汪琪铃
1 一个孔明灯从朝霞中缓缓飘来,灯火通明,四面见“三美主义”字迹闪光。从孔明灯中钻出一女娃:“没有形影的巅峰对决。”又钻出一男娃:“耿耿忠骨守莲塘。”
字幕(叠)
第21集 蒋中正号令空空如也
2 福建省建宁县里心镇。红军军委会议。
毛泽东:“我们粉碎了蒋介石的两次围剿,我们还要粉碎他的第三次围剿!”
朱德:“老蒋的第一次围剿派了一个张辉赞,第二次围剿派了一个何应钦,这一次是他亲自出马。前两次分别是10万人和20万人,这第三次却派出了30万人。我军呢?仅3万人!”
毛泽东:“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和战事准备。”
3 江西省赣县。马庙村,炭火山上。
山腰上悬挂横幅:“第三次反围剿动员大会”。
彭德怀:“我代表红3军团,参加今天的战前动员大会。刚才,毛泽东副主席给大家讲了这次反围剿的中央军委战略与计划。现在,请我们第3军团第5军第1师师长李实行宣读他自己留给家人的书信《待到革命胜利日,便是我归来时》。”
李实行:“亲爱的妻子唐金云,感谢你在家中照顾爷爷、父母和4个孩子!目下,我们湖南衡山与全国一样,动荡不安。你在照顾家人的同时,要照顾好自己。我参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反国民党军围剿的战斗。这一次,是国民党军发动更大规模的围剿,由蒋介石亲自指挥。如果我们的战斗胜利了,我就归来看望家人;如果我在战场上有什么不测,你也不要悲伤。为革命献身,无尚光荣!金云,亲爱的妻子,你就等着我们红军的好消息吧!疼你的丈夫李实行。1931年7月24日。”
4 赣水江边。
毛泽东:“小杨呀,这一次他老蒋来的汹猛哦!”
警卫杨梅生:“蒋介石坐进南昌,全面指挥作战,何应钦占据前线总指挥部富田,寻找我军主力决战。他们采用长驱直入、分进合击战术,钳攻赣县,直捣我苏区。已是穷凶恶极了!”
毛泽东抬头望远处:“小杨,你看见那一块石头了吗?”
杨梅生:“主席,那个垂钓老者旁边的就是赣江石。”
毛泽东:“兵不厌诈,请君入瓮!”
杨梅生:“妙。”
毛泽东:“这事,让杨遇春师长去办。”
5 赣江石。
许多人忙碌着修筑临时军事指挥部。完工。
杨遇春:“门顶上树起的那一杆中国工农红军军旗,迎风飘扬,兆头很好!”
随行人员:“师长,这个‘赣江石指挥部’,还真的威武壮观哦!”
杨遇春:“越像越好!就是要让那个何什么应钦的气得跺脚。”
“嗡嗡嗡。”一架蒋军侦察机向赣江江岸飞来。
杨遇春:“哟!亲们,终于来了。看戏吧。”
6 江西富田。
何应钦摇通电话:“总司令,我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蒋介石:“讲吧。没事的。”
何应钦:“左右两翼主力国军行程已过半,但未遇阻击,更没有发现共军主力。我军的作战计划是否需要重新考虑?”
蒋介石:“敬之呀,你的这个想法,事关重大,慎重啊!”
何应钦:“司令,司令……”对方的电话挂断了!
一个探兵进门:“何司令,大事不好了!”
何应钦:“快说。”
探兵:“昨夜,您派出的13个人,全部被歼,无一生还!”
何应钦:“知道了。继续侦察。”
探兵离开。
何应钦顿足:“都怪我,都怪我!我派出小分队之后,没有通知我的另一个集团军。夜里天黑……唉!”
7 赣江石指挥部。
红军探兵:“报告总指挥,何军的侦察小分队进入口袋阵地。”
杨遇春:“留两个活口,其余的统统消灭!”
一阵枪战。
8 何应钦指挥部。
何军探兵:“报告总指挥,先头部队一个连,仅剩下两个人生还。”
何应钦:“呀!围歼共军!”
9 赣江石指挥部。
红军探兵:“报告总指挥,大事不好了。”
杨遇春:“有什么不好?”
探兵:“刚才,我们的探敌小分队,见到……”
杨遇春:“是不是见到国民党军对我们大举进攻了!”
探兵:“是。杨,杨总指挥。何军的左右两翼主力集团军,共10万余人,扑向了这赣县苏区!”
杨遇春:“通知诱敌部队,边打边撤,将何军引到这赣江石指挥部!”
探兵:“是。”
杨遇春:“哈哈哈。请君入瓮,空空如也!”
10 高兴圩会议。上午。
毛泽东:“留下杨遇春牵制何应钦之后,红军主力分两组乘夜离开赣县。第一组由朱德指挥,从赣南折道赣闽边缘,过瑞金以北的壬田,7月31日前到达指定地点;第二组由张逸云与DXP指挥,走闽西,沿瑞金北上,至兴国县的高兴圩地区。我们这3万余红军绕了一个椭圆圈,从而避开了国民党主力部队的追击与围堵。”
周恩来:“我们的转移、绕道、收拢、集合,都很顺利。”
毛泽东:“今夜儿,我们6个人相聚在一起,目标就是要取得这第三次反围剿的第一场胜仗。”
朱德:“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除了他何应钦之外,这边还有陈诚、陈铭枢、蔡廷锴、赵观涛、蒋鼎文等,都是蒋介石手下的彪帅悍将。”
张逸云:“即便是这些军队不是蒋军主力,但红军跟他们硬拼,肯定没胜数。”
DXP:“硬拼当然不行。我们只能集中优势兵力,打击他们的虚弱部分或一小部分。这是毛副主席的战略思想。”
彭德怀:“我同意小平的意见。关健是寻找战机,把仗打在节骨眼上,我们就能赢!”
毛泽东:“我们要贯彻这样的作战方针,即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探兵:“报告。国民党第3路进击军前锋,谭子钧旅已到达十万洲一带。”
毛泽东:“消灭这股先头部队!”
朱德:“战机来了。”
毛泽东:“彭德怀率一个师,切断国民党后续部队的增援;张逸云去通知并协助李实行,堵住另一股先头部队的前进,不让敌人穿过莲塘;朱德和小平各率两个师从左右两翼夹击敌人,猛烈进攻。周恩来协调前线作战。全部队伍将在今夜行动,明天拂晓时战斗打响,目标直指十万洲!”
11 十万洲战场。1931年8月7日。拂晓。
红军悄悄出击,将谭子钧旅严密包围。
朱德指挥2个师,攻击左翼。冲锋号吹响。
DXP指挥2个师,攻击右翼。冲锋号吹响。
谭子钧宿营在十万洲山谷上一个叫“万寿仙宫”的小庙里。周边有几十户农舍,住着兵士。
战斗打响。
谭兵从农舍钻出,在梯田上胡乱的逃窜。
旅长谭子钧在混战中被乱枪击毙。
12 红军师指挥部。晌午。
探兵:“报告李师长,十万洲战斗已经结束。张銮诏旅正在实行对十万洲反包围。他们的先头部队已靠近莲塘的安凤山。”
李实行:“知道了。”
探兵离开。
李实行:“唐连长,命令你的连队立即抢占安凤山!我们一块儿上。快!”
李实行带着这个连队,从莲塘方向冲向安凤山。
敌营长带着一个营,从良村方向攀爬安凤山。
李实行第一个冲上山顶。
李实行指挥连队:“快!跟上。打。敌人已不足山顶100米了!”
战斗激烈。
李实行从身边的机枪手中夺过机枪,咬牙疯狂扫射。
山腰上的敌人,一排排的倒下。
混战中,李实行的一只腿肚中弹。
李实行仍在狂烈战斗。
一个士兵惊口:“啊!师长,你的脚、鞋、地上……都是血!”
唐连长:“师长,让我来端机枪!”
卫生员为李实行包扎腿部伤口。
敌人撤下山岗。
唐连长:“快!将师长背下山。”
李实行被送到师指挥部。
师政委:“快将师长送到兴国茶岭的红军总医院救治!”
车上。途中。
李实行睁开眼睛,用手指向自己的上衣口袋。
军医取出一份家书和一张地图纸片。
李实行:“交,交,毛……”
军医张开纸片:“莲塘圩及周边地区地形图”。
汽车刚刚到达红军总医院。
医师:“李师长因为流血过多,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
13 莲塘战斗。下午。
毛泽东:“挥戈安凤山!为李实行师长找到一个安慰!”
红军主力穿过莲塘与良村交界的山谷口大坳,迅速占领安凤山。
国民党军上官云相师的第2旅,刚行军至安凤山脚下,立足未稳,就被二三万红军团团围住。
毛泽东:“彻底消灭这个旅!”
安凤山的红军:“活捉张銮诏!活捉上官云相!”
上官云相与张銮诏带着几个卫兵逃之夭夭。
战斗不出半个小时,张銮诏旅被打得烟消云散,一扫而光!
14 良村战斗。下午。
毛泽东:“玉阶兄,你不能休息。”
朱德:“莲塘战斗刚清理完战场呢。”
毛泽东:“敌援军郝梦龄师,已惊慌失措,正沿着来路向良村方向逃跑。你带兵穷追猛打,定能取胜!”
15 赣南。红军指挥部。
毛泽东:“今天趁闲,我们几个人聊聊。轻松一下第三次反围剿以来的心情。”
朱德:“那个8月7日下午,我们红军轻松的歼灭了郝梦龄师的1个旅又2个团和1个工兵营,完成了良村战斗任务。”
DXP:“让历史记住1931年8月7日!这一天,红军在8个小时之内,于15公里的区域,连续打了3场胜仗!打死打伤国民党军1000余人,俘虏3500余人,缴收步枪近4000支、机枪46挺、冲锋枪65挺、迫击炮14门、电台2架、子弹30余万发。”
周恩来:“这3场战役胜利之后,暴露了红军主力的目标,蒋介石的20万大军将我们围成了一个铁桶。真是感谢老天爷,那天晚上,突然下起滂沱大雨,我们3万红军从蔡廷锴与赵观涛两个师之间不到5千米的夹长的中洲峡谷道上悄悄的逃出了,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张逸云:“第二天,他老蒋的号令再次落空了!”
彭德怀:“这之后,我们又在兴国县的老营盘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
朱德:“嗯,第三次反围剿期间,只有高兴圩一仗,双方打了个平手。”
毛泽东:“也许这1931年注定是多事之秋。六七八连续3个月,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进入九月,两广军阀向湖南衡阳进兵,对蒋介石政权造成很大的威胁;九一八事变,日本吞并东北3省。这些都让蒋介石背付沉重压力。所以,他老蒋于9月15日不得不颁布命令,鸣金收兵。”
朱德:“这第三次围剿红军的战争,也就宣布结束了哟。”
附:
1.名家推荐语
汪广仁2023年10月4日推荐语——《<战争下的和平>导读》值得深读:知道了小说《战争下的和平》,更有“导读”的成功。这部长作品,挑灯的是中国历史,点亮的却为当今世界的反战争。因而,我不得不说,《<战争下的和平>导读》本,只要你细读、细想、细研,就一定会说:“历史与现实,果然龙套!”还会说:“社会与战争,需要反省!”我汪广仁推荐这部作品,盼天下和平,愿世人幸福!
(注: 汪广仁,博士、教授、国际教育研究院院士,曾受主席锦涛胡接见,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校园作家,为中国清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多所世界名校客座教授,长篇史实性半传体小说《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广仁》、三十八集电视连续剧《仁梯汪广仁》、歌曲《汪广仁》等有记述)
2.编剧汪琪铃附言——我参与改编《战争下的和平》
导演、演员、观众朋友们:
当我两姐妹(汪小铃、汪佳琪)导读完作家鲁岱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下的和平》时,又欣闻鲁岱先生盛邀我们姐妹俩将其改编为剧本。这倒不是他已离不开我们姐妹俩什么的,而是我们姐妹俩的诚笃、奋笔及虔责深深地烙印在了《战》书的字里行间!
当然啰,这部作品原著,虽然出自鲁岱先生之手,但其内容、形式、笔法等,属于文学,属于人民,属于祖国光荣的文明史!于是,我们姐妹俩乐意接受了这份事业或邀请,并以自己绵薄之力参与剧本《战争下的和平》的改编工作。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盼《战》剧编成心愿,拍成经典,留美历史,启美后人。是为诚祷!
汪琪铃
2025年6月8日
3.电视连续剧剧本《战争下的和平》故事梗概(主播黄茜茜,中国“教育科学总编室”视频号之音频)
4.电视连续剧《战争下的和平》片头曲、片尾曲歌词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fhdN64hnBWNkFjh4FfzpGg (汪广仁教科文)
【第一作者简介】
鲁岱,男,原名鲁仲强,湖北省大冶市人,高级中学退休教师,中国半朵文化馆研究员,湖北省《荆楚风韵》杂志社副社长兼主编。主要著作:一部120余万字的三卷本历史小说《战争下的和平》及由天才女作家汪琪铃导读的140余万字的《〈战争下的和平〉导读》,一首2万余行当代神话散诗《太阳韵》及由此改编而成的38集同名剧本,一部78万余字乡村振兴小说《黎明诗韵》及由此改编而成的56集剧本《五粮天》,一部与第二作者汪琪铃合写的23万余字半传体小说《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广仁》及由此改编而成的38集剧本《仁梯汪广仁》等。创作发行了歌曲《我真的看到了》《汪广仁》以及春晚押尾曲《难说再见》。本人学味浓,付出多,收获少,但甭管绿肥红瘦,进取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联:13477739786。
附:部分与本平台相关的网络作品选
《中国教育科学》常年征稿(https://mp.weixin.qq.com/s/4jqxo5QDh259YPV0VGAqWQ )(汪广仁教科文)
《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广仁(1)》(https://mp.weixin.qq.com/s/E0gdBdmjmsWe62RRPFUHJQ )(汪广仁教科文)
电视连续剧《仁梯汪广仁》(1)——《奔腾的赤水河》(https://mp.weixin.qq.com/s/4s8fEIfyl8uwo5ILGnb0dQ )(汪广仁教科文)
歌曲《汪广仁》(https://v.qq.com/x/page/y35042uyhau.html )(鲁岱,腾讯视频)
歌曲《赤水河边的星光——致汪广仁教授》(胡朝珍,中国“教育科学总编室”视频号之音频)
汪广仁《“家在中国”2025全球华人国学春晚贺辞》(https://v.qq.com/x/page/u357638shzn.html )(朗诵:汪杨)(腾讯视频)
汪广仁2025年春节贺词(https://v.qq.com/x/page/t3576b4upg5.html )(朗诵:文静)(腾讯视频)
春晚押尾曲《难说再见》(https://v.qq.com/x/page/s35745ih1g6.html )(鲁岱,腾讯视频)
【本期责编:汪忠堂 上传:林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