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得仿佛之——卜希旸书法展”在北京市文联创展空间隆重开幕。
此次展览由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北京书法家协会、中国大众文化学会、霸州顺达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由民国湖社鉴藏家徐显锋担任策展人,展览将持续到10月28日。展陈形式出新,视觉冲击力强。共展出作品五十余件,涵盖篆隶楷行草诸体,碑帖交融,风格沉郁雄浑,苍劲有力。



出席开幕式的有原空军副司令员王良旺中将及夫人,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白靖毅,北京市文史馆副馆长李明洪,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叶培贵,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欧阳启名,著名书法家卢中南、高惠敏、李松、杨遇泰、刘牧以及顺达集团董事长张雷民等学生、书法爱好者近二百余人。


开幕式上,首都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罗建新院长追述了卜先生的求学和教学生涯。卜先生毕生从事书法艺术创作和教学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此次展览为我们全面呈现了先生的艺术成就和精神风骨。北京文联白靖毅副主席对卜先生的离世表达了深切哀思,卜先生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书法教育事业,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书法人才。北京书协叶培贵主席对卜先生为北京书法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卜先生为人笃厚,为学深博,为艺虔敬,不逞才、不使气、不炫奇、不阿世,一直坚守着文人的古典气韵。首都师范大学赵宏教授作为卜先生的学生代表,随卜先生习书四十余年,在读书、习字、为人等方面从卜先生处获益良多。他用“世间真君子,天地有醇儒”对卜先生的道德学问进行了高度概括,并对先生的谆谆教诲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卜希旸书法集》也同时首发。


随后的研讨会上,由赵宏担任学术主持。三十余位参与嘉宾,大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追忆了卜先生为学为艺的动人事迹。欧阳启名教授回忆起卜先生当年带病坚持教学的那种坚忍和无私的品格,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师范精神。著名书法家李松先生则在发言中着重赞扬卜先生淡泊名利、潜心治学的文人风骨,这也是卜先生的人格魅力所在。著名学者刘墨先生回忆初次见卜先生书法作品时,对先生的传统学养和笔墨功夫印象非常深刻。在当下书法求新、求奇的风气下,先生却能够有所坚守,保持独立的精神追求。卜先生书如其人,冲淡谦和,乐于提携后进,是大家公认的谦谦君子。首都师范大学何学森教授谈到卜先生的书法时说,见其书想见其为人,想见其风采。卜先生数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刻苦积累,手抄口诵,成就了他深厚而全面的学养,也是我辈治学的楷模。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朱京生教授回忆跟随卜先生学习的往事,卜先生不仅学问通达渊博,而且为人淳朴热忱,对学生的关怀也是无微不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正是卜先生毕生教学的真实写照。


卜希旸(1945-2025),号老巽,江苏连云港人。师从王传恭、郭风惠先生。1979年加入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1988年应欧阳中石先生之邀,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指导本、硕、博研究生直至退休。曾任北京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北京书法家协会顾问,国家文字博物馆展陈设计总顾问。曾获中国大众文化终身成就奖。著有《书法基础》《楷书津梁》《隶书写法》《篆书写法》《草书教程》《草书研究》《民国书法史》等,参与《书法字海》的编辑工作。

卜先生学问渊深,在金石碑帖、书史书论、考据鉴定等领域造诣颇深。是“书法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对“为人师表”的真正诠释。所书《石门铭》纵横恣肆,《瘗鹤铭》凝练飘逸,《郑文公》宽博遒劲,“二爨”古拙生动,《散氏盘》《石鼓》苍劲老辣。本次展出的作品不仅是卜先生书法风采的集中展示,更是对卜先生道德文章、文人风骨的深切缅怀与弘扬。
